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8603
鄂西斯氏狸殖吸虫病误诊93例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江雄 樊中丽

    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宜昌 443003

    关键词: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000317

    湖北西部、重庆东部是肺吸虫病的流行区[1]。其致病虫种为斯氏狸殖吸虫[2],该虫在人体内多不能发育成熟[3]。临床以皮肤幼虫移行症及内脏幼虫移行症为主要特征[4]。我室于1986年至2000年先后观察了各地来我室就诊的258例斯氏狸殖吸虫病。其中误诊93例(36.05%),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258例中,男性194例,女性64例,年龄2.0~55岁,以12岁以下儿童为多见。有生食或半生食蟹者229例,玩蟹者6例,饮生水者8例,感染方式不详者15例。潜伏期最短10余天,最长15年。

    1.2 临床表现

    258例中,出现皮下包块者144例(55.81%);有胸肺部症状99例(38.37%),有一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者52例,胸膜肥厚粘连者7例,胸腔积液并心包积液者11例,胸腔积液并心影增大5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22例(8.53%),其中癫痫样发作10例,偏瘫3例,发热、剧烈头痛、呕吐6例;有消化道症状30例(11.63%),有肝脾肿大9例,并腹水6例,下肢浮肿3例,全身荨麻疹2例,全身肌肉疼痛2例,淋巴结肿大伴发热1例,体重减轻1例。

    1.3 实验室检查

    1∶2000斯氏狸殖吸虫抗原皮内试验258例均呈阳性反应。外周血象中嗜酸粒细胞(EC)增高者160例(160/199),最高达0.77;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144例(144/170),最高达33.22×109/L。包块穿刺28例均以嗜酸粒细胞为主,淋巴细胞少许,组织细胞少许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和嗜酸性脓肿。胸水检查7例,EC高达57~97%。B超检查1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1例。胸部、脑部X线或CT检查中,84例胸片显示有浸润性阴影、囊状阴影、结节状或条索状阴影,肺纹理增多,模糊紊乱,有单侧或双例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脑CT检查2例提示“液化性病灶”,1例提示“左侧颞叶大片病灶水肿,中线左移”。
, 百拇医药
    1.4 误诊情况

    本组258例中,误诊者高达93例(36.05%)。其中35例胸肺型患者被分别误诊为肺结核、肺炎、肺癌、结核性胸膜炎等;22例皮下型患者被分别误诊为皮下脂肪瘤、皮下结节等;18例中枢神经系统型患者被分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癫痫等;16例被误诊为慢性肝炎等消化系统病症;2例被误诊为荨麻疹。其误诊时间数月至数年,最长者达5年以上。

    1.5 治疗及疗效

    对上述病例全部用吡喹酮治疗,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患者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从而进一步证实被误诊的93例确系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

    2 讨论

    斯氏狸殖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动物源疾病。由于人不是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宿主,绝大多数虫体在人体内不能定居、发育成熟和产卵,而是到处移行,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临床医师对斯氏狸殖吸虫病的致病特征及其临床表现不熟悉。首诊医师往往只注意到某一系统的症状,片面地强调局部体征,而缺乏对病情的全面分析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二是首诊医师缺乏本病流行病学知识,因而未详细询问流行病史及吃蟹史。其感染方式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蟹中含有的囊蚴而感染。本组患者中,生食或半生食蟹者占88.76%(229/258)。且12岁以下儿童占66.28%(171/258),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儿童经常在河边玩耍,食蟹机会较多有关。不少皮试阳性者中并无食蟹史,但都有随处饮山溪水的习惯或有过玩蟹类的情况。故饮生水或玩蟹亦有感染本病的可能。本组病例中因饮生水或玩蟹感染者占5.43%(14/258)。而在93例误诊病例中无一例在首诊病史中有此记录,故在考虑诊断时往往忽略本病。此外,严涛等[5]报道,蛙、雏鸡、鼠、兔等可能成为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人们食入了未煮熟的转续宿主的肉,也有感染本病的可能。三是对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不够重视。本组中有80.4%(160/199)患者在发病早期就见外周血象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但被忽视或仅满足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未能与本病联系而作进一步探究是造成误诊的又一原因。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潘会明,陈连璋,谢冬生,等.湖北省宜昌市肺吸虫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9;10(1):7

    2,湖北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湖北省肺吸虫病原的探索[J].动物学报,1978;24(24):179

    3,曾宪芳主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3

    4,陈佩惠主编.人体寄生虫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9

    5,严涛,周宪民,董苌安,等.斯氏狸虫感染多种动物及宿主转换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3;6(1):12

    (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