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与中医教育
作者:刘军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
关键词:中医临证;中医教育;教育模式改革
中医教育000405 Keywords:clinic of Chinese medicine;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reform of education model
中医药学是保存完整并且不断发展的华夏文明的代表,综合分析这一民族文化遗产旺盛生命力的根源,除了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外,高度的实践性是我们祖先为民族繁衍昌盛而不懈探求的精神在医学科学领域的集中体现。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产生于人类最早的卫生保健实践,中医学理论发源于我国古代医家的临证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千百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纷呈、名医名家辈出同样离不开临证实践的薰陶锤炼。深入研究与探讨临证在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对于揭示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教育规律,逐步完善和建立既符合现代规模教育总体发展趋势又体现传统中医教育特色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1中医临证与中医学
理论产生于实践,知识来源于经验,这是一般科学所具有的共性。在古代人们不可能象现代科学家那样使用仪器设备对事物作客观精细的考察分析,医学知识的积累只能依靠感知和经验,而这种感知和经验最初仅仅停留在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水平。随着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出现了一批以医为业者,即产生了人类有目的的医疗活动棗临证。之后,医学才得以摆脱巫术迷信的羁绊,开始走上创建独立的、科学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道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临证实践逐步积累知觉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采取直接观察与逻辑推理、辩证思维相互渗透的研究方法,实现了祖国医药学由单纯积累经验向系统理论总结的质的飞跃。自《黄帝内经》成书1000多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沿着以临证经验为思维原点,以实用和疗效为判断依据的认识论轨迹,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构成以阴阳五行和脏腑学说为基本框架、具有鲜明实践特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因此,临证的重要意义远不止于以战胜疾病、维护健康为目的的医疗活动本身,临证其实更是中医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
, http://www.100md.com
临证在赋予中医学科高度实践性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医学理论很强的流动性、变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中医八纲、卫、气、营、血等基本概念既是对临证经验的概括但又并不具备纯抽象的性质。它着眼于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特征,强调名实相符与对应,在理论建构的方法上,以思辨的综合推演取代科学的分析论证,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按照现代发生认识论的观点,概念的建立必须具备“知觉材料”和“逻辑数理结构”两个基本要素才具有可确定性和可检验性,很显然,中医概念尚未建构内在的“逻辑数理结构”,因此,从认识论意义上讲,中医概念并非完全的概念,不仅在理论表述的精确性上暗然失色,更难以获得实验根据的支持,这就使得中医理论的传授难免因无类比附,言而无据而失之于抽象宽泛、枯燥无味,这也正是以直观的临证经验为思维原点,以实用和疗效为判断依据的中医学理论先天不足的表现。
2中医临证与传统中医教育
回顾千百年来中医薪传不断、名医辈出的历史,中医教育功不可没,客观地看待历史,深入分析传统中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教育规律的认识,从而为改革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启示。
, http://www.100md.com
传统中医教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维持着民间教育与官办教育并存的格局。官办教育始于南北朝,完善于盛唐时期,至宋、金、元、明、清各代均有建制,这种“太医院”式的教育方式,不仅规模小,而且基本脱离实践,不能代表传统中医教育的主流,大量的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民间教育,而民间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师承制”,或秉承家学渊源“父子相传”,或不拘内外亲疏“纳徒为继”。中医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证实践融为一体,教学的展开并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固定、规范和内容上的系统、完整,学生在每天随师侍诊过程中将中医典籍中的经文含义、方药用途以及老师辨证论治的点滴经验,同实际相印证,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和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特别是领悟其中某些不可言喻的意蕴。这种形式和内容看似随意,教学与医疗并无明确界定的人才培养方式,实际上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使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在生动、直观的临证过程中还原为具体感知,从而强化了理论教学的效果,最终达到“以实用为贵,以涉虚为戒”的教学目标。
, http://www.100md.com
勿庸讳言,师承教育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它所固有的重经验、实技而轻理论研究,重一师之技、一家之言而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保守性和狭隘性,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这种必然性与合理性,取决于一种教育方式与特定教育内容、教育目标高度的融通性和一致性,而中医师承教育在历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其原因即在于此。以临证为本,融理论教学与临证实践于一体,使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在动态的临证过程中相互吻合而趋于一致,这正是培养出张仲景、李时珍等众多名医名家的传统中医教育成功的关键。
3中医临证与现代中医教育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创建,使延续了千百年的中医教育从以传统的师承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院校规模教育为主的新格局,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这无疑是中医教育的一大进步。但是,中医院校教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现代教育模式的惯性驱动而逐渐丧失了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在强调“规格、规范、规模”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模式单一,构成整个高等中医教育不可撼动的核心体系。围绕这个核心体系,教学手段表现为机械、简单的重复,教学过程强制性、超稳态地高速运转,传统中医教育“临证为本,寓教学于实践”的理念被封闭、正统的现代教育体系断然拒之于门外,不仅理论唱和者日渐稀少,而且几无实践可能,这不能不引起中医教育工作者深深的思考。
, http://www.100md.com
现行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突出了“课堂、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听说教、啃书本、背概念,通过机械地记忆去消化前人于临证实践中总结归纳的经验,而中医学理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恰恰是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所难以逾越的障碍。按照前、后期界限分明的阶段划分,学生在校学完全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程之后方才进入系统的临床实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临证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测。加之后期临床教学分散在各个实习基地进行,受到师资、教学管理等非控因素制约,临床教学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保持前后一致相当困难,这就极大地削弱了临证在整个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作用,势必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反思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及其对中医教育尤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促使我们重新审慎地认识中医临证在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既要反对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前人经验,也不应对传统做法良莠不分地全盘否定,在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现代规模教育中引入传统师承教育合理内核的有效途径,逐步完善和建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滚动交叉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早在60年代初就曾试办了中医继承班向各地名医拜师学习,“文革”以后在中医77年级中进行了类似继承班教学模式的试点,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先后举办了两期常州教改班和通州模式的试点,这些尝试的共同之处,就是以临证实践作为贯穿于阶段教学过程的主线,学生在临床教学基地随师实践的同时,完成临床课程或部分临床课程的学习,自始至终全方位地在临证实践中接受培养。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我校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在中医96年级中进行临床课教学与教学实习滚动交叉、教学实习与毕业实习贯通安排,并在最后半年组织学生拜师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试点,使临证实践贯穿于后3年专业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这一小范围、大幅度的教改尝试,力争有所突破,为全面改革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积累可资借鉴的经验。
刘军,男,44岁,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00-04-09), http://www.100md.com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
关键词:中医临证;中医教育;教育模式改革
中医教育000405 Keywords:clinic of Chinese medicine;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reform of education model
中医药学是保存完整并且不断发展的华夏文明的代表,综合分析这一民族文化遗产旺盛生命力的根源,除了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外,高度的实践性是我们祖先为民族繁衍昌盛而不懈探求的精神在医学科学领域的集中体现。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产生于人类最早的卫生保健实践,中医学理论发源于我国古代医家的临证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千百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纷呈、名医名家辈出同样离不开临证实践的薰陶锤炼。深入研究与探讨临证在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对于揭示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教育规律,逐步完善和建立既符合现代规模教育总体发展趋势又体现传统中医教育特色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1中医临证与中医学
理论产生于实践,知识来源于经验,这是一般科学所具有的共性。在古代人们不可能象现代科学家那样使用仪器设备对事物作客观精细的考察分析,医学知识的积累只能依靠感知和经验,而这种感知和经验最初仅仅停留在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水平。随着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出现了一批以医为业者,即产生了人类有目的的医疗活动棗临证。之后,医学才得以摆脱巫术迷信的羁绊,开始走上创建独立的、科学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道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临证实践逐步积累知觉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采取直接观察与逻辑推理、辩证思维相互渗透的研究方法,实现了祖国医药学由单纯积累经验向系统理论总结的质的飞跃。自《黄帝内经》成书1000多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沿着以临证经验为思维原点,以实用和疗效为判断依据的认识论轨迹,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构成以阴阳五行和脏腑学说为基本框架、具有鲜明实践特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因此,临证的重要意义远不止于以战胜疾病、维护健康为目的的医疗活动本身,临证其实更是中医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
, http://www.100md.com
临证在赋予中医学科高度实践性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医学理论很强的流动性、变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中医八纲、卫、气、营、血等基本概念既是对临证经验的概括但又并不具备纯抽象的性质。它着眼于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特征,强调名实相符与对应,在理论建构的方法上,以思辨的综合推演取代科学的分析论证,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按照现代发生认识论的观点,概念的建立必须具备“知觉材料”和“逻辑数理结构”两个基本要素才具有可确定性和可检验性,很显然,中医概念尚未建构内在的“逻辑数理结构”,因此,从认识论意义上讲,中医概念并非完全的概念,不仅在理论表述的精确性上暗然失色,更难以获得实验根据的支持,这就使得中医理论的传授难免因无类比附,言而无据而失之于抽象宽泛、枯燥无味,这也正是以直观的临证经验为思维原点,以实用和疗效为判断依据的中医学理论先天不足的表现。
2中医临证与传统中医教育
回顾千百年来中医薪传不断、名医辈出的历史,中医教育功不可没,客观地看待历史,深入分析传统中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教育规律的认识,从而为改革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启示。
, http://www.100md.com
传统中医教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维持着民间教育与官办教育并存的格局。官办教育始于南北朝,完善于盛唐时期,至宋、金、元、明、清各代均有建制,这种“太医院”式的教育方式,不仅规模小,而且基本脱离实践,不能代表传统中医教育的主流,大量的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民间教育,而民间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师承制”,或秉承家学渊源“父子相传”,或不拘内外亲疏“纳徒为继”。中医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证实践融为一体,教学的展开并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固定、规范和内容上的系统、完整,学生在每天随师侍诊过程中将中医典籍中的经文含义、方药用途以及老师辨证论治的点滴经验,同实际相印证,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和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特别是领悟其中某些不可言喻的意蕴。这种形式和内容看似随意,教学与医疗并无明确界定的人才培养方式,实际上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使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在生动、直观的临证过程中还原为具体感知,从而强化了理论教学的效果,最终达到“以实用为贵,以涉虚为戒”的教学目标。
, http://www.100md.com
勿庸讳言,师承教育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它所固有的重经验、实技而轻理论研究,重一师之技、一家之言而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保守性和狭隘性,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这种必然性与合理性,取决于一种教育方式与特定教育内容、教育目标高度的融通性和一致性,而中医师承教育在历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其原因即在于此。以临证为本,融理论教学与临证实践于一体,使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在动态的临证过程中相互吻合而趋于一致,这正是培养出张仲景、李时珍等众多名医名家的传统中医教育成功的关键。
3中医临证与现代中医教育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创建,使延续了千百年的中医教育从以传统的师承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院校规模教育为主的新格局,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这无疑是中医教育的一大进步。但是,中医院校教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现代教育模式的惯性驱动而逐渐丧失了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在强调“规格、规范、规模”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模式单一,构成整个高等中医教育不可撼动的核心体系。围绕这个核心体系,教学手段表现为机械、简单的重复,教学过程强制性、超稳态地高速运转,传统中医教育“临证为本,寓教学于实践”的理念被封闭、正统的现代教育体系断然拒之于门外,不仅理论唱和者日渐稀少,而且几无实践可能,这不能不引起中医教育工作者深深的思考。
, http://www.100md.com
现行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突出了“课堂、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听说教、啃书本、背概念,通过机械地记忆去消化前人于临证实践中总结归纳的经验,而中医学理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恰恰是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所难以逾越的障碍。按照前、后期界限分明的阶段划分,学生在校学完全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程之后方才进入系统的临床实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临证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测。加之后期临床教学分散在各个实习基地进行,受到师资、教学管理等非控因素制约,临床教学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保持前后一致相当困难,这就极大地削弱了临证在整个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作用,势必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反思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及其对中医教育尤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促使我们重新审慎地认识中医临证在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既要反对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前人经验,也不应对传统做法良莠不分地全盘否定,在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现代规模教育中引入传统师承教育合理内核的有效途径,逐步完善和建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滚动交叉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早在60年代初就曾试办了中医继承班向各地名医拜师学习,“文革”以后在中医77年级中进行了类似继承班教学模式的试点,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先后举办了两期常州教改班和通州模式的试点,这些尝试的共同之处,就是以临证实践作为贯穿于阶段教学过程的主线,学生在临床教学基地随师实践的同时,完成临床课程或部分临床课程的学习,自始至终全方位地在临证实践中接受培养。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我校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在中医96年级中进行临床课教学与教学实习滚动交叉、教学实习与毕业实习贯通安排,并在最后半年组织学生拜师学习的教学模式改革试点,使临证实践贯穿于后3年专业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这一小范围、大幅度的教改尝试,力争有所突破,为全面改革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积累可资借鉴的经验。
刘军,男,44岁,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00-04-0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