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哲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59404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张金钟

    单位:张金钟(天津医科大学 社会科学部,天津 300070)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505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5-0011-02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卫生改革措施,我们认为这个文件较全面地把卫生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概括在内,是一个指导性很强的文件。但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并没有指出,即新的医学模式如何在改革中得到贯彻、体现。

    我认为,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医改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医学模式转变的契机;医改有利于新医学模式的发展,应该促进医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转变。
, 百拇医药
    1 医学进步: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殊途同归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之间的联系首先表现为二者具有共同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似乎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医改是社会转型期必须经历的事情,医改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的,或者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基本观念的改变,是医学基本理论、整体框架的变革。

    但是,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都反映着医学进步,二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促进医学发展,可谓殊途同归。医改是医疗卫生体制、医疗服务方式的改革,这一改革对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医药卫生体制,促进卫生机构和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意义重大,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量。同样,新医学模式的建立和落实,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的。究其本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也是一种改革,这一变革涉及到医学基本观念,涉及到预防、诊断、治疗原则,涉及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说,是全面的思维方式对片面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从道德进步的角度说,是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对低水平的道德境界的变革。无论是从其对当代医学影响的广泛性看,还是从其对当代医学影响的深刻程度看,医学模式促进医学发展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 百拇医药
    目前,人们在医改和医学模式转变上存在着模糊的、片面的认识。就医改而言,仅仅从经济的角度理解医改,看不到医改对医学整体进步的促进作用,就是一种片面性。医改无疑具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也无法承受医疗卫生的高消费。但是,经济问题并不是医改最终的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不能将医改归结为经济行为,将医改仅仅视为解决经济问题,理解为减轻经济负担,只靠经济手段搞医改。相对医学道德本质,相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公平,经济方面的原因只是表层的。医改要解决的是制约医学事业和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问题,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快医学事业发展的速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就医学模式转变而言,仅仅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理解新医学模式,看不到医学模式转变之于医学整体进步的意义,也是一片面性。医学模式转变确实是全面、整体的思维方式的胜利,但是,并不能把医学模式转变归结为思维方式的进步,它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均有重大意义。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正在形成一个合力,从医疗卫生政策、医疗服务方式和医学基本观念、理论、方法两个维度,推动我国医学发展。
, 百拇医药
    2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的联系还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医学模式转变可以促进医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医学模式在实践中转换的题中应有之意。医学模式转变肇始于医学的进步又为医学的发展导引方向。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整体进步中最为核心的东西,必然作用到医学的方方面面。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基本理论在变,健康观、疾病观、预防观、诊断治疗观在变,医疗卫生服务的方式、医疗卫生管理的方式当然也要变。改革不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医疗卫生体制实属必然。医疗卫生体制转换与医学模式转换在时空上的并存决不是巧合,医疗卫生体制转换是医学模式在实践中转换的需要,是医学模式转换的载体。从医疗卫生工作的角度看,医学模式的转换就是在更全面的、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医疗卫生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能;而变革医疗卫生体制,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实际的医疗卫生体制的目的在本质上恰恰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的、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 百拇医药
    医改也可以促进医学模式转变。医改是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载体,是加快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但不得不承认,医改对医学模式转变的作用,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都缺少足够的重视。回眸转变医学模式走过的道路,这是必须得出的一个结论。在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转变医学模式已历经了20年。20年来,这方面的工作,总起来评价,在声势和规模上显著,但在深入研究上却不尽如人意,在实践操作上则差距很大。

    我曾先后提出,促进医学模式在实践上的转变要做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基础研究和理论探讨,在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揭示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第二,加大实践推进的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摸索在诊断、治疗、预防、康复中贯彻新医学模式的途径和方法,推广贯彻新模式的有效作法和经验,认真研究、解决在医学模式转变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三,改革医学教育,培养知识技能结构合理、胜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工作的医学人才;同时,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要注重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改变目前人文课程短缺的状况;二要促进医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如在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健康教育等课程中补充心理学、社会科学知识。第四,开展医学模式转变的中外医学比较研究。医学模式转变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外医学概莫能外。考察、介绍、研究国外医学模式转变的状况、水平、成果和作法,比较中外医疗卫生工作在医学模式转变上的同异,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第五,揭示医学模式转变的道德本质,用道德的力量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 http://www.100md.com
    现在看起来,在落实新医学模式、促进医学模式转变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生物医学模式相匹配的医疗卫生体制严重制约着新医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贯彻。要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要建立适应新医学模式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体制,就要切实加大以生物、心理、社会整体预防为内容的疾病预防投入,就要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可见,医改具有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功能。但是,医改对医学模式转变的推动作用,尚未引起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充分注意。

    3 从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的相关性反思医改实践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必须改革,中国的医改前无古人,只能在实践中摸索。这就是中国医改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对医改的理论指导就越发重要。因为,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医改的理论指导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涉及多方面内容,本文不可能全面论及。但就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的相关性而言,新医学模式对医改的理论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 http://www.100md.com
    医改与医学模式转变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的相互作用,哪个更为根本,是终极意义上的原因呢?笔者认为是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医改只有在接受医学模式转变的作用,即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操作时,才能有效地发挥对医学模式转变的作用。换言之,与医学模式转变这一医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相背离,医改既不能实现目的,也无法实现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落实新医学模式、解决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是医改的重要任务。医改是否与新医学模式的建设同步、是否能够促进医学模式转变,是衡量医改方案的科学性和评价医改实践效果的重要条件。

    那么,我们的医改是否体现了新医学模式,是否在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呢?

    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不够突出,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进医德医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都与转变医学模式直接相关。只有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才能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结合上,即在整体上实现卫生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使用,只有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才能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结合上,即在更高的、更深的层次上尊重医疗服务的对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才能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结合上,即在更高的水平上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只有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才能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结合上,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疾病预防、疾病监控、疾病诊疗体系,从而在根本上抑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
, 百拇医药
    医改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子系统来设计和操作的,医改必须从中国的经济状况出发,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医改具有显著的经济内涵,要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医疗卫生体制与服务体系为目的,要解决经济层面上的问题。但同时,医改又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下,作为医学的整体发展的体制建设来设计和操作的,医改要促进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态势的契合。因此,医改又具有显著的促进医学事业发展的内涵,要以建立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医疗卫生体制和服务体系为目的,要解决医学基本观念、基本理论框架层面上的问题。

    作者简介:张金钟(1953~),哲学博士,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社科部主任。

    收稿日期:2000-04-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