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对咬关系及张口度的影响
作者:史剑杰 陈仕泽 陈文雄 许国雄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510150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钛板
广东医学001134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术(30例)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29例)。结果 两组术后创口无感染。颌间结扎固定组30例患者中有12 例局部咬关系不良,22例张口度<37 mm;小型钛板内固定组29例患者中有4例局部咬关系不良, 5例张口度<37 mm。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咬关系及张口度的恢复方面,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小型钛板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肯定,在咬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方面明显优于颌间结扎固定术。
, 百拇医药
下颌骨是颌面位置较突出的骨骼之一,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受损伤。下颌骨骨折发生率占颌面损伤总数的28%, 占颌骨骨折的72%[1]。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咬关系及张口度。颌间结扎一直以来都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近几年来,应用非加压、单层骨皮质固定的不锈钢板或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技术,渐已从发达的西方国家引入我国。我们将小型钛板治疗2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门诊和病房诊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59例,其中男39例,女20例;平均年龄28岁(18~58岁)。38例骨折单发,21例骨折多发(6例伴上颌骨骨折)。全部病例均为骨折后2周内完成手术治疗。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单发骨折20例,多发骨折 10例(2例伴有上颌骨骨折)。一组行小型钛板内固定共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单发骨折18例,多发骨折11例(4例伴有上颌骨骨折)。
, 百拇医药
1.2 固定材料 成品牙周夹板、结扎钢丝、小型钛板及螺钉(西安中邦公司产品。钛板厚度1 mm,有4孔、 6孔、 8孔等规格;螺钉直径2.0 mm,长度7.0 mm)。
1.3 固定方法
1.3.1 颌间结扎固定术 参照文献[1]进行。
1.3.2 小型钛板内固定术 麻醉:单发性骨折及部分多发性骨折采用局麻;大部分多发性骨折尤其是伴有上颌骨骨折者,采用经鼻插管气管内全麻。手术切口:采用口内切口或口外原创口。手术方法:在暴露骨折两断端后,将其复位,并恢复其受伤前咬关系,同时进行颌间结扎将咬关系锁定。然后根据骨折线情况选定合适的小型钛板,用骨钻钻洞后在其与骨面无张力的情况下,用匹配的螺钉将其拧紧固定,关闭创口。术后处理:同颌间结扎固定术,但小型钛板内固定术的颌间结扎钢丝可于1周后拆除(合并上颌骨骨折者除外)。
, 百拇医药
1.4 疗效观测 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情况;3个月后咬关系及张口度情况。其中咬关系改变以创伤前咬记录为对照,张口度以张震康[2]对国人自由张口度分类为对照,即张口度≥ 37 mm者属正常范围,否则为张口受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
2 结果
随访4~12周,创口均愈合。X线摄片检查无骨愈合不良现象。两组患者术后12周复查其咬关系及张口度情况,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咬关系不良及张口受限情况比较例(%) 组别
病例数
咬关系不良
张口受限
颌间结扎固定组
30
12(40 )
22(73)
小型钛板内固定组
29
, http://www.100md.com
4(14)
5(17)
P值
<0.05
<0.05
3 讨论
3.1 颌间结扎固定术的局限性 颌间结扎固定技术要求不高,所需材料简单,大多数病例可于门诊治疗。因而一直以来为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近年来,随着医学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发现,颌间结扎固定术有违人体生理特点。动物实验证实,颌间结扎固定可使颞下颌关节软骨变薄甚至破坏,并且易引起上呼吸道通气障碍,使肺功能降低成为可能。 Cawood[3]比较研究颌间结扎固定术与小钢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时发现:前者术后张口度15周时平均只有35 mm,而后者术后张口度4周时平均就已达42 m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经过对比研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利弊后,Cawood等学者认为: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术已经过时。本研究中,30例患者行颌间结扎固定术,12周时张口度<37 mm者竟达22例,张口受限率达73%;而咬关系不良者12例,不良率达40%。这从临床上支持了颌间结扎固定术已经过时的观点。事实上,下颌骨骨折固定术后张口度的恢复,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早期张口训练。颌间结扎固定术在治疗多发性骨折尤其是伴有上颌骨骨折时,无法进行早期张口训练,从而影响张口度的恢复。而对于骨缺如、粉碎性骨折以及多数牙松动或缺失的患者,单颌间结扎固定亦很难恢复其咬关系。可见,颌间结扎固定术在治疗下颌骨骨折中有其局限性。
, http://www.100md.com
3.2 小型钛板内固定术的优越性 小型钢板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已经证实[3]。而小型钛板系钛材料制造而成,其生物相容性、成形性、延展性较前者更好,亦极适应下颌骨表面形态,因而理论上讲,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在治疗下颌骨骨折方面是可行的。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在此方面有很多经验。林野等[4]通过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31例,仅2例张口度<37 mm。本实验2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只有 5例患者张口度<37 mm, 4例患者出现局部咬不良现象。其在张口度及咬关系恢复方面和颌间结扎固定组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小型钛板因有良好的固位稳定性,能使骨折断端按解剖结构或功能状态对合复位,因此术后咬关系即可确定,且进行早期张口训练亦成为可能,这些都有助于张口度及咬关系的恢复,尤其是在多发性骨折如粉碎性骨折、骨缺如性骨折的治疗中,其较颌间结扎固定术优越。
, http://www.100md.com
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在治疗下颌骨骨折方面有其独特的先进性与优越性,但其材料贵重,技术水平要求亦高,大部分患者须住院治疗,更有一部分患者须全麻下手术。这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与贫困地区难以推广。故寻找一种更为便利、实用的材料与固定方法,将是我们医疗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479, 488~490
2,张震康,主编. 颞下颌关节病.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135
3,Cawood JI. Small plate osteosynthesis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85, 23: 77
4,林 野,王 兴.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 35(2):85
(收稿日期:2000-06-26), 百拇医药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510150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钛板
广东医学001134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术(30例)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29例)。结果 两组术后创口无感染。颌间结扎固定组30例患者中有12 例局部咬关系不良,22例张口度<37 mm;小型钛板内固定组29例患者中有4例局部咬关系不良, 5例张口度<37 mm。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咬关系及张口度的恢复方面,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小型钛板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肯定,在咬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方面明显优于颌间结扎固定术。
, 百拇医药
下颌骨是颌面位置较突出的骨骼之一,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受损伤。下颌骨骨折发生率占颌面损伤总数的28%, 占颌骨骨折的72%[1]。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咬关系及张口度。颌间结扎一直以来都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近几年来,应用非加压、单层骨皮质固定的不锈钢板或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技术,渐已从发达的西方国家引入我国。我们将小型钛板治疗2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门诊和病房诊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59例,其中男39例,女20例;平均年龄28岁(18~58岁)。38例骨折单发,21例骨折多发(6例伴上颌骨骨折)。全部病例均为骨折后2周内完成手术治疗。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单发骨折20例,多发骨折 10例(2例伴有上颌骨骨折)。一组行小型钛板内固定共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单发骨折18例,多发骨折11例(4例伴有上颌骨骨折)。
, 百拇医药
1.2 固定材料 成品牙周夹板、结扎钢丝、小型钛板及螺钉(西安中邦公司产品。钛板厚度1 mm,有4孔、 6孔、 8孔等规格;螺钉直径2.0 mm,长度7.0 mm)。
1.3 固定方法
1.3.1 颌间结扎固定术 参照文献[1]进行。
1.3.2 小型钛板内固定术 麻醉:单发性骨折及部分多发性骨折采用局麻;大部分多发性骨折尤其是伴有上颌骨骨折者,采用经鼻插管气管内全麻。手术切口:采用口内切口或口外原创口。手术方法:在暴露骨折两断端后,将其复位,并恢复其受伤前咬关系,同时进行颌间结扎将咬关系锁定。然后根据骨折线情况选定合适的小型钛板,用骨钻钻洞后在其与骨面无张力的情况下,用匹配的螺钉将其拧紧固定,关闭创口。术后处理:同颌间结扎固定术,但小型钛板内固定术的颌间结扎钢丝可于1周后拆除(合并上颌骨骨折者除外)。
, 百拇医药
1.4 疗效观测 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情况;3个月后咬关系及张口度情况。其中咬关系改变以创伤前咬记录为对照,张口度以张震康[2]对国人自由张口度分类为对照,即张口度≥ 37 mm者属正常范围,否则为张口受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
2 结果
随访4~12周,创口均愈合。X线摄片检查无骨愈合不良现象。两组患者术后12周复查其咬关系及张口度情况,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咬关系不良及张口受限情况比较例(%) 组别
病例数
咬关系不良
张口受限
颌间结扎固定组
30
12(40 )
22(73)
小型钛板内固定组
29
, http://www.100md.com
4(14)
5(17)
P值
<0.05
<0.05
3 讨论
3.1 颌间结扎固定术的局限性 颌间结扎固定技术要求不高,所需材料简单,大多数病例可于门诊治疗。因而一直以来为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近年来,随着医学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发现,颌间结扎固定术有违人体生理特点。动物实验证实,颌间结扎固定可使颞下颌关节软骨变薄甚至破坏,并且易引起上呼吸道通气障碍,使肺功能降低成为可能。 Cawood[3]比较研究颌间结扎固定术与小钢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时发现:前者术后张口度15周时平均只有35 mm,而后者术后张口度4周时平均就已达42 m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经过对比研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利弊后,Cawood等学者认为:传统的颌间结扎固定术已经过时。本研究中,30例患者行颌间结扎固定术,12周时张口度<37 mm者竟达22例,张口受限率达73%;而咬关系不良者12例,不良率达40%。这从临床上支持了颌间结扎固定术已经过时的观点。事实上,下颌骨骨折固定术后张口度的恢复,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早期张口训练。颌间结扎固定术在治疗多发性骨折尤其是伴有上颌骨骨折时,无法进行早期张口训练,从而影响张口度的恢复。而对于骨缺如、粉碎性骨折以及多数牙松动或缺失的患者,单颌间结扎固定亦很难恢复其咬关系。可见,颌间结扎固定术在治疗下颌骨骨折中有其局限性。
, http://www.100md.com
3.2 小型钛板内固定术的优越性 小型钢板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已经证实[3]。而小型钛板系钛材料制造而成,其生物相容性、成形性、延展性较前者更好,亦极适应下颌骨表面形态,因而理论上讲,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在治疗下颌骨骨折方面是可行的。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在此方面有很多经验。林野等[4]通过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31例,仅2例张口度<37 mm。本实验2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只有 5例患者张口度<37 mm, 4例患者出现局部咬不良现象。其在张口度及咬关系恢复方面和颌间结扎固定组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小型钛板因有良好的固位稳定性,能使骨折断端按解剖结构或功能状态对合复位,因此术后咬关系即可确定,且进行早期张口训练亦成为可能,这些都有助于张口度及咬关系的恢复,尤其是在多发性骨折如粉碎性骨折、骨缺如性骨折的治疗中,其较颌间结扎固定术优越。
, http://www.100md.com
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在治疗下颌骨骨折方面有其独特的先进性与优越性,但其材料贵重,技术水平要求亦高,大部分患者须住院治疗,更有一部分患者须全麻下手术。这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与贫困地区难以推广。故寻找一种更为便利、实用的材料与固定方法,将是我们医疗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479, 488~490
2,张震康,主编. 颞下颌关节病.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135
3,Cawood JI. Small plate osteosynthesis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85, 23: 77
4,林 野,王 兴.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 35(2):85
(收稿日期:2000-06-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