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0214813
鳃裂癌五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2期
     作者:王悦 周中华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口腔科,上海 200433

    关键词:鳃裂癌;鳃裂囊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001248 中图分类号] R 739.91; R 730.2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8-879X(2000)12-1112-01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2年以来,共诊治5例鳃裂癌 患者,其中2例为原发性鳃裂癌,男性1例,48岁,女性1例,26岁。发病部位:上颈部胸锁 乳突肌前缘。临床表现:无痛性渐大肿物,有活动度。B超:囊实性肿物。3例为鳃裂囊肿恶 变,男性2例,女性1例。发病部位:上颈部。临床表现:肿物时大时小伴疼痛,并固定。B 超:囊性肿物,可有液平面。治疗:本组5例患者均施行了原发灶切除及颈部根治性淋巴清 扫术。术后随访,有1例患者于4年后出现枕部及同侧淋巴结转移。鳃裂癌病理表现:肿物灰 白色或黄褐色,有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巢状癌组织,鳞状细胞癌以中、高分化为主。 免疫组化特点:主要为上皮性来源的肿瘤标记物呈阳性反应,如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 A),角蛋白(keratin)等。

    2 讨论

    鳃裂癌发病率极低,病因尚不明确,其临 床表现以上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的无痛性肿物为主,经常与肿大的淋巴结混淆。B超检查以 :“囊实性肿物”为主,不能明确其性质及来源。CT检查无特异性。该肿瘤与颈部良性肿瘤 难以鉴别,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目前诊断标准为:(1)颈部肿块必须是沿胸锁乳突肌前 缘存在;(2)组织学表现和鳃器残余结构相一致;(3)随访5年未发现其他原发灶;(4 )组织病理证明不是从其他位于颈部囊肿的囊壁而来。实际上完全符合这4个条件是不可能 的,但这为我们的正确诊断提供了依据。鳃裂囊肿恶变的原因可由于多次手术的刺激及其他 致癌因素产生。本组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病理诊断明确,原发灶均为“鳃裂囊肿”,最后 一次术后病理为“鳃裂囊肿恶变”。有1例患者首次病理诊断不明确,术后复发来我科就诊 ,故不能排除原发灶为“鳃裂癌”。鳃源性癌属于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多为“中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化疗及放疗对该类型恶性肿瘤呈中、低度敏感,不是首选治疗方案 。故我科在治疗中采取原发灶切除,并施行同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随访,治疗效果 较好。我们认为根治性手术治疗有其必要性,但因鳃裂癌发病部位常与颈部重要解剖结构相 毗邻,故术前对高度怀疑为鳃裂癌的患者,应进行CT增强扫描或DSA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解 剖关系,从而避免术中损伤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及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

    [作者简介] 王 悦(1973-),女(汉族),住院医生.

    [收稿日期] 2000-09-05

    [修回日期] 2000-10-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