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剥内扎加侧切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32例临床观察
岑溪市中医院肛肠科(广西 芩溪 543200) 黄国林
关键词:肛肠病;混合痔;外剥内扎加侧切术;疗效观察
摘要:对32例嵌顿环状混合痔采用外剥内扎皮桥切断吻合加侧切术,术后予中药坐浴治疗。32例全部治愈,疗程平均9天。术后肛缘平整,无排便困难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术式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疗效确切,且符合肛门整形之要求,无并发症。
1996~1999年笔者采用外剥内扎皮桥切断吻合术、肛门侧切术治疗嵌顿混合痔32例,术后辅以中药坐浴,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35~68岁,平均55岁;总病程3~25年。其中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14例,经保守治疗3天后者18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在骶麻或局麻下,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扩肛。首先检查痔核分布情况,设计手术方案。以痔的自然分界线,分4~6段,外剥内扎。外痔切口选择与结扎内痔相对应处,切口呈放射状梭形,上端至齿线,下至外痔体外缘0.5cm,切开皮肤后,剥离皮下静脉丛。提起相应内痔部分,弯钳于基底部纵形钳夹,7号丝线于钳底结扎,结扎线的下缘在齿线上0.5cm以上。同法处理其它痔核。相邻两切口间保留皮桥1.0cm以上,将挖空的皮桥以1号丝线固定2针,使其充分展开且固定,对明显松弛皮桥术后易形成皮赘者,切断皮桥,于齿线下0.2cm处剪除一段皮桥,行端端吻合。于截石位3点或9点切口处,用小弯钳由切口顺内括约肌外侧向上分离,当钳尖到达肛白线内括约肌下缘时,将内括约肌下缘挑出切断,后置凡士林纱条引流。修剪各棱形切口,延长切口外缘,使尖端浅而长,便于敞开引流。术后予普食,应用抗生素,口服麻仁丸以润肠通便。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便后用中药坐浴(苦参、十大功劳各50g,两面针、毛冬青各30g,黄柏、五倍子、荆芥各15g,冰片3g后下)及1∶5000PP液交替坐浴。术后6天拆除皮桥缝线,内痔结扎线脱落后可出院。
, 百拇医药
2 治疗结果
本组均一次手术治愈,疗程7~12天,平均9天。手术当天多数病人有轻度创口疼痛及肛门坠胀感,术区Ⅰ度水肿3例,经中药坐浴3天后消除。术后24h排尿困难2例,经予膀胱区热敷后缓解。术后随访28例,均无复发及后遗症。
3 讨论
3.1 及时手术,迅速消除伴随症状 本病属痔科急症,痔核脱出不能复位,尤易加重外痔部分充血水肿,并发血栓形成,易演变成炎性外痔,保守治疗难以尽快起效。嵌顿痔的炎症是表浅且局限的,甚至连肌层及附近粘膜都无明显炎症改变[1],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在急性期及时手术,伴随症状会迅速消除。
3.2 彻底消除病变组织,保证肛门平整美观 痔的病因肛垫下移学说已被国人所证实[2]。以本术式处理嵌顿性环状混合痔,可将下移肛垫等组织全部清除。对于环状混合痔嵌顿3天以上者外痔水肿明显,皮肤极度扩张,弹性欠佳,挖空的皮桥缺乏依托而松弛,纵使皮桥固定亦易成皮赘,影响肛门美观,采用皮桥切断吻合,解决了皮桥松弛,防止粘膜外翻,符合肛门整形之要求,且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 http://www.100md.com
3.3 肛门侧切后,减轻肛门疼痛及肛门水肿 肛门侧切后,解除了内括约肌的痉挛,在创口周围的肌肉受到外来因素的刺激后,不致于发生强烈收缩而产生剧痛;解除了内括约肌痉挛,恢复了正常血液、淋巴的循环,减轻、避免了术后水肿的发生。梭形外切口延长,底部平坦,切口敞开引流通畅、减压也是避免肛门术后水肿的重要因素。
3.4 审慎设计切口,避免肛门狭窄发生 丁泽民认为,混合痔分组结扎,每结扎1组,肛管周径缩小1cm,若分3~5段结扎,肛管直径将由3cm减少到2.05cm以下,小于此口径,术后必将发生肛门狭窄。另有人认为术后肛门口径与肛管皮肤切除范围和保留皮桥数量有关,切除范围相同,间断保留皮桥的数目多为5条[3],本术式对嵌顿混合痔多分4或5段结扎,而肛门侧切后可扩大肛门周径。另外保留皮桥宽度1.0cm,外痔切口尽可能窄,潜行切开曲张的静脉团,切口尽量表浅以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从而避免肛门狭窄的发生。
3.5 术后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中药坐浴以消肿止痛 方中毛冬青、两面针活血化瘀止痛,苦参、十大功劳清热利湿,黄柏清热燥湿主下焦诸证,五倍子收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患者坐浴后肛门部有舒适轻松之感,对术后肛门疼痛不适及肛门水肿见效快。
参考文献
1 梁雄.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加侧切扩肛术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1997,17(5):24.
2 陈云,徐增绶,刘爱华,等.痔的病理形态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1992,12(1):6.
3 王袭祚.痔结扎术前后肛门口径变化的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1992,12(1):21., 百拇医药
关键词:肛肠病;混合痔;外剥内扎加侧切术;疗效观察
摘要:对32例嵌顿环状混合痔采用外剥内扎皮桥切断吻合加侧切术,术后予中药坐浴治疗。32例全部治愈,疗程平均9天。术后肛缘平整,无排便困难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术式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疗效确切,且符合肛门整形之要求,无并发症。
1996~1999年笔者采用外剥内扎皮桥切断吻合术、肛门侧切术治疗嵌顿混合痔32例,术后辅以中药坐浴,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35~68岁,平均55岁;总病程3~25年。其中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14例,经保守治疗3天后者18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在骶麻或局麻下,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扩肛。首先检查痔核分布情况,设计手术方案。以痔的自然分界线,分4~6段,外剥内扎。外痔切口选择与结扎内痔相对应处,切口呈放射状梭形,上端至齿线,下至外痔体外缘0.5cm,切开皮肤后,剥离皮下静脉丛。提起相应内痔部分,弯钳于基底部纵形钳夹,7号丝线于钳底结扎,结扎线的下缘在齿线上0.5cm以上。同法处理其它痔核。相邻两切口间保留皮桥1.0cm以上,将挖空的皮桥以1号丝线固定2针,使其充分展开且固定,对明显松弛皮桥术后易形成皮赘者,切断皮桥,于齿线下0.2cm处剪除一段皮桥,行端端吻合。于截石位3点或9点切口处,用小弯钳由切口顺内括约肌外侧向上分离,当钳尖到达肛白线内括约肌下缘时,将内括约肌下缘挑出切断,后置凡士林纱条引流。修剪各棱形切口,延长切口外缘,使尖端浅而长,便于敞开引流。术后予普食,应用抗生素,口服麻仁丸以润肠通便。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便后用中药坐浴(苦参、十大功劳各50g,两面针、毛冬青各30g,黄柏、五倍子、荆芥各15g,冰片3g后下)及1∶5000PP液交替坐浴。术后6天拆除皮桥缝线,内痔结扎线脱落后可出院。
, 百拇医药
2 治疗结果
本组均一次手术治愈,疗程7~12天,平均9天。手术当天多数病人有轻度创口疼痛及肛门坠胀感,术区Ⅰ度水肿3例,经中药坐浴3天后消除。术后24h排尿困难2例,经予膀胱区热敷后缓解。术后随访28例,均无复发及后遗症。
3 讨论
3.1 及时手术,迅速消除伴随症状 本病属痔科急症,痔核脱出不能复位,尤易加重外痔部分充血水肿,并发血栓形成,易演变成炎性外痔,保守治疗难以尽快起效。嵌顿痔的炎症是表浅且局限的,甚至连肌层及附近粘膜都无明显炎症改变[1],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在急性期及时手术,伴随症状会迅速消除。
3.2 彻底消除病变组织,保证肛门平整美观 痔的病因肛垫下移学说已被国人所证实[2]。以本术式处理嵌顿性环状混合痔,可将下移肛垫等组织全部清除。对于环状混合痔嵌顿3天以上者外痔水肿明显,皮肤极度扩张,弹性欠佳,挖空的皮桥缺乏依托而松弛,纵使皮桥固定亦易成皮赘,影响肛门美观,采用皮桥切断吻合,解决了皮桥松弛,防止粘膜外翻,符合肛门整形之要求,且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 http://www.100md.com
3.3 肛门侧切后,减轻肛门疼痛及肛门水肿 肛门侧切后,解除了内括约肌的痉挛,在创口周围的肌肉受到外来因素的刺激后,不致于发生强烈收缩而产生剧痛;解除了内括约肌痉挛,恢复了正常血液、淋巴的循环,减轻、避免了术后水肿的发生。梭形外切口延长,底部平坦,切口敞开引流通畅、减压也是避免肛门术后水肿的重要因素。
3.4 审慎设计切口,避免肛门狭窄发生 丁泽民认为,混合痔分组结扎,每结扎1组,肛管周径缩小1cm,若分3~5段结扎,肛管直径将由3cm减少到2.05cm以下,小于此口径,术后必将发生肛门狭窄。另有人认为术后肛门口径与肛管皮肤切除范围和保留皮桥数量有关,切除范围相同,间断保留皮桥的数目多为5条[3],本术式对嵌顿混合痔多分4或5段结扎,而肛门侧切后可扩大肛门周径。另外保留皮桥宽度1.0cm,外痔切口尽可能窄,潜行切开曲张的静脉团,切口尽量表浅以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从而避免肛门狭窄的发生。
3.5 术后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中药坐浴以消肿止痛 方中毛冬青、两面针活血化瘀止痛,苦参、十大功劳清热利湿,黄柏清热燥湿主下焦诸证,五倍子收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患者坐浴后肛门部有舒适轻松之感,对术后肛门疼痛不适及肛门水肿见效快。
参考文献
1 梁雄.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加侧切扩肛术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1997,17(5):24.
2 陈云,徐增绶,刘爱华,等.痔的病理形态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1992,12(1):6.
3 王袭祚.痔结扎术前后肛门口径变化的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1992,12(1):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