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西医药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6160
如何从临床表现中诊断周围血管病
http://www.100md.com 《山西医药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刘增庆

    单位:刘增庆(山西省人民医院 030012)

    关键词:

    山西医药杂志0000302 据华东四省一市调查:我国正常人群周围血管病发病率达8%,全国约1亿人患周围血管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国民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年化进展迅速,老年性下肢动脉闭塞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管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仅下肢缺血性疾病导致截肢人数,1 a可达100万。目前,仍有一些非专科医师对周围血管病尚无足够的认识,甚至一些已出现间隙性跛行、患肢静息痛、肢体麻木、怕冷等明显症状患者,仍被误诊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等,进行误诊误治,最后只能以截肢而告终。因此作者现就如何从临床表现中诊断周围血管病作一论述,望临床医师通过本文对周围血管病的诊治得到一点帮助和启示。

    症状和体征是诊断各种疾病最基本的依据,对血管外科来说,尤其如此。涉及周围血管的疾病,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以各自的特点互相区别,经过综合分析,毋须进行特殊检查,就能作出初步诊断。这就要求从事血管外科专业医师,必须娴熟各种血管疾病的症状体征,由简到繁,由无创伤检查到有创伤性检查,达到确诊,从而选择合理而有效的处理方法。
, 百拇医药
    各种血管疾病具有普通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不外乎感觉异常(疼痛、冷热等),形态和色泽改变(肿胀、变细、发红、苍白等),结构变化(浅静脉曲张、杂音等),组织丧失(溃疡、坏死等)。

    1 感觉异常

    1.1 疼痛:肢体疼痛是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促使病人就诊的常见原因。血管疾病所造成的疼痛,主要是供血不足,回流障碍所造成。肢体疼痛通常可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大类型。间歇跛行指肢体伴随运动所出现的不适或病变。这种不适包括供血不足部位出现怠倦、钝痛,紧张或压迫感觉,痉挛或钝性疼痛。这是慢性动脉功能不全的一个典型症状,也是周围动脉闭塞后早期出现的一个症状。发现于小腿的间歇性跛行症状最典型,病人在一定速度行走一定距离后,即在腓肠肌部出现痉挛性疼痛。直到不能再起步,被迫止步不前。只要站立稍休息,疼痛便能缓解。体位性疼痛是在肢体位置变化时,可以激发或缓解疼痛。动脉闭塞性病变时,可以因为抬举肢体而产生或加重疼痛。因为抬举肢体时,动脉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加重局部缺血程度。如果肢体处于下垂位置,则可因增进动脉血液供应而暂时缓解疼痛。静脉阻塞病变时,抬举肢体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充血及静脉淤滞,因而可以缓解疼痛。温度差疼痛可因温度改变而激发肢体疼痛,复温后又有缓解,患雷诺综合征者,手和足暴露于寒冷环境或浸于冷水中,能产生动脉痉挛性疼痛,复温或浸于温水中,又因血管舒张而缓解疼痛;红斑性肢痛症时,当环境温度各项高或足放置于温热的被窝中,可因血管舒张而产生双侧肢体对称性严重疼痛。
, 百拇医药
    缺血性神经炎造成的疼痛,其特点为典型的刺激征象。疼痛性质常为持续性钝痛伴有间歇性剧烈刺痛,从肢体近侧向远侧放射,尤以趾(指)最严重,同时伴有感觉异常,如蚁行、烧灼、针刺、麻木和趾(指)厥冷。产生症状的病理基础为由于周围神经缺氧以致神经发生退行性变,如神经纤维脂肪变性,神经束膜纤维变性等。这类变化与缺血程度成正比。其症状常于夜晚加重,尤其是卧床休息时,常影响病人睡眠。其原因可能是:①晚上环境宁静,缺乏其他刺激,病人对肢体缺血格外敏感。②平卧时血压正常下降,动脉部分闭塞的肢体缺血越为严重。③平卧时失去直立时静脉压力机制所能提供的血量,病人常抱膝端坐于床沿以减轻或缓解疼痛,因为这种体位能促使静脉淤血而提供稍多的血量。

    1.2 潮热或寒冷:肢体的冷热,主要取决于通过肢体的血流量,多者潮热,少者寒冷。动脉闭塞性疾病时肢体寒冷。闭塞程度愈严重距离闭塞平面愈远侧,寒冷愈明显,病人往往有穿不暖的感觉。动静脉瘘时,由于动脉血流的分流,局部血流流量增多,因而潮热。周围血管痉挛或舒张当然会影响血流量,使肢体温度发生变化,例如雷诺综合征时,由于小动脉强烈痉挛而使指(趾)寒冷;红斑性肢痛症时由于足部血管过度舒张而潮热。用手指背(中指或中间三指的第二指节)接触病人皮肤以试温度是发现温差体征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检查方法是比较粗糙并有一定的误差,但在有经验者手中,常能觉察0.5 ℃的温度差异。
, 百拇医药
    2 形态和色泽改变

    肢体形态和色泽的改变是血管外科疾病的另一重要症状:形态改变主要是肿胀,此外尚包括萎缩、增长和局限性隆起等;色泽改变包括色素沉着和由于血液循环变化所引起的苍白、潮红、紫绀等。

    2.1 形态改变:①肿胀:肢体肿胀大都发生于下肢静脉系统回流障碍和倒流两大类疾病,因组织液淤滞所造成。静脉或淋巴回流障碍时,压力升高以致液体成分可渗出,在组织间和组织内积聚。此外尚掺杂着蛋白(渗透压)血管壁渗透性和重力作用等因素。静脉病变因血流回流障碍而引起肿胀时,其特点是肿胀呈“实硬”感,有指压凹陷性,愈向远侧愈明显,但足部往往幸免。动静脉瘘高压可以酿成静脉高压,亦可引起肿胀,但范围比较局限,程度较轻。淋巴性肿胀常发生于淋巴管发育不全或者淋巴系统受到炎症、癌肿、放疗或手术后的阻塞,富有蛋白质的淋巴液就会积聚在组织间隙,形成肢体肿胀,远侧明显,多自足趾开始。皮肤、皮下组织增厚,粗糙而呈苔癣状,形成典型的橡皮肿,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者罕见。②萎缩:肢体的萎缩是慢性动脉功能不全的体征,主要表现为肢体或趾(指)瘦细,皮肤光薄,汗毛脱落等。常见于慢性动脉硬化性闭塞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③增长:成长时期儿童或青少年,陈述一侧肢体缩短或者由于二侧肢体长度不等而引起骨盆倾斜时,要注意另侧肢体是否增长,在血管病变中引起肢体增长的原因,大都是先天性动静脉瘘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动脉流量增加、充血、静脉压力和氧合量显著增高)而使骨骼和软组织发生肥大性变化,从而使肢体增长,一般增长在2~5 cm之间。先天性动静脉瘘除肢体增长外,尚有其他更鲜明的表现。④局限性隆起:皮肤或皮下引起局限性隆起是一个常见体征。血管病在动脉方面,如动脉瘤、结节性动脉炎,在静脉方面蚓状浅静脉曲张等。
, 百拇医药
    2.2 色泽改变:周围血管病变所酿成皮肤色泽改变,主要包括两类:①因供血不足,回流障碍或舒缩失常,导致肤色改变;②静脉淤血外渗于血管外的红细胞所造成的色素沉着。通常皮色改变分为三种;即发红、紫绀和苍白。发红的典型病如红斑肢痛症,由于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内压明显升高,使皮肤亮红,同时皮肤温度升高。在指趾紫绀病变时,皮肤温度降低。而静脉回流障碍时,皮肤紫绀而温暖。如果皮色苍白而皮肤温度降低,可以肯定是皮肤血流量减少和局部缺血,这是由于小动脉痉挛或动脉闭塞性病变所酿成。色素沉着通常是位于小腿远侧“足靴”区,常见于静脉淤滞的肢体。有人认为是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组织内酿成,它是由于静脉淤滞引起静脉高压,以致毛细血管出血,血红蛋白沉积于皮肤内。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对创伤和感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形成溃疡。

    3 结构异常

    血管病变酿成解剖结构异常,常可从下列三方面反映出来。

    3.1 皮肤附件(包括指甲、趾甲、汗毛等)的结构异常:皮肤的形态与汗毛生长速度亦能反映局部缺血程度。在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时,指甲或趾甲生长缓慢,脆而有色素沉着或可增厚等改变,趾背或指背汗毛在供血障碍时,可完全停止生长或消失。
, 百拇医药
    3.2 动脉搏动:如果近侧动脉发生生理性或病理性变化,例如痉挛、狭窄或阻塞、动脉瘤性扩张等,都会从远侧动脉反映出来。因此,观察四肢主要动脉搏动改变,是发现周围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体征。动脉搏动:按程度不同,可分为正常、减弱、消失或增强。局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是近侧动脉遭受闭塞性病变的主要征象。在肢体不同部位扪触动脉搏动,可以正确地估计病变的范围和平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也可由于局部动脉管壁结构改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等。检查动脉搏动,必须扪触四肢所有的主要动脉。即使病变局限于一侧也应扪触双侧,并作同一部位的相互比较。在扪触搏动时必须根据血管位于皮下深度的不同而施加相应的压力,如在搏动较弱的情况下,施以重压,即可使搏动消失。

    在主干动脉的体表位置听到杂音,提示近侧动脉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如狭窄明显会产生震颤。动脉病变能在体表听到杂音和扪到震颤者,尚有动脉瘤病变。其特点是局部有膨胀性和搏动性肿块,亦有震颤,远侧肢体血液供应常无影响。

    静脉曲张和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反映静脉结构病变两个常见而重要的体征。曲张的静脉主要是由静脉高压引起,分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单纯性类型位于下肢,多见于大隐静脉系统,其次是小隐静脉。静脉呈扭曲、扩张,延伸呈囊袋状隆起,甚至蜷曲成团。继发性类型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肢体主干静脉瓣膜原发性功能不全,和血栓形成后遗症。由于静脉血液倒流或回流障碍以及瓣膜的破坏,使高压的静脉血流分流到浅静脉而形成曲张。
, 百拇医药
    肢体浅静脉曲张与增粗,亦可由动静脉瘘引起,动脉血通过瘘口分流到静脉,使静脉压力增高而接近动脉系统的压力。当抬高肢体高出于心脏平面时,浅静脉并不瘪陷。此外,局部尚表现有肿胀、温暖感和肢体增长等体征。

    血栓性浅静脉炎常发生在下肢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上肢的贵要静脉。在急性病变期,可沿静脉径路扪到索条状物,位于皮下,红色伴有触痛。

    4 组织丧失

    严重或后期血管病变,影响组织血液供应,常常并发溃疡或坏死。

    4.1 缺血性溃疡:溃疡好发于肢体,远侧趾或指和足跟。溃疡边缘开始时不规则,后来呈锯齿状,底部常有不健康的灰色肉芽组织覆盖,周围组织常有慢性缺血。

    4.2 淤积性溃疡:多由静脉病变所引起,典型的静脉性溃疡都发生在小腿远侧的内踝上方,即足靴区,面积一般较大,溃疡浅而不规则,底部常有湿润的肉芽组织覆盖,易出血,周围有淤积性皮炎,包括肿胀、硬结和色素沉着等。
, 百拇医药
    4.3 坏疽:肢体出现坏疽病灶,提示血液循环供给局部营养不足以维持静息时组织代谢需要,以致发生不能逆转性变化。出现坏疽者,几乎都是由于局部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以导致持续性疼痛开始,受累区皮肤紫绀,指压时无弹性,如无继发性感染,坏疽区的液体蒸发和吸收形成“干性坏疽”,很少或无臭味。浅层组织干枯而发脆,逐渐累及深层结构。在失活和存活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以上介绍了周围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法,收集这些资料简便易行,毋须特殊设备,且无创伤性,它们能为诊断提供粗线条及很有价值的依据。并且能大致诊断是否属于血管病变范畴,是动脉系统还是静脉系统病变。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为了收集更为精确的客观资料,以澄清或丰富诊断依据,则将采用一些较为复杂和特殊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波、同位素和血管造影等。

    作者简介:刘增庆,男,1949年8月生,副主任医师,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

    (收稿日期:2000-02-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