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哲学》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59378
众说纷纭话1997年诺贝尔医学奖(待续)(十)再论普氏术语体系中的矛盾(下)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4期
     作者:傅杰青 禹宽平

    单位:傅杰青(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 南昌 330029);禹宽平(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8)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425中图分类号:R-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3-0063-01

    改造普氏术语体系,即赋予其若干核心术语以新的含义,其合理性已经为上文所论证。但是我们的建议为有关学者所接受的概率有多大,倒是值得思考的。关于这个问题,不妨参照生物学史和医学史上类似情况,适当研究之。

    其实在中文的术语中历史上存在着相当多的实例。当西方医学刚刚被介绍到我国来的时候,就立即遇到术语的汉译问题。当时的医界把中医学里五脏的名称——心、肝、脾、肺、肾移植到西医学的解剖部位中,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必须申明,这是中医学中的,还是西医学中的概念。究竟这种移植的术语是利多,还是弊多,实在是一件“测不准”的事件。
, http://www.100md.com
    至于西医学中汉译的术语在建国以来也有改变过的实例,最突出的莫过于将“抗生素”改为“抗菌素”,后来又改了回去。还有就是将“红、白血球”改称“红、白细胞”的事实。这两者都是行政手段干预的结果,一则是卫生行政的手段,另一则是学术行政手段。至于在“文革”的年代因为是要批判“崇洋媚外”而将带有外国学者姓氏的术语改掉(其中给我们印象甚深的要算是将“革兰氏染色法”改为“固紫染色法”了,于是革兰氏阴性、阳性细菌就改为“固紫染色法阴性、阳性细菌了),那时医学机构往往能够收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列举了有关的病名、症(征)名、试验名的对照,弄得人们啼笑皆非。但这总算是闹剧一场,为时极短,昙花一现而已。

    至于在西方医学史本身中,一般情况下术语之退出历史舞台都是因为它所代表的事物本身消逝之故,尤以药物的名称为甚。以镇静剂为例,随着苯巴比妥的垄断,三溴片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又随着安定的问世,苯巴比妥也逐渐消逝。这是科学发展使然,与术语无涉。

    现在我们进一步来考察术语内涵的变化究竟会带来什么后果。
, 百拇医药
    1 术语可以兼容

    由于科学发展的速度在加快,术语落后于科学实践的事就有所发生。这时就会出现一种术语的兼容现象。例如发明了抗毒素,它可以在试管内和机体内对细菌毒素起到对消的作用。当时的微生物学者借用了化学中酸碱中和的术语,把抗毒素的这种对消作用称作为中和反应。其实这种作用在试管内是比较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在机体内则是更为复杂的生物学效应,都要比酸碱中和的简单的化学反应复杂得多。但是这种术语学上的兼容终于被医学微生物学界接受了下来。

    如果说一种自然科学奖的名称也近乎术语的话,那么这种兼容性就要大得多了。我们十分熟悉的生理学或诺贝尔医学奖这个奖项名称就是如此。据记载,阿.诺贝尔接受了他的一位生理学家助手的建议,在制订遗嘱时定下了这个名称。这个名称反映了19世纪末人们对这两门学科的看法:医学是一门治疗学,生理学则是医学的基础科学。但是由于尊重“祖制”的态度,诺贝尔基金会迄今没有改变这个奖项的名称,尽管现在这样的并列显然不符合当代对这两个学科名称的理解。至于在授奖的实践中更大大超越了它的学科范畴,将许多年份的奖金授予了纯生物学的,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成果。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兼容性,因为感到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实在太出色了,不授予诺贝尔奖是不合情理的,于是默认了生理学与医学的并列,它们可以兼容生物学的成果。
, http://www.100md.com
    2 过去的术语可为后世满意地服务

    当我们写这个小标题的时候,眼前立刻出现W.Johannsen创立的术语——基因(gene)。基因一词的出现在当时只能被视作为假说的组成部分,但它确实比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个更抽象的术语充实得多,因为这被确定存在于染色体之中。

    正是基因这一术语的成功引入,从而为摩尔根创立和完成细胞遗传学铺平了道路。但是历史的局限造成了摩尔根的基因找不到微观上的物质证明。这使得诺贝尔基金会在授予他1933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正式评语,避开了基因一词的使用。正式评语称:表彰他发现了染色体在遗体方面的功能。摩尔根也没有想到,在他于1945年死后,正因为没有得到微观上的证实这一弱点,他的学说在前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遇到了学术上的批判,被带上了“唯心主义”的哲学帽子和“资产阶级与反动的”政治帽子。

    尽管摩尔根的名著《基因论》的(Theory of the gene)的英原文用的是“理论”,但从今天看来,只能把它视作为一种假说,这也反映了生物学和医学中对“理论”、“学说”与“假说”的使用并不是很严密的,至今犹然。但是基因的假说发展到今天的分子遗传学的阶段,则可以信服地声称,这一假说已被证实,发展成为真正的理论。
, 百拇医药
    科学术语能为后世满意地服务,大概莫此为甚!

    3 过去的术语可为后世勉强地服务

    本世纪20年代初Twort和d'Herell先后发现了被现代学者称为细菌病毒的噬菌体(bacteriophage),因为它能裂解细菌,使细菌的液体培养物从混浊变成透明、澄清。当时德列尔(d'Merell)显然是参照了人体血液细胞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oe)而命名的。这也是够幸运的了,如果他强调了噬菌体的裂解功能而命名为“裂菌体”的话,那么事情就尴尬得多了,说不完也要在尔沃夫(A.Lwoff)的手中来一番术语的改造了。

    但是在噬菌现象被发现以后不久,人们就注意到了“溶原现象”(lysogenic phenomenon),这就是后来被尔沃夫发现的温和性噬菌体潜伏在细菌体内,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突然出现裂解的现象。现在看来,正确的汉译应该为“裂原现象”,因为使细菌发生的事件是它的裂解,而不是溶解(而溶解应是一种化学现象)。
, http://www.100md.com
    到了40年代初,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噬菌体小组”使用的T组噬菌体,就是属于这种不会当时裂解细菌的温和噬菌体,如果使用了烈性的,即会裂解细菌的噬菌体,那么当时的分子生物学第一批成果就未必能成功地产生。于1943年发现溶原现象来解释溶原菌和温和噬菌体的法国学者尔沃夫因此而分享了196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现在看来20年代创用的术语“噬菌体”仍然为40年代的第一代分子生物学家所用,其实质已经有所不同,20年代德列尔用它指的是“烈性的”噬菌体,而40年代人们用来研究分子生物学课题的则是“温和的”噬菌体,它可以潜伏在溶原菌体内而暂时不出现裂解现象。

    这个实例之所以被我们归在“勉强地服务”这一类中,因为原来的术语的内涵实际上经过了改造。和基因这一类满意地服务这一类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以科学实践证实了当年的假说,当年的预见,而不是因科学实践的发展而改造和充实了它的内涵。

    现在看来,以prion为核心的普氏术语体系可能要走这一条道路,从时间上来讲,似乎也很凑巧,都是20年左右。普氏在1982年提出prion的感染性蛋白子概念,大概在2002年前后将会修正prion的内涵,予以重新定义,赋予整个术语体系以新的、更丰富的含义。

    作者简介:傅杰青(1930~),男,浙江鄞县人,江西省肿瘤医院。

    收稿日期:1998-12-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