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59263
在一年级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效果的定性评价
http://www.100md.com 《中国健康教育》 1999年第11期
     作者:吕姿之 钮文异 孙昕霙 常春 R.V.Short 高源

    单位:吕姿之 钮文异 孙昕霙 常春 北京医科大学健康教育教研室 100083;R.V.Short 高源 Department of Perinatal Medicine,Royal Women's Hospital,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Australia 3053

    关键词:专题小组讨论;个人深入访谈;艾滋病/ 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访谈

    中国健康教育991107 摘 要 1998年9月-12月,在北京某医科和某工科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开展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后,组织了10个专题小组讨论,17人的个人深入访谈,收集对该教育的反馈信息,并对效果作定性评价。

    Abstract:After an AIDS/ STD/ safer sex peer education program was carried out among freshmen in a medical university and a technology university in Beijing between September and December 1998,ten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seventeen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mong some educated students.The students' feedback was collected to evaluate the program effectivenes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AIDS/ STD/ safer sex peer education focus group discussion in-depth interview

    一、前言

    21世纪国家建设的重任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健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载体,根据大学生生理和社会心理发展特点及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发病年龄特征,国内外公认,他们是生殖健康教育,尤其是进行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的重点人群[1]

    为了提高大学生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安全性行为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激发“青少年是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的责任感,我们于1998年9月-12月,在北京某医科和某理工科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开展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以下简称该教育),其计划设计及实施在另文中介绍)[2]。由10名三年级医学生充当同伴教育者。教学活动结束后,组织10个专题小组和17人次的个人深入访谈,收集信息,对该教育效果作定性评估,以作定量评估的补充,为进一步提高同伴教育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 百拇医药
    二、结果

    1.该教育的必要性及符合大学生的需求情况

    (1)该教育的必要性 参加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的学生一致认为,该教育是非常必要或必要的。大部份被访学生反映,以前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总觉得艾滋病是外国人的病,离中国人很远,现在了解了艾滋病在全球、亚洲和中国的流行趋势,我们现在不引起重视,以后再重视就怕为时已晚。有的被访学生说,过去也觉得应该学习相关知识,但从未象现在这样有紧迫感,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有位理工科大学生深沉地说道:“艾滋病带给民族如此毁灭性的打击,难道我们还要让‘东亚病夫’的历史在我国重演吗?”有些医学生说:“刚进入医学殿堂就受到了过去从没受过的教育,真是庆幸,机会难得,无论从医学专业还是自我保护的角度,我们学习艾滋病、性病知识都非常必要。”

    (2)需求符合情况 几乎全体被访学生反映,该教育完全符合大家的愿望与需求。不少学生说,艾滋病、性传播疾病过去都知道一些,但往往限于名词,不了解其实质,对病因、症状、传播途径、预防等知识都少得可怜,而性传播疾病知识往往来源于街头小广告,“加上学生中有时也瞎侃,侃得都走了样”。这次教育“把零散的信息系统化,把错误的信息改正过来,科学化了”。
, 百拇医药
    不少被访学生认为,一年级的大学生实际就是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中生,对性仍是似清楚又朦胧,没有成熟的理念。我们渴求得到性知识,但在仍然是谈性色变的今天,我们难以启齿主动询问,找些书看又担心有误导,该教育主动向我们传播科学信息,我们再没有什么顾虑和心理负担了,居然可以“谈性说爱”啦!

    自我保护是学生们最关心的,绝大多数被访学生认为接受该教育的最大收获是一方面对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提高了警觉,另一方面又消除了无知和愚昧。有位受教育学生说:“过去我对公共场所特敏感,坐公共汽车还要垫张报纸,生怕感染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现在我掌握了传播途径知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紧张了。”不少同学还回顾过去不注意诸如共用牙刷、剃须刀、浴巾等不良个人卫生习惯,表示以后对此要注意,不让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有任何可乘之机。

    2.对预防艾滋病 ABC策略的反应

    艾滋病 ABC是国内外学者认同的预防策略,其内涵是强调个人行为决择。A指的是禁欲,B指的是忠诚,C指的是安全套。绝大部分被访学生认为,ABC措施全面、贴切,符合我国国情。不少学生对A的反映是:我们要体会的是它的精神实质,它告诫人们“不可纵欲,否则就会毁灭自己”,而对大学生来说,禁欲要体现在避免婚前性行为方面。有的被访学生说:“大学生要有自控能力,暂时的禁欲应该能够做到,只要多想想婚前性行为的严重后果,就应该控制自己”。对于忠诚,有的学生说道:“以前觉得婚外性行为无所谓,以为有婚外性行为的人不过是思想较开放而已,现在感到这是个道德水准问题,中国人还是应该保持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大部份被访学生反映,当前婚前、婚外性行为不仅要从道德观念考虑,“更要从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高度考虑。”也有少数被访学生认为对婚前、婚外性行为要具体分析,如果双方有感情,已准备结婚,已婚者在婚姻濒临破裂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还有个别学生说道:“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有时实际难以控制。”
, 百拇医药
    3.关于安全套的使用教育

    绝大部分被访学生认为,此一知识传播和技能示教是完全必要和可以接受的。不少被访学生反映以前从未见过安全套或见过而不敢触摸,心态有问题,现在终于看到了它是什么东西,怎样使用,心态调整到正常了,也可以说过去很敏感,现在“脱敏了”,“一切又是那么自然”。部份被访学生说道:“即使现在用不着,作为一种科学知识储备也是必要的,我们年龄不小了,恋爱婚姻都是很现实的,教这个并不早”。有位医学生说:“安全套使用教育是必要的,何况医学生还要指导别人呢!曾见到报纸报道,有一对已婚夫妇每次性行为前,就把安全套打开放在一个地方,以为就起作用了”。有的学生说:“中国越来越开放,避免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个别同学担心安全套教育有“后遗症”,怕有的人有了安全套使用知识“难免就想试一试”。有的被访学生却说:“人与人不同,有些人不教他做(指性交)他也要做,对这样的人教了可以减少危险,不会做的人教了只会增长知识,当然也有利于自我保护。”有位学生生动地比喻说道:“教小孩划火柴不等于让他去放火,教你用刀子去切苹果,不等于让你用刀去杀人”,安全套的使用教育也是这个道理。个别人认为到高年级再教可能更合适些。也有一部分女生认为,男生挺放得开的,女生有些害羞,男女分开示教可免去尴尬。
, 百拇医药
    4.关于同伴教育的方法

    所有被访的学生都对同伴教育方法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这一方法新颖、活泼、轻松、有趣、富有吸引力,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有的被访学生说道:“本来是抱着听听看,拿着要看的书进教室的,但很快就把书藏起来,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了。”不少学生说:“学生给学生讲总有新鲜感,比教师讲得更生动。”有的学生对同伴教育者的语言及教学技巧挺赞赏,认为这是同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拉近距离的一个因素,让人感到亲切实在。

    不少被访学生为同伴教育者的魅力所吸引,纷纷表示,有朝一日“我们也要当同伴教育者”。不少学生说:“我们年龄接近,他们能讲的我们也能讲,以后再选同伴教育者就从我们中间选。”工科大学的不少被访学生说:“虽然我们不学医,但我们也能做同伴教育者,到大三时希望你们来培训我们。”

    不少被访学生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同伴教育者的优势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有的学生建议:同伴教育者课前要设法与受教育的同伴多接触,感情上先磨合了,彼此的距离会更接近,效果会更好;有的学生认为教育还要在“生动”方面再下些功夫;也有的对个别模式提出意见,认为内容还带有说教的影子。
, http://www.100md.com
    4.其他

    (1)对HIV阳性者及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态度

    不少被访学生反映,学习了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我们对HIV阳性者、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态度转过来了,过去我们觉得他们都是罪有应得的人,现在我们认识到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一律这样看待他们,不也欠公平?!更何况如果歧视他们,不给他们出路,他们就有可能采取报复社会的行动。不少被访学生反映,不能歧视他们,不要把艾滋病完全看成是个人的事,社会也有责任帮助他们。有位学生说:“过去我想即使是我的亲人,只要他得了艾滋病或性病,我就厌恶他、远离他,现在懂得这样做不合适,对方会产生反社会心理。”有位学生说:“即使他们有错,社会还是应该帮助他,一些犯罪的人不是也可以改造吗?帮助病人是完全应该的。”

    (2)大学生的责任

    很多被访学生反映:教育使他们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深感大学生应该在预防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中起先导作用。绝大多数被访者谈道,自受教育后就不断地以谈天、打电话、写信等多种方式向同学、朋友、亲人作宣传(少的1-2个,多的10余个,有位维吾尔族学生向数百名少数民族伙伴作宣传),总希望别人也能与自己分享信息,学生们说:“这次教育应该是开头而不是结尾,我们每人都准备更多的宣传群众,宣传社会。”学生们建议多向他们发些资料,以便更好地掌握科学信息。有的学生建议成立预防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社团或小组(有的已成立),以医科的大学社团为核心,向各高校辐射,让大学生为社会服务,体现青年人是挑战艾滋病生力军的价值。
, 百拇医药
    三、讨论

    本研究表明,该教育十分必要,完全符合一年级大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内容适宜,易于接受;方法新颖,参与性强;效果良好可靠。

    1.教育的必要性反映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那些原来认为艾滋病离我国、离自己还很远的学生,在全面了解流行趋势后,思想发生转化,这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观需求;第二层面是那些原来就认为学习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知识有必要的学生更坚定了应该受教育的理念,加深了紧迫感;第三层面是在教育后唤起了相当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他们认为艾滋病/ 性传播疾病/ 安全性行为的教育,应推广到中学、社会人群中去,大学生是宣传群众的中坚力量。

    2.内容的适宜性 研究表明,教育内容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主客观愿望和需求。有关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知识方面,主要是把学生既往知道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不确切的信息加以纠正,突出了预防为主思想,强调了个人行为规范。注意内容综合全面,融生物、心理社会、伦理道德教育为一体,不回避敏感问题。实践证明,尽管安全性行为是较敏感的问题,但只要同伴教育者态度严肃,心态平常,落落大方地把它作为一种科学知识与技能来对待,受教育者就会以同样的心态来接受。说明既往对一个本来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问题,就因为它比较敏感而浅尝辄止或完全回避是没有必要的(当然要考虑年龄因素)。
, 百拇医药
    3.关于同伴教育方法 本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受教育的学生都一致赞扬同伴教育是一种好方法。同龄人之间易于沟通,同伴是彼此重要的社会关系。本法能激发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同伴教育者是受教育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建立“他们能讲的我们也能讲,他们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的信念,有利于加强创新思维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在健康教育方法学上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拓展。

    鸣谢

    作者衷心感谢对本研究项目提供经费资助的英国杜蕾斯(Durex)、德国先灵(Schering)以及南京欧家农(Organon)公司。

    参考文献

    1 Siegal D, et al. AIDS Knowledge,Attitudes,and Behavior among Inter City,Josh,1991:61(4)

    2 吕姿之,钮文异,孙昕NB021,等.北京某医科大学学生对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1998,19(1):1-6

    (收稿:1999-07-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