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免疫学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58052
粒细胞—酵母菌花环形成的机理及实用意义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刘景田 张洁 党小军

    单位:刘景田 张 洁 党小军 (陕西省人民医院免疫室,西安710068)

    关键词:

    中国免疫学杂志/990519 众所周知,红细胞与补体致敏酵母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花环,并以此来表达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及其调节功能。我们在研究上述花环试验的同时,发现粒细胞与补体致敏酵母多糖亦能形成花环,且花环率的高低与血清中CR1免疫调节因子的活性有关[1-3]。本文主要探讨这种花环形成的机理及实用意义,现报道如下。

    中国图书分类号 R392.1 R392.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CD35单克隆抗体,Immunotech France lot 0195;冻干补体致敏酵母多糖和冻干被调节细胞(粒细胞),本研究室生产(有商品供应),批号:961128。
, http://www.100md.com
    1.2 血清标本 正常人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0~42岁,均选自西安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员。

    1.3 方法

    1.3.1 10%CD35单克隆抗体溶液的制备 将CD35单克隆抗体用pH 6.8~7.1的1%小牛血清白蛋白磷酸盐缓冲液2 ml溶解,混匀为10% CD35单克隆抗体溶液,置-20℃备用。

    1.3.2 粒细胞悬液制备 将冻干被调节细胞(粒细胞)加1%小牛血清用平行盐洗2次,每次1 500 r/min,离心8 min,恢复体积0.4 ml,即为1×107 ml-1粒细胞悬液,置2℃~8℃冰箱保存备用。

    1.3.3 CD35单克隆抗体封闭粒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1×107 ml-1粒细胞悬液0.25 ml,加10%CD35单克隆抗体1 μl (相当于5×105 ml-1粒细胞悬液加20 μl CD35单克隆抗体),混匀,37℃孵育30 min,并轻轻摇动3次,即为CD35单克隆抗体封闭的粒细胞悬液。
, 百拇医药
    1.3.4 CR1促进与抑制试验 按文献[1]进行。

    1.3.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将上述制备好的粒细胞悬液(1×107 ml-1)和CD35单克隆抗体封闭的粒细胞悬液(1×107 ml-1)分别做CR1促进与抑制试验,并将二者结果比较,其结果为CD35单克隆抗体未封闭的粒细胞花环率在58℃灭活血清管为34.45±3.10,在未灭活血清管为21.20±3.16;CD35单克隆抗体封闭的粒细胞花环率在58℃灭活血清管为14.85±2.65,在未灭活血清管为14.60±2.84,n均等于20。

    2.2 将上述实验中的血清改为生理盐水,将靶细胞由高效价补体致敏酵母多糖改为补体未致敏酵母多糖,并与高效价补体致敏酵母多糖比较,其结果为CD35单克隆抗体封闭与未封闭管的粒细胞花环率在补体未致敏酵母多糖组分别为8.40±2.00、7.80±1.40,在补体致敏酵母多糖组分别为8.40±1.38、17.90±1.01,n均等于20。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从2.1结果可以看出,用1 μl 10% CD35单克隆抗体封闭0.25 ml 1×107 ml-1粒细胞悬液,在58℃灭活血清与未灭活血清的作用下,形成的花环率与CD35单克隆抗体末封闭的粒细胞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01);同时粒细胞在CD35单克隆抗体封闭后,灭活血清与未灭活血清管花环率均大大下降,且二者基本一致(P<0.05),说明粒细胞—酵母菌花环形成的机理与粒细胞膜上CR1和酵母菌上C3b、C4b分子有关。

    从2.2结果可以看出,CD35单克隆抗体未封闭的粒细胞与补体致敏酵母菌形成的花环率较高,CD35单克隆抗体封闭的粒细胞与补体致敏和未致敏酵母菌形成的花环率基本一致(P>0.05),进一步论证粒细胞—酵母菌花环形成的机理仅与粒细胞上的CR1有关,而与粒细胞上的CR3无关,其原因与靶细胞上无相应的配体iC3b有关[2]。由此推理红细胞—酵母菌花环的形成亦与红细胞膜上CR3无关。
, 百拇医药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认为粒细胞—酵母菌花环的形成与红细胞—酵母菌花环基本类同。我们曾报道,血清中的调节因子不仅对红细胞有调节作用,而且对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具有CR1的细胞都有同样的调节作用[1-3],所以在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测定中,选用粒细胞作为实验中的被调节细胞比红细胞优越性较多。我们已将粒细胞在真空冷冻状态下制备成冻干被调节细胞试剂,从而制备成CR1免疫调节因子试剂盒,便于运输和保存,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免疫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刘景田,男,55岁,研究员,主要研究红细胞免疫

    4 参考文献

    [1] 刘景田,张 洁,党小军.测定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新方法.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7;18(4):534

    [2] 刘景田,张 洁编著.红细胞免疫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9,32-34

    [3] 刘景田,张 洁,党小军.血清对粒细胞免疫粘附调节作用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11(增):209

    〔收稿1998-02-24 二次修回1999-01-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