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免疫学杂志创刊15周年致贺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马大龙教授
马大龙教授,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杂志》编委。
《中国免疫学杂志》伴随着我国的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走过了15年的历程,这15年来,不知有多少免疫学工作者从中汲取了营养,启发了思路,获得了累累成果。在以杨贵贞教授为主编的编委会和编辑部同志们的辛勤劳动下,在广大读者的关心爱护下,《中国免疫学杂志》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免疫学杂志之一,文章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指标均排在生物医学杂志的较为前列的地位,其成就有目共睹,可喜可贺。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免疫学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必将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进展。面对国际免疫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免疫学工作者将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应该承认,我国的免疫学研究尚处于落后的地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经费不足,人才流失,设备陈旧,缺乏创新等。对这些问题,惟有靠我国的免疫学工作者团结协作,克服困难,闯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免疫学研究之路,希望中国免疫学杂志能够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希望今后杂志能够更加重视文章的创新性问题,不能满足于所谓的“国内首次”,应该至少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敢做“国际首次”,在国际免疫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增强创新意识,才能使我国的免疫学研究与国际接轨,摆脱落后状况。希望《中国免疫学杂志》在文章的把关上能够把创新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特别是基础研究的课题,鼓励大胆尝试,敢为人先,甚至有些争议的文章,也可酌情发表,让广大读者进行评判,因为审稿人并不一定事事正确。总之,抓住创新这条生命线,就能够使中国免疫学杂志充满活力。
展望未来,在我国的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导下,在广大的免疫学工作者的努力之下,相信中国的免疫学研究是大有希望的,也相信《中国免疫学杂志》将越办越好,在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发展史中建立自己的丰碑。, 百拇医药
单位:
关键词:
马大龙教授
马大龙教授,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杂志》编委。
《中国免疫学杂志》伴随着我国的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走过了15年的历程,这15年来,不知有多少免疫学工作者从中汲取了营养,启发了思路,获得了累累成果。在以杨贵贞教授为主编的编委会和编辑部同志们的辛勤劳动下,在广大读者的关心爱护下,《中国免疫学杂志》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免疫学杂志之一,文章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指标均排在生物医学杂志的较为前列的地位,其成就有目共睹,可喜可贺。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免疫学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必将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进展。面对国际免疫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免疫学工作者将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应该承认,我国的免疫学研究尚处于落后的地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经费不足,人才流失,设备陈旧,缺乏创新等。对这些问题,惟有靠我国的免疫学工作者团结协作,克服困难,闯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免疫学研究之路,希望中国免疫学杂志能够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希望今后杂志能够更加重视文章的创新性问题,不能满足于所谓的“国内首次”,应该至少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敢做“国际首次”,在国际免疫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增强创新意识,才能使我国的免疫学研究与国际接轨,摆脱落后状况。希望《中国免疫学杂志》在文章的把关上能够把创新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特别是基础研究的课题,鼓励大胆尝试,敢为人先,甚至有些争议的文章,也可酌情发表,让广大读者进行评判,因为审稿人并不一定事事正确。总之,抓住创新这条生命线,就能够使中国免疫学杂志充满活力。
展望未来,在我国的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导下,在广大的免疫学工作者的努力之下,相信中国的免疫学研究是大有希望的,也相信《中国免疫学杂志》将越办越好,在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发展史中建立自己的丰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