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05681
儿童套状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0年第10期
     儿童套状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易志坚 陆锡平 鲁胜武 孙传友 曹家树 侯铁胜 张春才 许硕贵 王家林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地研究了6例儿童套状髌骨骨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儿童套状髌骨骨折的诊断和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6例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4年,骨折均骨性愈合,仅一例陈旧性骨折遗留膝关节屈曲受限。结论:早期诊断和术中解剖复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髌骨;套状骨折;儿童;诊断;手术治疗

    套状髌骨骨折指儿童髌骨下极之软骨撕脱骨折。1979年由Houghton首次报道[1]。由于骨科医师对该骨折认识有限,故易漏诊误诊。现将1990年以来我们收治的6例病人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10~15岁,平均12.5岁。左侧3例,右侧3例。新鲜骨折4例,陈旧骨折2例。2例陈旧骨折伤后就诊时间分别为3和6个月。受伤原因:跳高4例,踢足球1例,摔伤1例。

    1.2 诊断依据

    1.2.1 临床表现 4例新鲜骨折:伤后膝关节疼痛,不能站立、行走。膝关节无明显畸形,呈张力性肿胀,触及髌骨上移,其下有凹陷裂隙,压痛剧烈,伸屈障碍。2例陈旧性骨折:膝前部畸形,股四头肌萎缩,触及髌骨上移,下方3~4cm处触及骨块,伸膝无力。

    1.2.2 X线片检查 4例新鲜骨折:髌骨上移,形态正常,下方约2~3cm隐约可见套状骨壳及斑点状骨密度影。2例陈旧骨折:髌骨上移,下方3cm处见形态不规则骨块。

    1.3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 百拇医药
    1.3.1 筋膜修补、粗丝线内固定 用于3例新鲜骨折病人。膝前横弧形切口,暴露骨折端,清除断端及关节内积血和血凝块,骨折复位后,用10号丝线双“8”字缝合髌骨上筋膜,再用7号线间断加固缝合。同时修复两侧支持带。术后石膏外固定膝关节过伸位6周。

    1.3.2 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 用于1例新鲜骨折病人,髌骨内缘纵向弧形切口,骨折复位后用聚髌器内固定,同时修复两侧支持带。术后石膏外固定3周后开始锻炼。

    1.3.3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用于2例陈旧性骨折病人。膝内侧纵弧形切口,暴露髌骨及下方撕脱骨块,彻底切除两骨块之间的瘢痕增生组织,将下极骨折面用咬骨钳修整成半圆弧形,髌骨体骨折面适当修整,股四头肌腱处行“V-Y”形延长,使两骨块尽量对合紧密,用2根直径2mm克氏针纵行穿过上下极,用软钢丝交叉行张力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膝关节过伸位4周。

    1.4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4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内固定物在术后6~8个月取出,仅一例陈旧性骨折病人遗留膝关节屈曲受限(活动度0°~110°)。
, 百拇医药
    1.5 典型病例

    例1:男,12岁。跳高着地后突感左膝关节剧痛,伸屈活动障碍4h就诊。查体:左膝关节肿胀,局部压痛,髌骨上移,扌 门及髌骨下有凹陷裂隙,浮髌试验(+),伸膝不能,屈膝受限。X线片示:髌骨形态完整,上移约2.5cm,下极边缘毛糙,离髌骨下方约3cm处有一约0.15cm×0.5cm骨密度影。诊断:左髌骨套状骨折。急诊行切开复位聚髌器内固定术,术后石膏外固定3周。术后6月取出内固定。术后1年复查X线片示髌骨略增大。膝关节功能正常(见图1)。t97601.gif (10943 字节)

    图1 新鲜套状髌骨骨折

    a.髌骨上移,下方见套状软骨壳及斑点状骨密度影

, 百拇医药     b.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术后

    例2:男,15岁。右膝跌伤后局部畸形,伸屈活动受限半年就诊。查体:右膝轻度肿胀,股四头肌萎缩,髌骨上移约3cm,下方约4cm处可触及一月芽状游离骨块,约8cm×3cm大小,膝关节活动度20°~100° ,股四头肌力Ⅳ级。X线片示:右髌骨上移约3cm,下方有一钙化骨片。诊断:右髌骨陈旧性套状骨折。硬膜外麻醉下作右髌骨内缘纵弧形切口,彻底切除增生的瘢痕组织,股四头肌延长,骨折端修整、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膝关节伸直位4周。半年后复查,骨折骨性愈合。术后8月取出内固定物。术后2年复查时,行走自如,右膝关节活动度0°~110°。

    2 讨 论

    儿童套状髌骨骨折可发生在髌骨上、下极,但发生在上极罕见,国内外陈小强[2]和Berg[3]各报道一例。一般套状髌骨骨折指的是髌骨下极之软骨撕脱。
, 百拇医药
    2.1 诊断

    2.1.1 外伤史 各种股四头肌强烈收缩的动作,如跳起、踢球、滑倒等,而跳高时股四头肌收缩尤为强烈,易发生髌骨套状骨折[4,5],本组有3例为跳高时发生,亦支持这一观点。

    2.1.2 临床表现 伤后膝关节剧烈疼痛,行走不能。查体:膝关节无明显畸形,呈张力性肿胀,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可触及髌骨上移,其下方有凹陷裂隙,浮髌试验(+)。陈旧性骨折则见明显外观畸形,股四头肌萎缩。可触及膝前方“双髌骨”,其间有3~4cm间隙,伸膝无力。

    2.1.3 影像学检查 侧位X线片可见明显的髌骨上移,其下方隐约可见袖套状软骨壳及斑点状骨密度影,如能与健侧摄片比较,一般不难确诊。Bates等[6]曾对3例小儿套状髌骨骨折行MRI检查,认为MRI能清晰地显示软骨损伤的范围及程度。因此,当疑有髌骨套状骨折时,行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对于陈旧性髌骨套状骨折,根据外伤史及X线片髌骨下极之骨化影即能确诊。
, 百拇医药
    2.2 治疗

    套状髌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骨折端分离一般2~3cm以上,保守治疗效果差,且延误治疗,对髌骨的发育及日后膝关节功能有重大影响,最终仍需手术治疗。因此,骨折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而手术的关键是骨折解剖复位,适当的内固定辅以外固定即能达到骨折早期愈合。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一般不会导致日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本组6例病人,最终随访时仅有一例遗留膝关节屈曲受限。但髌骨体较正常均略增大。因随访时间短,成年或老年后是否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尚有待观察。

    本组6例病人,我们采用了3种内固定方法。4例新鲜骨折,3例采用筋膜修补、粗丝线内固定,另1例应用聚髌器内固定,均同时修复内、外侧支持带。由于例数少,且X线片上无法对骨折愈合建立一有效的评定标准,故二者之间尚不能作对比研究,但聚髌器内固定牢固,术后能早期功能练习,而粗丝线内固定则有创伤小,不损伤髌骨及软骨组织,且无须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对于2例陈旧性骨折,我们均采用张力带内固定,因骨折后髌骨下极发生异位骨化,产生一明显增大的且不规则骨壳,术中需将两断端修整平滑,使之尽量紧密对合,因股四头肌腱、髌腱的挛缩,使术中两骨块很难对位,故需行股四头肌延长术。两侧支持带的修复较为困难,可利用股四头肌腱及髌腱腱膜重建。我们也曾担心克氏针纵行穿过髌骨会干扰髌骨的正常生长, 但因为张力带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练习,使骨折早期愈合,故仍不失为目前治疗陈旧性套状髌骨骨折最佳方法之一。
, http://www.100md.com
    总之,早期诊断有赖于骨科医师对髌骨套状骨折认识的提高,治疗的关键是尽早解剖复位固定,及时有效的功能练习,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简介:易志坚(1965-),男,湖南长沙人,主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骨创伤。电话:(0533)6410040-52102

    易志坚(解放军第148医院骨科, 山东淄博 255300)

    陆锡平(解放军第148医院骨科, 山东淄博 255300)

    鲁胜武(解放军第148医院骨科, 山东淄博 255300)

    孙传友(解放军第148医院骨科, 山东淄博 255300)

    曹家树(解放军第148医院骨科, 山东淄博 255300)
, 百拇医药
    侯铁胜(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张春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许硕贵(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王家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参考文献:

    [1] Houghton GR, Ackroyd CE. Sleeve fractures of the patella in children: a report of three cases[J]. J Bone Joint Surg(Br),1979,61:165.

    [2] 陈小强,邵柏林.儿童套状髌骨上极骨折一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4):253.
, 百拇医药
    [3] Berg EF.Bipolar infrapatellar tendon repture[J]. J-Pediatr-Orthop,1995,15(3):302~3.

    [4] 戴祥麒,张质彬,王春会,等.儿童套状髌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2):107~9.

    [5] 戴力杨,张文明.小儿髌骨骨折[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7,18(4):229~230.

    [6] Bates DG, Hresko MT,Jaramillo D. Patellar sleeve fracture: demonstration with MR imaging[J]. Radiology,1994,193(3):825~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