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灭疟后期流行病学监测
作者:曹晋原 冯声正 唐书贵 贺明钊 严其国 罗建中 郑友成
单位:曹晋原 冯声正 唐书贵 贺明钊(成都市第二卫生防疫站 温江 611130);严其国 罗建中 郑友成(崇州市卫生防疫站 崇州 611230)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990119 崇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西部,属都江堰自流灌区,地域内山区占43.3%,平原占51.7%,丘陵占5%,耕地中水田占85.9%,旱地占14.1%。全市30个乡(镇),396个村,人口656488人。有乡级以上医疗单位39个,设有38个血检分站,1个中心血检站。1988年经考核,确认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探索现阶段疟疾消长规律,1996~1998年开展了疟疾系统监测,现报告如下:
1 监测方法
, 百拇医药 1.1 疫情监测 ①“四热”病人年血检率占总人口1%以上,基层血检站初诊的阳性、疑难、疑似血片,24小时内送市中心血检站复查。中心血检站复查后定性的疟疾病人,在24~48小时内进行个案病例调查、治疗和疫点处理。②在5~10月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预防服药、发热病人血检等方式管理。③用IFAT方法对低年龄组人群进行血清学调查。
1.2 蚊媒监测 监测点设在崇州市平坝区廖家镇。监测内容包括传疟按蚊种类、密度、叮人率、按蚊对灭蚊药物抗性测定和人群防蚊设施等。
2 监测结果
2.1 发病情况 ①发病率 1996、1997、1998年“四热”病人年血检率分别占总人口的1.04%,1.12%,1.19%。1996年发现内源性疟疾1例,发病率为0.02/万,1997年和1998年为0。②血清学调查 1997年11月,在廖家镇中心小学取小学生耳垂滤纸血103份。疟原虫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③流动人口管理 三年全市共管理流动人口4368人,预防服药3528人,服药率80.76%。其中疟区来本地暂住者540人,占12.36%,外出回归者3828人,占87.64%。流动人口中血检发热者504例,阳性1例,系1996年5月由沐川县来我市打工者。据廖家镇1997和1998年流动人口的分析,到广东、海南、贵州、湖北等6个发病较高省的占35.98%;到本省疟疾发病较高的邛崃、沐川等11个县(市)的占33.54%,其它地区占30.48%。④对1996年的两个疫点均及时进行了病人治疗、灭蚊和预防服药,无二代病人发生。
, 百拇医药
2.2 蚊媒监测 ①蚊种和密度 1996年鉴定按蚊75只,全系中华按蚊。人房按蚊三年的平均密度为0.01只/床,牛房三年平均密度23.2只/人工小时。密度高峰在6月,呈单峰型,可能与6月上旬秧苗移栽后,积水面积大,而7月后秧苗封垅,稻田放水晒田,影响按蚊产卵和幼虫生长有关。②叮人率 除1996年6月4只/夜/人和1997年7月1只/夜/人外,其余月份和1998年均为0,平均0.4只/夜/人。③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敏感性测定 1997年6月实验组捕蚊48只,对照组39只,实验组24小时内全部死亡,校正死亡率100%。④人群防蚊设备对按蚊密度的影响 三年先后调查68个床位。无蚊帐而使用纱窗和灭蚊药片24床,占35.29%;既使用蚊帐又使用灭蚊药片14床,占20.59%;只使用蚊帐30床,占44.12%。三年中在未使用灭蚊药片的30床蚊帐内捕获按蚊27只,其中在6床破损蚊帐内捕获23只,占85.19%;在24床完好蚊帐内仅捕获4只,占14.81%。在使用灭蚊药片的38床内未捕获按蚊。说明使用灭蚊药片和蚊帐完好与否影响按蚊对人的叮咬机会。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经过三年监测证明,崇州市疟疾流行已基本阻断,近期不可能出现局部流行。通过抓“四热”病人血检及时发现传染源;发现传染源后迅速进行病人的根治和疫点处理可以杜绝二代病人发生;加强流动人口中发热病人血检和预防服药可以阻止输入性疟疾病人出现和继发传播。我们认为,只要上述措施落到实处,疟防成果可达到巩固。
中华按蚊嗜血习性以牲畜为主,中华按蚊媒介能量较低,此次通霄叮人率结果是0.4只/夜/人,平均每100床蚊帐内有1只按蚊,人蚊接触机率非常低,疟疾传播机会也相应减少,这对疟防成果的巩固是有利的。
本次调查的人、牛房按蚊密度与1987年在该市自然与社会环境相同的怀远调查相比,人房减少94.78%,牛房减少83.43%。其原因与水稻耕作方式的变更、气候变化有关。1982年前,水利设施不完善,存在相当数量的下湿田和冬水田,水稻移栽后到灌浆期须蓄水,中华按蚊有大面积孳生环境。现在水稻分蘖后采用湿润灌概,下湿田、冬水田消失,大大缩小了按蚊的孳生面积。同时又因近年气候多干旱与水涝,不利于成蚊的发育与幼虫的生长,使按蚊密度降低。, http://www.100md.com
单位:曹晋原 冯声正 唐书贵 贺明钊(成都市第二卫生防疫站 温江 611130);严其国 罗建中 郑友成(崇州市卫生防疫站 崇州 611230)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990119 崇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西部,属都江堰自流灌区,地域内山区占43.3%,平原占51.7%,丘陵占5%,耕地中水田占85.9%,旱地占14.1%。全市30个乡(镇),396个村,人口656488人。有乡级以上医疗单位39个,设有38个血检分站,1个中心血检站。1988年经考核,确认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探索现阶段疟疾消长规律,1996~1998年开展了疟疾系统监测,现报告如下:
1 监测方法
, 百拇医药 1.1 疫情监测 ①“四热”病人年血检率占总人口1%以上,基层血检站初诊的阳性、疑难、疑似血片,24小时内送市中心血检站复查。中心血检站复查后定性的疟疾病人,在24~48小时内进行个案病例调查、治疗和疫点处理。②在5~10月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预防服药、发热病人血检等方式管理。③用IFAT方法对低年龄组人群进行血清学调查。
1.2 蚊媒监测 监测点设在崇州市平坝区廖家镇。监测内容包括传疟按蚊种类、密度、叮人率、按蚊对灭蚊药物抗性测定和人群防蚊设施等。
2 监测结果
2.1 发病情况 ①发病率 1996、1997、1998年“四热”病人年血检率分别占总人口的1.04%,1.12%,1.19%。1996年发现内源性疟疾1例,发病率为0.02/万,1997年和1998年为0。②血清学调查 1997年11月,在廖家镇中心小学取小学生耳垂滤纸血103份。疟原虫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③流动人口管理 三年全市共管理流动人口4368人,预防服药3528人,服药率80.76%。其中疟区来本地暂住者540人,占12.36%,外出回归者3828人,占87.64%。流动人口中血检发热者504例,阳性1例,系1996年5月由沐川县来我市打工者。据廖家镇1997和1998年流动人口的分析,到广东、海南、贵州、湖北等6个发病较高省的占35.98%;到本省疟疾发病较高的邛崃、沐川等11个县(市)的占33.54%,其它地区占30.48%。④对1996年的两个疫点均及时进行了病人治疗、灭蚊和预防服药,无二代病人发生。
, 百拇医药
2.2 蚊媒监测 ①蚊种和密度 1996年鉴定按蚊75只,全系中华按蚊。人房按蚊三年的平均密度为0.01只/床,牛房三年平均密度23.2只/人工小时。密度高峰在6月,呈单峰型,可能与6月上旬秧苗移栽后,积水面积大,而7月后秧苗封垅,稻田放水晒田,影响按蚊产卵和幼虫生长有关。②叮人率 除1996年6月4只/夜/人和1997年7月1只/夜/人外,其余月份和1998年均为0,平均0.4只/夜/人。③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敏感性测定 1997年6月实验组捕蚊48只,对照组39只,实验组24小时内全部死亡,校正死亡率100%。④人群防蚊设备对按蚊密度的影响 三年先后调查68个床位。无蚊帐而使用纱窗和灭蚊药片24床,占35.29%;既使用蚊帐又使用灭蚊药片14床,占20.59%;只使用蚊帐30床,占44.12%。三年中在未使用灭蚊药片的30床蚊帐内捕获按蚊27只,其中在6床破损蚊帐内捕获23只,占85.19%;在24床完好蚊帐内仅捕获4只,占14.81%。在使用灭蚊药片的38床内未捕获按蚊。说明使用灭蚊药片和蚊帐完好与否影响按蚊对人的叮咬机会。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经过三年监测证明,崇州市疟疾流行已基本阻断,近期不可能出现局部流行。通过抓“四热”病人血检及时发现传染源;发现传染源后迅速进行病人的根治和疫点处理可以杜绝二代病人发生;加强流动人口中发热病人血检和预防服药可以阻止输入性疟疾病人出现和继发传播。我们认为,只要上述措施落到实处,疟防成果可达到巩固。
中华按蚊嗜血习性以牲畜为主,中华按蚊媒介能量较低,此次通霄叮人率结果是0.4只/夜/人,平均每100床蚊帐内有1只按蚊,人蚊接触机率非常低,疟疾传播机会也相应减少,这对疟防成果的巩固是有利的。
本次调查的人、牛房按蚊密度与1987年在该市自然与社会环境相同的怀远调查相比,人房减少94.78%,牛房减少83.43%。其原因与水稻耕作方式的变更、气候变化有关。1982年前,水利设施不完善,存在相当数量的下湿田和冬水田,水稻移栽后到灌浆期须蓄水,中华按蚊有大面积孳生环境。现在水稻分蘖后采用湿润灌概,下湿田、冬水田消失,大大缩小了按蚊的孳生面积。同时又因近年气候多干旱与水涝,不利于成蚊的发育与幼虫的生长,使按蚊密度降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