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丝虫病血清学早期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卢素惠 白礼益 钱晓洪 叶红
单位: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成都 610041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990115 1986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确认四川全省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后,我们随即在原四川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黔江、武隆、忠县和原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五通桥、筠连、雅安等6县开展了丝虫病监测工作。每县选择有代表性的行政村1—4个(人口为1823—2736人)作为纵向监测点进行了病原学普查。结果仅在武隆监测点分别检出2例和1例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率分别为0.0973%及0.0497%),平均微丝蚴密度为4.5条/60μl及1.0条/60μl)。同时,我们应用ELISA对所有监测点人群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①监测对象 各纵向监测点对1周岁以上人群在病原学监测同时,随机对同一人群300人取耳垂血20μl作干血滴标本,置冰箱保存备查。另同法取雅安市农村非丝虫病流行区人群155人份,作为对照。②监测方法 采用经典ELISA方法。犬恶丝虫抗原、试剂及操作方法同以前报告[1]。试验时用血清稀释液1ml浸泡干血滴置冰箱过夜。用血清稀释液按1∶100~1∶1600倍比稀释。每批试验均设阳性、阴性参考血清及空白对照。以OD值≥0.4判为阳性。
, 百拇医药
2 结果 ①总阳性率 6个纵向监测点1987年监测1750人,阳性414人,阳性率23.66%,1988年监测1847人,阳性141人,阳性率7.63%。②1987及1988年监测结果比较 841例两年比较资料及非丝虫病流行区155例对照人群ELISA结果见附表。
附表.6个纵向监测点841例及非丝虫病区155例ELISA监测结果 监测点
基本消灭
年 份
监测
人数
监测
年份
不同滴度阳性人数
, http://www.100md.com
GMRT
1∶100
1∶200
1∶400
1∶800
合计(%)
班氏丝虫病区
黔江
1984
215
1987
21
4
, http://www.100md.com
0
0
25(11.63)
54.90
1988
4
0
0
0
4(1.86)
50.65
武隆
1983
, 百拇医药
49
1987
1
0
0
0
1(2.04)
50.71
1988
1
1
0
0
2(4.08)
, 百拇医药
51.43
忠县
1984
199
1987
43
8
1
1
53(26.630
62.92
1988
18△
, http://www.100md.com
4
0
0
22(11.06)
54.74
马来丝虫病区
五通桥
1985
107
1987
16
29
16
, 百拇医药
10
71(66.36)
142.80
1988
33
3
0
0
36(33.64)
64.37
筠连
1984
130
, 百拇医药
1987
12
1
0
0
13(10.00)
53.88
1988
3
1*
0
0
4(3.08)
, 百拇医药
50.74
雅安
1983
141
1987
16
0
0
0
16(11.35)
54.09
1988
3△△
, 百拇医药
0
0
0
3(2.13)
52.76
对照组
155
12
0
0
0
12(7.74)
52.76
, 百拇医药
* 新检出1例,△新检出3例,△△新检出2例。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各监测点的阳性率和GMRT,除武隆县两年均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余各点1988年较1987年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后2-3年(五通桥、忠县),ELISA阳性率及GMRT还较高,而3-5年,二者水平已明显下降,与非流行区对照组人群水平接近。此外,在1988年检出的71例阳性者中,有7例系1987年阴性者,值得重视。
3 讨论 以往制订的丝虫病消灭标准中,主要列出了病原学及蚊媒监测标准而无血清学监测标准。实际上,本研究结果指出,早期血清学监测亦是判明一个地区流行趋势的有效方法。结果指出:四川省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并终止大规模防治措施后3-5年,ELISA阳性率及GMRT与非流行区水平接近,这与卫生部1994年“消灭丝虫病标准(试行)”中有关纵向监测点血清学监测结果原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相接近的要求及其他研究结果一致[2]。
, 百拇医药
丝虫病血清学监测主要用IFAT[3-6]及ELISA[7-8],单一或联合应用于丝虫病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二者差异无显著性[9]。近年有用ICT的报告[10],由于四川省目前祗存在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已划归重庆市),故我们未曾试用。
血清学监测是丝虫病控制、消灭综合性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对血清学监测工作的效果需结合病原学及蚊媒监测结果而作出评价。例如对本研究中1988年新检出的阳性者,就有必要结合病原学检查继续随访其变化及转归。
4 参考文献
1 白礼益,等.马来丝虫和犬恶丝虫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人体丝虫病.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1(4)∶47.
2 沈中立,等.浙江英家桥试点控制丝虫病后的监测及消灭丝虫病技术标准的探讨.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0;3(1)∶4-7.
, http://www.100md.com
3 Grove DI,et al.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bancroftian and malayan filariasis.Am J Trop Med Hyg 1978;27(3)∶508-513.
4 段绩辉,等.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防治对策与监测.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5;3(增刊)∶9-14.
5 陈晓芮,等.贵州铜仁地区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实验研究.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5;3(增刊)∶44-47.
6 吴让庄,等.海南省丝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0;3(2)∶101-104.
7 Lujan R,et al.Enzyme-linked immunosobent assay(ELISA) for serodiagnosis of Guatemalan onchocerciasis;Comparison with the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IFT)test.Am J Trop Med Hyg 1983;32∶747-752.
8 邓珊珊,等.ELISA在丝虫病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杂志 1986;4(4)∶280.
9 蒋青,仲崇祜.IFAT,ELISA在丝虫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0;3(3)∶206-209.
10 郑惠君,等.免疫色谱技术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实验研究.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8;16(3)∶168-171., http://www.100md.com
单位: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成都 610041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990115 1986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确认四川全省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后,我们随即在原四川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黔江、武隆、忠县和原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五通桥、筠连、雅安等6县开展了丝虫病监测工作。每县选择有代表性的行政村1—4个(人口为1823—2736人)作为纵向监测点进行了病原学普查。结果仅在武隆监测点分别检出2例和1例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率分别为0.0973%及0.0497%),平均微丝蚴密度为4.5条/60μl及1.0条/60μl)。同时,我们应用ELISA对所有监测点人群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①监测对象 各纵向监测点对1周岁以上人群在病原学监测同时,随机对同一人群300人取耳垂血20μl作干血滴标本,置冰箱保存备查。另同法取雅安市农村非丝虫病流行区人群155人份,作为对照。②监测方法 采用经典ELISA方法。犬恶丝虫抗原、试剂及操作方法同以前报告[1]。试验时用血清稀释液1ml浸泡干血滴置冰箱过夜。用血清稀释液按1∶100~1∶1600倍比稀释。每批试验均设阳性、阴性参考血清及空白对照。以OD值≥0.4判为阳性。
, 百拇医药
2 结果 ①总阳性率 6个纵向监测点1987年监测1750人,阳性414人,阳性率23.66%,1988年监测1847人,阳性141人,阳性率7.63%。②1987及1988年监测结果比较 841例两年比较资料及非丝虫病流行区155例对照人群ELISA结果见附表。
附表.6个纵向监测点841例及非丝虫病区155例ELISA监测结果 监测点
基本消灭
年 份
监测
人数
监测
年份
不同滴度阳性人数
, http://www.100md.com
GMRT
1∶100
1∶200
1∶400
1∶800
合计(%)
班氏丝虫病区
黔江
1984
215
1987
21
4
, http://www.100md.com
0
0
25(11.63)
54.90
1988
4
0
0
0
4(1.86)
50.65
武隆
1983
, 百拇医药
49
1987
1
0
0
0
1(2.04)
50.71
1988
1
1
0
0
2(4.08)
, 百拇医药
51.43
忠县
1984
199
1987
43
8
1
1
53(26.630
62.92
1988
18△
, http://www.100md.com
4
0
0
22(11.06)
54.74
马来丝虫病区
五通桥
1985
107
1987
16
29
16
, 百拇医药
10
71(66.36)
142.80
1988
33
3
0
0
36(33.64)
64.37
筠连
1984
130
, 百拇医药
1987
12
1
0
0
13(10.00)
53.88
1988
3
1*
0
0
4(3.08)
, 百拇医药
50.74
雅安
1983
141
1987
16
0
0
0
16(11.35)
54.09
1988
3△△
, 百拇医药
0
0
0
3(2.13)
52.76
对照组
155
12
0
0
0
12(7.74)
52.76
, 百拇医药
* 新检出1例,△新检出3例,△△新检出2例。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各监测点的阳性率和GMRT,除武隆县两年均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余各点1988年较1987年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后2-3年(五通桥、忠县),ELISA阳性率及GMRT还较高,而3-5年,二者水平已明显下降,与非流行区对照组人群水平接近。此外,在1988年检出的71例阳性者中,有7例系1987年阴性者,值得重视。
3 讨论 以往制订的丝虫病消灭标准中,主要列出了病原学及蚊媒监测标准而无血清学监测标准。实际上,本研究结果指出,早期血清学监测亦是判明一个地区流行趋势的有效方法。结果指出:四川省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并终止大规模防治措施后3-5年,ELISA阳性率及GMRT与非流行区水平接近,这与卫生部1994年“消灭丝虫病标准(试行)”中有关纵向监测点血清学监测结果原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相接近的要求及其他研究结果一致[2]。
, 百拇医药
丝虫病血清学监测主要用IFAT[3-6]及ELISA[7-8],单一或联合应用于丝虫病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二者差异无显著性[9]。近年有用ICT的报告[10],由于四川省目前祗存在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已划归重庆市),故我们未曾试用。
血清学监测是丝虫病控制、消灭综合性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对血清学监测工作的效果需结合病原学及蚊媒监测结果而作出评价。例如对本研究中1988年新检出的阳性者,就有必要结合病原学检查继续随访其变化及转归。
4 参考文献
1 白礼益,等.马来丝虫和犬恶丝虫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人体丝虫病.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3;1(4)∶47.
2 沈中立,等.浙江英家桥试点控制丝虫病后的监测及消灭丝虫病技术标准的探讨.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0;3(1)∶4-7.
, http://www.100md.com
3 Grove DI,et al.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bancroftian and malayan filariasis.Am J Trop Med Hyg 1978;27(3)∶508-513.
4 段绩辉,等.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防治对策与监测.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5;3(增刊)∶9-14.
5 陈晓芮,等.贵州铜仁地区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实验研究.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5;3(增刊)∶44-47.
6 吴让庄,等.海南省丝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0;3(2)∶101-104.
7 Lujan R,et al.Enzyme-linked immunosobent assay(ELISA) for serodiagnosis of Guatemalan onchocerciasis;Comparison with the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IFT)test.Am J Trop Med Hyg 1983;32∶747-752.
8 邓珊珊,等.ELISA在丝虫病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杂志 1986;4(4)∶280.
9 蒋青,仲崇祜.IFAT,ELISA在丝虫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0;3(3)∶206-209.
10 郑惠君,等.免疫色谱技术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实验研究.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8;16(3)∶168-17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