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和心肌缺血时心律失常的研究
作者:薛松 赵泽红 郑祖云 范翎翔 曾司可 李景院 梁云莲 李波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1医院 510318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广东医学001129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室肥厚(LVH)和心肌缺血(MI)对老年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期检查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根据有无LVH和MI分为四组,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高血压伴LVH或MI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提高,级别较高;同时伴LVH与MI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级别最高。结论 LVH与MI是高血压复杂性心律失常增多的两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伴LVH引起猝死很难排除MI的影响,治疗应积极逆转LVH和改善MI。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发生心律失常性猝死的机率明显增高,据报道与冠脉解剖无关[1]。然而,高血压常同时伴左室肥厚和心肌缺血,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猝死的发生能否排除心肌缺血的影响?两者在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如何?这对防治严重心律失常或猝死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为此,我们观察了老年高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为1996年1月至1999年10月期间的患者,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老年高血压病。②同期检查过Holter和UCG。③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肺心病、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其他心脏疾患。
1.2 一般资料 共入选老年高血压322例,男241例,女81例。年龄60~87岁,平均(71.6±7.9)岁。伴左室肥厚70例,伴心肌缺血75例,伴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组84例。根据有无左室肥厚或(和)心肌缺血分为4组:单纯高血压组(A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B组),高血压伴心肌缺血组(C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组(D组)。
1.3 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标准 左室肥厚:是指UCG检查左室长轴切面腱索水平舒张期室间隔≥12 mm与左室后壁≥11 mm。心肌缺血:是指静息心电图ST水平或下垂型压低>0.5 mm和(或)T波对称倒置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或Holter提示缺血改变。
, http://www.100md.com
1.4 心律失常分级 根据房性与室性不同分析Holter结果。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法分为Lown≥3级和≤2级;房性心律失常:按Kleiger法分为Kleiger≥3级和≤2级。
1.5 统计处理 各组间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3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几乎每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197例(61.2%),97例Kleiger≥3,100例Kleiger≤2;室性心律失常155例(48.1%),79例Lown≥3,76例Lown≤2;房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四组之间相比,B组和C组室性心律失常比A组明显增多,级别较高,房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增多;而B组和C组之间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均无显著差异;D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特别是高级别的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具体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四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房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Kleiger≤2
Kleiger≥3
总数(%)
Lown≤2
Lown≥3
总数(%)
单纯高血压组(A)
93
, http://www.100md.com
27
20
47(50.5)
14
8
22(23.7)
伴LVH组(B)
70
24
14
38(54.3)△
15
19*△
, 百拇医药
34 (48.6)*△
伴MI组(C)
75
18
23
41(54.7)△
19
20*△
39 (52.0)*△
伴LVH与MI组(D)
84
, http://www.100md.com 31
40*
71(84.5)▲
28
32**
60 (71.4)**
与A组相比 *P<0.05, **P<0.01, ▲P<0.005;与D组相比 △ P<0.053 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左室肥厚的主要原因,更是冠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长期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左室肥厚,同时亦引起冠脉粥样硬化而出现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由于可使左室容量和压力增加,导致室壁张力增加出现左室肥厚。左室肥厚由于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缺血[2]。因此,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均为高血压发展的结果,同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均为猝死的重要因素。心肌缺血引起猝死常因为复杂的心律失常,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引起猝死是因为复杂的心律失常吗?是否与心肌缺血无关呢?两者对高血压心律失常发生影响如何?
, http://www.100md.com
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但低于文献报告水平[3],可能与部分病例使用药物有关,不过亦能表明老年高血压易患房性心律失常,这可能与高血压首先引起左房扩大有关[4]。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或心肌缺血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比单纯室高血压明显增多,级别较高,房性心律失常无变化;同时伴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最多,级别最高,房性心律失常亦明显增多,且以高级别为主。结果提示,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是高血压复杂性心律失常增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据报道,它们引起心律失常可能的机制有:①心肌细胞肥大,降低传导速度,降低静息膜电位;②内膜下冠脉血流减少引起传导速度和复极发生变化;③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细胞膜电生理性质不稳定,降低室颤与心肌缺血阈值,容易形成某种折返;④缺血促进纤维细胞增生,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改变了心肌与纤维组织之间的关系,引起不同部位电生理特性改变,从而产生异位节律灶等[5,6]。不论何种机制引起,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或与心肌缺血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增多,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引起猝死亦可能与心肌缺血一样,与其导致复杂性心律失常增多有关,而且许多患者很难排除心肌缺血的影响,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同时存在时猝死的危险性将更高。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积极逆转左室肥厚和改善心肌供血,对预防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Cooper RS, Simmons BE, Castaner A, et al.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 survival independent of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number of coronary arteries severely narrowed. Am J Cardiol,1990, 65: 441
2,Pfeffer MA, Braunwald 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 Circulation, 1990, 81: 1161
3,Levy D, Aderson KM,Savage DD, et al. Risk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the framingham study, Am J Cardiol, 1987, 60: 560
, 百拇医药
4,Aguilar JC, Martinez AH, Coneios EA. Mechanisms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the presence of pathological hypertrophy. European Heart J, 1993, 14 (suppl J): 65
5,向新生,李俊春,周娟,等.高血压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 23 (3): 204
6,Miller JT, Rourke RA,Crawford MH.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an early sign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Am Heart J, 1988, 116: 1048
(收稿日期:2000-07-07), 百拇医药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1医院 510318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广东医学001129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室肥厚(LVH)和心肌缺血(MI)对老年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期检查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根据有无LVH和MI分为四组,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高血压伴LVH或MI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提高,级别较高;同时伴LVH与MI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级别最高。结论 LVH与MI是高血压复杂性心律失常增多的两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伴LVH引起猝死很难排除MI的影响,治疗应积极逆转LVH和改善MI。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发生心律失常性猝死的机率明显增高,据报道与冠脉解剖无关[1]。然而,高血压常同时伴左室肥厚和心肌缺血,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猝死的发生能否排除心肌缺血的影响?两者在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如何?这对防治严重心律失常或猝死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为此,我们观察了老年高血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为1996年1月至1999年10月期间的患者,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老年高血压病。②同期检查过Holter和UCG。③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肺心病、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其他心脏疾患。
1.2 一般资料 共入选老年高血压322例,男241例,女81例。年龄60~87岁,平均(71.6±7.9)岁。伴左室肥厚70例,伴心肌缺血75例,伴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组84例。根据有无左室肥厚或(和)心肌缺血分为4组:单纯高血压组(A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B组),高血压伴心肌缺血组(C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组(D组)。
1.3 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标准 左室肥厚:是指UCG检查左室长轴切面腱索水平舒张期室间隔≥12 mm与左室后壁≥11 mm。心肌缺血:是指静息心电图ST水平或下垂型压低>0.5 mm和(或)T波对称倒置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或Holter提示缺血改变。
, http://www.100md.com
1.4 心律失常分级 根据房性与室性不同分析Holter结果。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法分为Lown≥3级和≤2级;房性心律失常:按Kleiger法分为Kleiger≥3级和≤2级。
1.5 统计处理 各组间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3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几乎每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197例(61.2%),97例Kleiger≥3,100例Kleiger≤2;室性心律失常155例(48.1%),79例Lown≥3,76例Lown≤2;房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四组之间相比,B组和C组室性心律失常比A组明显增多,级别较高,房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增多;而B组和C组之间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均无显著差异;D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特别是高级别的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具体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四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房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Kleiger≤2
Kleiger≥3
总数(%)
Lown≤2
Lown≥3
总数(%)
单纯高血压组(A)
93
, http://www.100md.com
27
20
47(50.5)
14
8
22(23.7)
伴LVH组(B)
70
24
14
38(54.3)△
15
19*△
, 百拇医药
34 (48.6)*△
伴MI组(C)
75
18
23
41(54.7)△
19
20*△
39 (52.0)*△
伴LVH与MI组(D)
84
, http://www.100md.com 31
40*
71(84.5)▲
28
32**
60 (71.4)**
与A组相比 *P<0.05, **P<0.01, ▲P<0.005;与D组相比 △ P<0.053 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左室肥厚的主要原因,更是冠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长期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左室肥厚,同时亦引起冠脉粥样硬化而出现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由于可使左室容量和压力增加,导致室壁张力增加出现左室肥厚。左室肥厚由于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缺血[2]。因此,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均为高血压发展的结果,同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均为猝死的重要因素。心肌缺血引起猝死常因为复杂的心律失常,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引起猝死是因为复杂的心律失常吗?是否与心肌缺血无关呢?两者对高血压心律失常发生影响如何?
, http://www.100md.com
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但低于文献报告水平[3],可能与部分病例使用药物有关,不过亦能表明老年高血压易患房性心律失常,这可能与高血压首先引起左房扩大有关[4]。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或心肌缺血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比单纯室高血压明显增多,级别较高,房性心律失常无变化;同时伴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最多,级别最高,房性心律失常亦明显增多,且以高级别为主。结果提示,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是高血压复杂性心律失常增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各自独立,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据报道,它们引起心律失常可能的机制有:①心肌细胞肥大,降低传导速度,降低静息膜电位;②内膜下冠脉血流减少引起传导速度和复极发生变化;③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细胞膜电生理性质不稳定,降低室颤与心肌缺血阈值,容易形成某种折返;④缺血促进纤维细胞增生,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改变了心肌与纤维组织之间的关系,引起不同部位电生理特性改变,从而产生异位节律灶等[5,6]。不论何种机制引起,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或与心肌缺血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增多,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引起猝死亦可能与心肌缺血一样,与其导致复杂性心律失常增多有关,而且许多患者很难排除心肌缺血的影响,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同时存在时猝死的危险性将更高。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积极逆转左室肥厚和改善心肌供血,对预防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Cooper RS, Simmons BE, Castaner A, et al.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 survival independent of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number of coronary arteries severely narrowed. Am J Cardiol,1990, 65: 441
2,Pfeffer MA, Braunwald 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 Circulation, 1990, 81: 1161
3,Levy D, Aderson KM,Savage DD, et al. Risk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the framingham study, Am J Cardiol, 1987, 60: 560
, 百拇医药
4,Aguilar JC, Martinez AH, Coneios EA. Mechanisms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the presence of pathological hypertrophy. European Heart J, 1993, 14 (suppl J): 65
5,向新生,李俊春,周娟,等.高血压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 23 (3): 204
6,Miller JT, Rourke RA,Crawford MH.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an early sign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Am Heart J, 1988, 116: 1048
(收稿日期:2000-07-0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