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哲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59329
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张其成

    单位: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218中图分类号:R2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2-0045-02

    1 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

    1.1 功能性

    一是精神意识类功能,即五脏藏神说,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此外还有五脏五情说,即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

    二是五脏类功能,五脏皆有气,五脏之气,周流于身,升降出入,互换互动,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形式。此外,如肺宣发卫气,肾主纳气。又如心肺在上,推行营卫之气,宣发敷布于外;肝肾居下,强筋壮骨,培元益气于内。从病理上看,五脏六腑气化太过不及、升降不顺,虚实反作,会出现气虚、气实、气郁、气结、气逆、气陷、气脱等临床状态。从而大大丰富了脏腑的功能属性。
, 百拇医药
    三是关系类功能,主要表现在五脏之间的联系、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联系、五脏与其他机体组织的联系等方面。如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肝与胆、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五脏与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脉、肌、皮、骨)、五华(爪、面、唇、毛、发)等的关系。

    1.2 超形态性

    中医学模型往往超越了实体形态,如五脏并不是人体解剖形态上的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其实中医五脏学说经过了从形态到超形态的转变过程,早期医学家们从解剖实体出发,发现了心主血脉、肝藏血、肺主气、脾主运化、胃受纳水谷、肾藏精主水等功能,随着功能性原则的逐步上升,一些非实体性、超形态性功能也逐渐被揭示,在五行模型作用下,多个脏器的相关功能被组合在一起,而同一个脏器的功能则被分离出去,最终分别组合为五类,称为“五脏”。这样组合起来的“五脏”显然是超形态的。然而目前不少教科书上仍称脏腑既是解剖器官又是功能单位,笔者认为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这是说脏腑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中医学的脏腑固然是有形态结构和物质基础的,但它分散在多个器官、多个系统之中,换言之,以物质基础为特征的脏器与五脏六腑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某一藏象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往往是多个解剖脏器的生理和病理功能的汇合,在形态实体中,找不出任何一个解剖脏器的功能与中医学的脏腑功能完全相同。中医学的五脏是多个解剖脏器五大类功能的组合,已不再是解剖器官,而是超形态的功能单位。
, 百拇医药
    1.3 整体全息性

    中医的理论模型具有整体性、全息性,仅以藏象学说为例,五脏的整体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五脏一体,二是人天一体。五脏一体,表现在心为君主,分有次第;脏腑相关,表里配属;藏泻相因,相反相成;开阖有度,启闭适时;经脉络属,循环流注;神形相涉,紧密联系[1]。五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因而在研究时,那种将五脏分割开来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各脏的实体形态、物质基础的做法,是不符合五脏特性的。人天一体,表现在藏象与自然、与外在环境的有机联系上,人与自然按五行模型一一对应,五脏之气的升降潜藏与五时之气的阴阳消长互通,五脏之气的虚实强弱盛衰变化与四时气候变化、昼夜阴阳消长互动,此外,藏象发病与区域环境、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都有密切关系。

    1.4 时序性

    五脏模型具有很强的时序性、过程性。与空间结构相比,五脏更强调时间结构。依据五行空间方位规定,五脏的空间部位是心(火)上,肾(水)下,肝(木)左,肺(金)右,脾(土)中央,这种空间排列显然不是人体解剖生理学上的脏器排列。实际上这种排列是一种时序性排列。《黄帝内经》早就提出“四时五脏阴阳”一词(见《素问经脉别论》),五脏功能系统实际上反映了自然界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的时间节律,五脏与四时阴阳的相通、相应是《黄帝内经》的最基本观点,《素问》和《灵枢》一百六十二篇中至少有十二篇系统论述了这一观点。
, 百拇医药
    1.5 模糊性

    就五脏模型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气化模型,五脏的本质是五脏之“气”。“气”的一大特点是连续性,“气”不象西方哲学和科学中的“原子”,“原子”之间是有间隙的,而“气”则是连续、无间隙的,当然五脏之气主要指五脏的功能。功能的五脏之间也是没有间隙的。五脏之间不仅有生克制化的关系,而且彼此之间有的功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往往难以断然分开。中医藏象与西医脏器在这一点上是不同的,西医的脏器是具体的可以测量的,脏器之间是可以分隔的,脏器之间的连接是清晰的。而中医的藏象则是超形态的,其功能系统虽也有各自的规定,但不乏互补交叉,其边界具有模糊性。如心主血,肝藏血,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心主血,藏神;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以及神志活动方面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肝主调一身之气机,脾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可见肝与脾互相影响、互相补充。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肺主通调水道;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在宗气的生成、水液代谢方面,肺与脾相互协作。
, 百拇医药
    2 中医理论模型的意义

    中医模型思维与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的某些原理有一定对应相通之处。五行—五脏模型基本符合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则、动态原则、最优化原则、模型化原则。五脏模型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中医以这个简单模型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现象。非线性研究、混沌研究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寻求复杂的现象的简单根据,是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使无序变有序,这就需要建构简单模型。一个理想的模型能包含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相似性”。五脏模型是中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比较理想的简单模型,这个模型可分为很多内在层次,如肝、心、脾、肺、肾是一个层次,胆、小肠、胃、大肠、膀胱是一个层次,目、舌、口、鼻、耳是一个层次……另外,每一脏又包藏五脏(五脏互藏)如肝中又有肝、心、脾、肺、肾……各层次之间存在自相似性或不尽相似性。

    五脏模型与自组织原理有某些相通之处。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自行产生组织性的行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有可能发生突变,即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空间、时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自我组织行为叫自组织现象,这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宏观结构叫耗散结构。要产生这种稳定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需要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从外界吸收负熵流,还需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2]。有学者认为,五行生克意味着五脏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网络,五行生克是一种自组织行为,五脏通过五行生克维持动态平衡,维持一种稳态,这个稳态就是人体自身追求的目标——健康[3]。也有学者认为,阴阳就是调节,生命活动就决定于阴阳自和的稳态适应性自组织调节,“阴”可理解为自组织持向稳态的调节,“阳”可理解为自组织持向适应的调节。“阴阳”概括了以整体性稳态和主体性适应为目标的、稳态适应性自组织调节为动力的“目标动力系统”。[4]
, 百拇医药
    中医五脏系统从表面上看有生有克,生克制化,保持平衡,是一个平衡系统,而不具备远离平衡态的特点,其实不然,中医认为人之五脏之气,与天地之气相合、相应,天地之气有正有邪,人如果吸收天地之正气则五脏生克制化,达到动态平衡;人如果吸收天地之邪气,人体内之正气不足于抵御邪气,则会出现乘侮的反常变化,从而导致生克制化的失衡,人就会得病。我认为,人体五脏是一个开放系统,天地之正气好比是负熵,天地之邪气好比是熵,人体不断吸收正气负熵,才能使五脏生克产生自组织行为,使人体无序的病理状态向有序的健康状态转化,从而产生动态平衡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因而五行-五脏的生克制化实际是一种自组织行为。

    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中医理论模型是一种功能模型,它的方法论意义是重大的。以五脏学说为例,如按照传统的称谓,可称它为“藏象”的方法;如按现代科学的称谓,可称它为“控制论”的“功能模拟”的方法。其以象测脏、司外揣内的方法与控制论“功能模拟法”——“黑箱”的方法极为相似,即不打开系统,通过考察系统的行为去研究系统。人体系统在不打开情况下是一个黑箱,通过它的外部性质(“象”)以及输入值和输出值(服入药物和产生的外部变化)来对人体生命系统进行判断。功能模拟法要满足三个条件:(1)模型与原型之间具有相似的关系,即类比性;(2)模型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要能代替原型,即代表性;(3)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能够得到关于原型的信息,即外推性[5]。藏象模型法基本符合这三个条件。“象”即是通过四诊获取的输出于人体黑箱之外的“象变量”或“症状变量”;“藏”则是隐藏在人体黑箱内部用四诊不能直接获得的“藏变量”。藏变量是运用推导联系法由象变量推导出来的,是采用不打开黑箱的方法引进的一个变量系统,并据此来探求人体黑箱的内部结构和建立人体模型。
, 百拇医药
    3 中医理论模型的不足

    中医理论思维模型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逐步摸索出来的,是对天地人(三才)运动规律的一种形象、模糊的图示,它是建立在以天道推及人道、天道即是人道(天人合一)的认识基础上的,它原本关注的是天道的动态功能和运动规律,揭示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下天道自然呈现盛衰消长、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中医将这个天道模型用于人道,以建构人体生命模型,应该说通过二千多年的医疗实践,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中医模型还是基本能够反映人体的功能特征和生命运行规律的,然而,也应该看到这个模型并不能完全精确地、数量化地反映人体各个解剖脏器实体的所有生理结构功能、病理变化。

    阴阳五行模型是一个先验的、不能变更(“不易”)的模型,它好比一个一开始就设计得过于完美的大框子,后来的东西只能分门别类、按部就班去填入这个大框子。以这个模型去限定活生生的、变化莫测的人体生命原型,无疑是不完备,也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这一思维模型与人体生命原型进行双向研究,抛弃错误,修正不足,逐步寻找到一种合理的、逐步逼近原型的模型,当然这就不能不借助于多学科的尤其是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手段,这种借鉴的目的不是去验证、衡量、否定中医,而是在更高层面上修正、补充、发展中医。研究中医模型最重要的是应该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以临床实践为判断依据和价值标准,同时借助科学与哲学、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的是为了找出这个模型的实质与特征、优点与不足,最终加以发展。而不要停留在科学阐释或简单比附上。
, 百拇医药
    (本文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张其成(1959~)男,安徽歙县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藏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3~57.

    [2]伊.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杨学鹏.阴阳五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2.

    [4]陆广莘.中医生生之道[J].传统医学文化与传统生命科学,1998,20.

    [5]王雨田.控制论v信息论v系统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89~90.

    收稿日期:1999-11-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