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导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6373
纳洛酮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46例
http://www.100md.com 《医药导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游 志

    单位:412005 湖南省株洲市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纳洛酮;脑梗死,急性;疗效观察

    医药导报990124 纳洛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国外已有报道,国内报导尚不多见。我科1997年2月~1998年2月对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纳洛酮和川芎嗪治疗,并进行临床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综合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1例均为住院患者,按入院次序分成2组(≤8h就诊的分到治疗组),治疗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45~82岁,按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重型7例(15.2%),中型27例(58.7%),轻型12例(26.1%);对照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43~84岁,其中重型5型(11.1%),中型30例(66.7%),轻型10例(22.2%)。全部患者均系首次发病。病程≤10d,经头颅CT或MRI和临床确诊。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治疗组用益侨(湖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纳洛酮,每次2.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用川芎嗪8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qd。两组辅助治疗和对症治疗相同,均未加用扩血管药物。两组均14d为一疗程,用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2疗程后分别观察血液流变学及临床体征。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定标准分为基本痊愈、显效、进步、无效。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13例,进步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进步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6.7%,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均无显著性改变,中、重型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清醒后精神、神经行为异常症状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除红细胞压积改变外,余无显著性变化。

    3 讨论

    研究证明,阿片肽在人体应激状态下大量释放,产生广泛的病理生理效应,是形成临床上各种急危重症的重要因素。纳洛酮能迅速逆转其病理生理效应。在脑梗死早期,体内释放大量β-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后,抑制心血管功能产生低血压、导致缺血区脑血流进一步下降,加重脑灌流损害,而纳洛酮的拮抗使脑血流增加,减轻脑灌流损害。同时,β-内啡肽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包括对感觉神经传入通路和运动神经传出通路均有直接抑制作用,纳洛酮亦可逆转该细胞毒性作用,故治疗组中中型及重型意识阻碍患者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清醒后精神神经行为异常症状明显减少。因此,纳洛酮治疗脑缺血、脑梗死起效快、疗效好,能迅速逆转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998-04-17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