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57309
儿童1型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现状
http://www.100md.com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沈水仙

    单位:上海医科大学 附属儿科医院,上海 200032

    关键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综合疗法;胰岛素;儿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000619 [摘要] 儿童1型糖尿病为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而威胁生命,久病者常伴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如能及早防治,严格和持久控制高血糖,可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儿童1型糖尿病诊断包括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转归。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合理应用胰岛素、饮食控制、监测血糖、体育锻炼及加强教育。

    [中图分类号] R977.15;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669(2000)06-483-04
, 百拇医药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生化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儿童糖尿病是指15 a以前发病的糖尿病病人,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IDDM)。近年来儿童1型糖尿病有增多的趋向[1,2],有报道儿童1型糖尿病有流行的趋势。由于儿童期起病,至成人期常有心、肾、眼及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儿童1型糖尿病的深入研究,其病因及治疗均有新的进展。兹将有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治疗,结合文献分述如下。

    糖尿病诊断标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于1996年制定了修正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ADA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凡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1) 空腹血糖≥7.0 mmol.L-1(≥1260 mg.L-1),并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2) 随机血糖≥11.1 mmol.L-1(≥2000 mg.L-1)。(3) 糖耐量试验(OGTT)中2 h血糖≥11.1 mmol.L-1(≥2000 mg.L-1)。
, 百拇医药
    儿童IDDM临床表现 儿童IDDM多数可由于感染、情绪激惹或饮食不当等诱因起病。通常有典型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的症状,简称“三多一少”症状。由于高血糖,发生渗透性利尿,尿糖大量丢失。如果未及时诊治,则体内脂肪动员,产生酮体,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婴儿多尿、多饮不易被发觉,易发生脱水和酸中毒。年幼儿童因尿液增多可发生遗尿。少数病儿无多食症状,表现饮食正常或减低。部分病儿消瘦伴疲乏、精神萎靡。胃肠道症状表现腹痛、恶心、呕吐、便秘。

    儿童IDDM病儿一旦有临床症状时,尿糖阳性,空腹血糖往往已达7.8 mmol.L-1以上,随机血糖在11.1 mmol.L-1以上,一般不需做糖耐量试验就能确诊。糖化血红蛋白均增高。多数病儿血胰岛素及C肽水平降低,少数病儿在发病早期血C肽水平在正常范围,但随病程延长而下降。新发病的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率可达85%,但下降也快。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阳性,且持续时间较长。抗胰岛素抗体(IAA)也往往阳性。
, http://www.100md.com
    儿童IDDM治疗

    1 胰岛素的治疗 胰岛素仍是IDDM治疗的最主要的药物,近年来随着胰岛素种类和应用方法的改进[3-5],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已有很大提高。

    1.1 胰岛素制剂和作用 目前所用胰岛素主要有猪胰岛素和基因重组DNA合成的人胰岛素。从作用时间上分短效(如正规胰岛素RI)、中效(如中性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和长效(如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3类,基因重组DNA人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结构相似,不会产生抗胰岛素抗体,其疗效明显优于猪胰岛素。

    NPH和RI混合使用时,两者之比为1.5~3∶1,而PZI和RI混合使用时,两者之比为1∶2或1∶3。应注意因pH不同,国产猪胰岛素RI不可与进口的NPH混合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不适合儿童应用。

    1.2 胰岛素应用方法 糖尿病初患病儿先用RI治疗,初治剂量为每日0.5~1.0 U.kg-1(5 a以前0.5 U.kg-1,5 a后1.0 U.kg-1),每日剂量分4次,于早、中、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晚睡前再注射一次(每日胰岛素总量的分配:早餐前30%~40%,中餐前20%~30%,晚餐前30%,睡前10%。睡前最好用NPH)。根据血糖或尿糖测定调整用量。病情控制后晚睡前的1次可取消。糖尿病初患病儿也可一开始就用NPH加RI治疗(NPH为全日胰岛素总量的60%,RI为40%),分早、晚2次注射,早餐前用全日总量的2/3,晚餐前用1/3量。
, 百拇医药
    一般经治疗2 wk~1 mo左右,胰岛功能可逐步恢复仍可分泌少量胰岛素。因此在病情控制后,应注意血糖是否偏低,可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达每日最少必须量。此时期若用RI者可改NPH与RI合用,分早晚2次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无NPH时,可选用PZI与RI合用,分早晚2次注射。2%~3%的病儿可进入缓解期,不需注射胰岛素,但仅维持几周到几月,极少数可维持2 a。缓解期后,病儿的胰岛素需要量又增加。青春期前的儿童胰岛素需要量一般在每日0.8 U.kg-1,青春期胰岛素需要量约每日1.0~1.5 U.kg-1,青春期后胰岛素需要量有所减少。多数病儿需每日注射3次胰岛素,即早餐前NPH加RI,晚餐前RI,睡前NPH。

    应根据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用量,具体方法如下:如果早餐后2 h血糖高或午餐前血糖高于正常,则增加早餐前的RI;如果午餐后2 h或晚餐前血糖高,则增加早餐前的NPH;若晚餐后2 h或睡前血糖高,则增加晚餐前的RI;早上空腹血糖高,可增加晚餐前的NPH,但晚上易发生低血糖,易产生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反应),可将晚餐前的NPH移到睡前注射,若早上血糖仍高的话,在除外Somogyi反应后,再增加睡前的NPH。反之,若在上述时间出现低血糖,则应减少相应的胰岛素量。每次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的剂量不宜过大,以0.5~1 U为宜。
, http://www.100md.com
    2 饮食治疗 自发现糖尿病以来,营养与糖尿病的关系是很明确的[6]

    2.1 热卡的需要 儿童IDDM每日总热卡的需要应满足正常生长发育。每日所需热量按下列公式计算:每日总热量千焦(kJ)=[1000+年龄×(70~100)]×4.184(1000卡等于4184千焦的热量)。但一般较难确定个体的能量需求,尤其是处于生长高峰的儿童及体育活动量的不同。若体重过重则应限制热卡摄入。

    2.2 碳水化合物 目前不推荐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由于胰岛素的需要量与总消耗能量相关,而肝脏可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葡萄糖,如果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则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增高,因此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个体化,一般占总热卡55%~60%。对含简单碳水化合物的牛奶、水果、蔬菜不应限制。但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2.3 纤维素 糖尿病病人提高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糖尿病病儿推荐纤维素摄入量每日20~35 g。
, http://www.100md.com
    2.4 蛋白质 蛋白质可影响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摄入高蛋白可使肾功能减低,因此对儿童糖尿病病儿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占总热量的10%~20%,青春期伴微量清蛋白尿病儿,蛋白质摄入每日0.8~1.0 g.kg-1,对糖尿病肾病病儿,每日蛋白质摄入占总热量8%或以下。

    2.5 脂肪 儿童糖尿病每日脂肪摄入量可占总热量的30%~35%,其中10%的热量可用饱和脂肪酸或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可占20%。不推荐一定要吃鱼油,但可每周吃1条或2条鱼。对IDDM病儿补充鱼油以降低三酰甘油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2.6 微量元素 高血糖、糖尿可使维生素和矿物质从尿中丢失,高纤维素饮食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吸收不良,尤其是镁、锌的缺乏。动物实验显示铬缺乏可升高血糖、血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糖耐量受损者补充铬治疗可改善血糖控制。但也有报道糖尿病病人用铬治疗后血糖控制并不明显。
, 百拇医药
    全日热量分3大餐和3次点心,早餐为每日总热量的2/10,午餐和晚餐各3/10,上午及下午餐间点心各0.5/10,睡前点心1/10。

    可能多数糖尿病病儿不能坚持推荐的食谱,糖尿病营养师需对病儿进行不断的教育和指导,应强调根据病儿的生活方式制定食谱,应现实可行,鼓励父母或家庭的配合。

    3 运动治疗 运动对糖尿病病儿非常重要,运动可使热量平衡并能控制体重,又能促进心血管功能,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运动使肌肉消耗能量增加,亦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有利于血糖控制。现主张糖尿病病人每日有1 h的运动,如球类运动、游泳、跳舞等均可。应避免攀高和潜水,因攀高和潜水时如发生低血糖则有危险性。运动前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或加餐以避免低血糖。坚持每日固定时间运动,有利于摄入热量、胰岛素用量和运动量的调节。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 百拇医药
    4.1 输液治疗 一般先给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kg-1,于1 h内输入。如伴休克,按上述剂量可重复1~2次。对轻度酮症酸中毒或轻度脱水者,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1已足够。在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后应观察是否排尿,如无尿应注意肾功能,是否存在高渗性昏迷。应防止液量过多和水肿。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后改用0.45%的氯化钠(半张盐水),可用等量注射用蒸馏水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以后根据血钠浓度及血糖测定决定所输液体。一般按中度脱水计算液体需要量,输液总量按每日100~150 mL.kg-1计算,重度脱水可按每日180~200 mL.kg-1计算。治疗前8 h给所需量的一半,余量于16 h内输入。轻度脱水者每日补液量不应超过2500 mL.m-2体表面积,中度脱水不应超过3200 mL.m-2体表面积,重度脱水不应超过4000 mL.m-2体表面积,如24 h补液量超过4 L.m-2体表面积会增加脑水肿的危险。如果血清Na+没有随血糖和血脂的下降而相应升高,应警惕有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压不良变化,可重新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并减慢输液速度。对酸中毒的纠正治疗应慎重。当血pH>7.1时,一般不需要输入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当血pH<7.1时才用碳酸氢钠纠酸。碳酸氢钠的需要量可用以下公式:5%碳酸氢钠(mL)=0.2×|BE|×体重(kg),5%碳酸氢钠必须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4%的等张液(加2倍0.9%氯化钠注射液)在0.5 h内输入。血pH越低,纠正酸中毒应越慢。1~2 h后复查血pH仍低于7.1时,可再补碳酸氢钠。
, http://www.100md.com
    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维持血钾正常非常重要。如病儿输液后有排尿应加钾盐3~6 mmol.kg-1。同时用心电图监测有无低钾和高钾血症。多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儿有磷酸根的丢失,因此补钾时可给一半的磷酸钾,一半氯化钾,有助于避免高氯血症,又可补充磷酸根。

    4.2 胰岛素的应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主张用小剂量RI持续静脉滴入。按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 U的速度滴注,可先计算4 h的用量,即0.4 U.kg-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40 mL中匀速输入,(最好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用微量输液泵时,仅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稀释胰岛素即可)。维持每分钟1 mL的速度输入胰岛素。婴幼儿胰岛素用量可减为每小时0.05 U.kg-1。静脉滴注胰岛素时应每1~2 h监测血糖1次,当血糖≤13.9 mmol.L-1(≤2500 mg.L-1)时可加入葡萄糖注射液,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将输入液体配制成含糖2.5%~3%的浓度),继用静滴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8.3~11.1 mmol.L-1(1500~2000 mg.L-1),当血糖<11.1 mmol.L-1(<2000 mg.L-1)而仍有酸中毒时(血pH<7.3),可加用10%葡萄糖注射液输入。静注胰岛素的速度可减慢到每小时0.02~0.06 U.kg-1至酮症酸中毒纠正。如病人能进食,血pH>7.3,血糖<16.7 mmol.L-1(<3000 mg.L-1),可开始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需要量按每日0.6~1.0 U.kg-1计算,分4次注射(3餐前30 min及睡前)。首次皮下注射胰岛素30 min后停止输液和静滴胰岛素。以后根据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用量。
, 百拇医药
    4.3 抗生素治疗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因感染诱发,可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神志不清等重症者可用20%甘露醇每次1.25~5 mL.kg-1静注,并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脑水肿。

    糖尿病治疗的未来趋势

    1 谷氨酸脱羧酶(GAD)可阻止易感人群患IDDM 人们注意到有糖尿病遗传倾向的动物鼠体内增殖性T细胞可对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出现反应,如果这些鼠在3周龄时被注射GAD抗原,75%会产生免疫耐受而不发生糖尿病。将GAD注入鼠的胸腺中,可明显降低鼠糖尿病的发生率。以上研究预示人类应用GAD将可阻止易感人群患IDDM。

    2 肝脏胰岛素基因表达治疗IDDM 美国Woo等将不同剂量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作载体,将大鼠胰岛素原-1基因注入门静脉,2 wk后再给大鼠腹腔内注射大剂量链佐星菌素(streptozocin, STZ)致糖尿病。由于鼠胰岛素原基因表达产物能被内蛋白酶水解酶(furin)加工为成熟的胰岛素,因此动物可免于酮症酸中毒而死亡。肝胰岛素基因持续表达窗法,有希望发展成为IDDM治疗的新方法。
, http://www.100md.com
    3 胰岛移植 胰岛移植一直很有吸引力,从1974~1995年底270名IDDM病人在不同国家的31个治疗中心接受了胰岛移植。有1例IDDM病人在胰岛移植后已至少3 a不需注射胰岛素。但胰岛移植仍面临挑战,主要是排斥反应未解决,需用免疫抑制剂。另外人胰岛β细胞来源缺乏。

    4 诱导β细胞再生 由美、加、以色列等多中心报道了有关实验结果。已知在胰腺胚胎发育时外分泌的腺泡细胞及内分泌细胞(包括β细胞)均由共同的前体细胞及干细胞分化而来。在被四氧嘧啶或STZ破坏β细胞的胰腺或切除胰腺90%的大鼠用多种生长因子,均已成功地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诱导了β细胞的分化及再生。这些生长因子包括生长激素、泌乳素、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5 延长缓解 对IDDM病儿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将有利于保护残存胰岛功能并延长“蜜月期”。Skyler等[7]回顾总结了用环孢素、FK506及硫唑嘌呤或硫唑嘌呤联合皮质激素治疗IDDM的经验,结果发现除环孢素外,其他药物均不能减少病人对外源性胰岛素的依赖,但对C肽的持久释放有一定保护作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副作用,环孢素可引起多毛、牙龈增生、高血压和肾脏毒性反应,因而限制了其对IDDM的治疗。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 沈水仙(1944-),女,浙江临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 医疗系。主要从事于小儿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小儿糖尿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沈水仙,付 华,陈兆文,等.上海市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调查(1980~1991)[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4,10:202-205.

    [2] 王克安,李天磷,李新华,等.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3-7.

    [3] Zinman B. Insulin regimens and strategies for IDDM [J]. Diabetes Care, 1993, 16(3):24-28.

    [4]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J]. N Engl J Med, 1993,329:977-986.
, http://www.100md.com
    [5] 崔思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案[J].新药与临床,1997,16:32-34.

    [6]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utrition recommendations and principles for peop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J]. Diabetes Care, 1994, 17:519-522.

    [7] Skyler JS, Marks JB. Immune intervention in type 1 diabetes [J]. Diabetes Rev, 1993,1:15-22.

    [收稿日期] 2000-02-16 [接受日期] 2000-05-3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