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遗忘性TIA型脑梗死3例
作者:张美妮 张淑芳 范慧琴
单位:张美妮(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030001);张淑芳(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030001);范慧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030001)
关键词:
山西医药杂志000524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短暂性完全遗忘症(transient globa l amnesia,TGA)报道较多,但目前为止表现为短暂性完全遗忘性TIA型脑梗死临床病例不多 ,现报告3例并加以讨论。
1 病历摘要
例1:男性,45岁。在会议发言中突然遗忘腹稿的后半部分内容,伴口角歪斜,语言含糊不 清,右侧肢体无力,1 h后上述症状缓解。2 d后头颅CT检查示左丘脑、内囊梗死。2 a前曾 因突然记忆丧失、眩晕、右侧肢体麻木、1 h症状缓解,以TIA住院治疗20 d出院。高血压2 a,最高血压28/16 kPa,服用复方降压片血压维持于20/12 kPa,饮酒20 a,0.25~0.5 kg /d,其父母均患高血压病,母亲死于脑出血,父亲曾患脑梗死。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 语言流利,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远近事遗忘,以近记忆力障碍为主,Wechsler记忆商55, 定向力部分减退,计算力减退,理解力正常,右侧肢体轻偏瘫,给予增强记忆,改善脑微循 环等药物治疗2月余,记忆力改善不明显。
, 百拇医药
例2:男性,55岁。失忆约1 min突然清晰如常人。半年前曾有过类似现象,遗留轻度记忆低 下,高血压3 a,神经系统查体血压25/13 kPa,记忆力明显减退,Wechsler记忆商50,神经 系统无定位体征,头颅CT示右颞叶梗死。
例3:男性,47岁。工作总结汇报中多次遗忘腹稿,每次发作约1~2 min,曾服健脑片、脑 复康1个月效果不明显,后做头颅CT示左丘脑梗死,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神经系统无阴性 体征。
2 讨 论
本文3例突出的临床症状为突发的短暂性近记忆丧失,自知力完整,无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 阳性体征,1~24 h缓解,符合短暂性完全遗忘症(TGA)的诊断标准。TGA实质为TIA的一种特 殊类型,主要由于大脑后动脉颞支或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所致,尤其与记忆有关的海马-边 缘系统短暂缺血发作有关。例1与记忆障碍同时出现短暂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可能为左内 囊同时缺血所致,且已被头颅CT示左内囊梗死所证实。
, http://www.100md.com
据临床资料统计,TIA病人中1/3有短暂局灶体征的脑梗死,此为TIA型脑梗死,可能的机制 为脑梗死时,梗死灶边缘部分半暗带由于同侧血液供应的代偿作用,其功能完全恢复,临床 症状随之消失,若边缘区再次缺血,可再次引起TIA发作;而梗死灶边缘部分半暗带由于同 侧血液供应的代偿作用,其功能完全恢复,临床症状随之消失,若边缘区再次缺血,可再次 引起TIA发作;而梗死灶中心部分的坏死区,其病理变化为不可逆性,可遗留程度不等的神 经系统症状,本文3例均为梗死发生与记忆有关的区域,其临床特点为记忆障碍难以完全恢 复。
目前认为,颞叶海马-穹窿-乳头体边缘系统对记忆形成起重要作用[1],且丘脑 、海马是构成PaPez记忆环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文献[2,3]报道,优势侧或非优势侧丘 脑病变,尤以背内侧核、丘脑前核、中线核、丘脑连合核病变可产生严重的记忆障碍,或时 间定向力障碍,优势侧丘脑病变可即刻出现轻度智商下降,计算困难[2]。可能的 发病机制为上述结构主要通过海马丘脑径路和内颞叶丘脑径路与内颞叶发生联系,若两传导 径路联合损伤时产生严重的记忆障碍。
, http://www.100md.com
本病预后不理想,关键在于预防及减少其发作。
作者简介:张美妮,女,1964年9月生,主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
参考文献
1.Fujii K,Sandoshima S,Ishitsuka T,et al.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a positro emissio n tomography study.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89,52:622
2.Neill GR,Esliner-Paui J,Antoic D.Nonhemorrhagic infarction of the thalamus:behavioral,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correlates.Neurology,1984,34:1 4
3.Speedic LJ,Heiman KM.Anterograde memory deficit for visuospati al material after infarction of right thalamus.Arch Neurol,1983,40:183-186
(收稿日期:2000-04-08), 百拇医药
单位:张美妮(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030001);张淑芳(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030001);范慧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030001)
关键词:
山西医药杂志000524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短暂性完全遗忘症(transient globa l amnesia,TGA)报道较多,但目前为止表现为短暂性完全遗忘性TIA型脑梗死临床病例不多 ,现报告3例并加以讨论。
1 病历摘要
例1:男性,45岁。在会议发言中突然遗忘腹稿的后半部分内容,伴口角歪斜,语言含糊不 清,右侧肢体无力,1 h后上述症状缓解。2 d后头颅CT检查示左丘脑、内囊梗死。2 a前曾 因突然记忆丧失、眩晕、右侧肢体麻木、1 h症状缓解,以TIA住院治疗20 d出院。高血压2 a,最高血压28/16 kPa,服用复方降压片血压维持于20/12 kPa,饮酒20 a,0.25~0.5 kg /d,其父母均患高血压病,母亲死于脑出血,父亲曾患脑梗死。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 语言流利,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远近事遗忘,以近记忆力障碍为主,Wechsler记忆商55, 定向力部分减退,计算力减退,理解力正常,右侧肢体轻偏瘫,给予增强记忆,改善脑微循 环等药物治疗2月余,记忆力改善不明显。
, 百拇医药
例2:男性,55岁。失忆约1 min突然清晰如常人。半年前曾有过类似现象,遗留轻度记忆低 下,高血压3 a,神经系统查体血压25/13 kPa,记忆力明显减退,Wechsler记忆商50,神经 系统无定位体征,头颅CT示右颞叶梗死。
例3:男性,47岁。工作总结汇报中多次遗忘腹稿,每次发作约1~2 min,曾服健脑片、脑 复康1个月效果不明显,后做头颅CT示左丘脑梗死,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神经系统无阴性 体征。
2 讨 论
本文3例突出的临床症状为突发的短暂性近记忆丧失,自知力完整,无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 阳性体征,1~24 h缓解,符合短暂性完全遗忘症(TGA)的诊断标准。TGA实质为TIA的一种特 殊类型,主要由于大脑后动脉颞支或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所致,尤其与记忆有关的海马-边 缘系统短暂缺血发作有关。例1与记忆障碍同时出现短暂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可能为左内 囊同时缺血所致,且已被头颅CT示左内囊梗死所证实。
, http://www.100md.com
据临床资料统计,TIA病人中1/3有短暂局灶体征的脑梗死,此为TIA型脑梗死,可能的机制 为脑梗死时,梗死灶边缘部分半暗带由于同侧血液供应的代偿作用,其功能完全恢复,临床 症状随之消失,若边缘区再次缺血,可再次引起TIA发作;而梗死灶边缘部分半暗带由于同 侧血液供应的代偿作用,其功能完全恢复,临床症状随之消失,若边缘区再次缺血,可再次 引起TIA发作;而梗死灶中心部分的坏死区,其病理变化为不可逆性,可遗留程度不等的神 经系统症状,本文3例均为梗死发生与记忆有关的区域,其临床特点为记忆障碍难以完全恢 复。
目前认为,颞叶海马-穹窿-乳头体边缘系统对记忆形成起重要作用[1],且丘脑 、海马是构成PaPez记忆环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文献[2,3]报道,优势侧或非优势侧丘 脑病变,尤以背内侧核、丘脑前核、中线核、丘脑连合核病变可产生严重的记忆障碍,或时 间定向力障碍,优势侧丘脑病变可即刻出现轻度智商下降,计算困难[2]。可能的 发病机制为上述结构主要通过海马丘脑径路和内颞叶丘脑径路与内颞叶发生联系,若两传导 径路联合损伤时产生严重的记忆障碍。
, http://www.100md.com
本病预后不理想,关键在于预防及减少其发作。
作者简介:张美妮,女,1964年9月生,主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
参考文献
1.Fujii K,Sandoshima S,Ishitsuka T,et al.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a positro emissio n tomography study.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89,52:622
2.Neill GR,Esliner-Paui J,Antoic D.Nonhemorrhagic infarction of the thalamus:behavioral,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correlates.Neurology,1984,34:1 4
3.Speedic LJ,Heiman KM.Anterograde memory deficit for visuospati al material after infarction of right thalamus.Arch Neurol,1983,40:183-186
(收稿日期:2000-04-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