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 开拓进取——记流行病学专家李立明教授
作者:李旭东 王子军 江宇
单位: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620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6-0053-03
1 爱国学者的路——情系祖国和人民
李立明教授,1956年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大学流行病学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卫生系。1983年师从于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专家曹家琪教授,并于1986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87~1988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夏威夷心脏研究所进修。1990~1992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口动力学系和流行病学系作博士后,在学成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养育他的祖国。他说:“自己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健康问题,中国是我事业的立足点、事业的摇篮”。自1995年至今一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很重视宏观、整体的方面,全院充满活力,团结一心。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觉到他那
, 百拇医药
简洁高效的工作方式。尽管他长期担负着繁重的行政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但从未放松过对公共卫生领域中一些重大项目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在教学、科研、培养人才及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尝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他所领导的学科重组、人事调整,打破了已延续50年的公共卫生学科建制,实行新的人事制度。1994年至今为夏威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卫生系客座教授,1995年至今为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兼职教授。现任WHO亚太地区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慢病顾问。他承担着国家九.五攻关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等研究。同时担任着《中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副主编,《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疾病控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的编委或常务编委、卫生部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卫生部中华流行病学会常委,国际卫生咨询委员会委员。
, http://www.100md.com 2 科研立足于中国国情
为了充分了解国际动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以展开国内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李教授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是他的主战场,他不仅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而且更多地以专家的身份参加国际老龄化、流行病学、慢性病控制等会议。在这些年中,他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出席了几十次国际会议,他所领导的学科点已成为博士后流动站,并有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加拿大博士进站学习。他本人亦作为中国首届医学科技之星和美国艾森豪威尔Fellow活跃在国际舞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频繁的国际交往使李立明教授越来越坚信: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只有解决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际问题,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认为科学研究要善于选好题,在一定意义上说,选好题对作出科学发现和促进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工作者,他认为搞科研首先要明确两个前提:第一,公共卫生事业的立足点应当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第二,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的是疾病的病因和健康的促进与保护、如何对疾病或健康进行干预及对威胁人群健康与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即要看到人群率的上升或下降。他始终坚持,作为公共卫生科研人员,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一定要针对社会需要。
, http://www.100md.com
首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前三位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高血压既是因又是果,它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眼等脏器合并症,他认为抓住高血压这一关键,解决了高血压的防治问题,也就同时有效地控制了由此引起的心、脑、肾等方面的疾病,同时高血压是可以防治的,且WHO的研究证明人群干预是有效的。他从8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血压的轨迹现象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自然史,证实了儿童血压存在着轨迹现象,并于1985年就在国内提出预防高血压应该从儿童开始的观点,使得高血压的防治较以前更深入。90年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事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纵向研究及其方法学研究。为了解决人群实际问题,1996年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为在我国开展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对病人、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采取不同措施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达到社会、健康和经济的最优化效益。据此经验推广,国内许多地区的慢性病社区防治点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
, 百拇医药
第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我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人口素质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完整执行我国人口政策是不利的。针对这一现状,在已故钱宇平教授的主持下,由国家计生委资助开展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中国人口素质现状的研究》,他作为项目的主要承担者,研究并首次建立了我国人口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还提出了人口素质影响因素的模型,通过中国人口身体素质指标和科学文化素质指标在国内首次对中国人口素质现状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人口素质的政策性建议。他常这样跟我们说,一个没有强健精神和良好素质的民族是无法在无情的国际竞争中有一席之地的。
第三,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问题更为严重。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时,他就对中国的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回国后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中国将面临老龄化速度快、人口数量多的挑战,老龄化将是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此,自1990年开始选择了我国老龄化水平最高的上海市,进行了老年生活质量的随访研究,对老年人群三维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5年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从而为老年保健提供了重点,该项目获得了1996年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在开展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老年保健流行病学》。
, http://www.100md.com
第四,残疾的预防对保障人民健康、保护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大意义。他针对我国6 000万残疾人口进行了许多研究后,与其他学者主编了《中国残疾预防学》,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书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家,他的立足点在于群体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作为一名流行病学家,他着重抓易被人们忽视的疾病两头——病因的发现和对疾病的干预,而这两点又恰恰是制定重大卫生政策的依据。他研究的所有课题,都是立足于我国人群重大健康问题与防治、国家卫生政策制定的咨询,而没有追赶时髦或照搬国外已有的研究。他始终坚持立足于国内,抓中国特色。
3 跨世纪的思考,迎接新的挑战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在向我们招手,李立明教授又在考虑中华民族新世纪的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跨世纪问题。在最近出版的报纸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如下思考:
, 百拇医药
思考一,中华民族的跨世纪问题应该是提高和改善人口素质:社会的进步、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竞争,发展生产力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竞争的实质又是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决定竞争力优劣的关键是人口素质的高低。
思考二,医学教育的跨世纪问题应该是信息利用和转化的能力培养:21世纪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就是信息。一切要靠具有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去把握,去主导,去实现。作为医学教育,它的核心功能就是要使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去获取、分析和转化这些信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思考三,预防医学的跨世纪问题应该是提高全民的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建国50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平均基础寿命的延长,妇幼保健水平的提高,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这些都凝结着预防医学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无限制上涨,城市医保、农村初保改革的出台与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都在寻找最低的医疗保健投入获取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的最大健康效益。而提高全民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预防医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如何帮助全民有效的实现这一最佳途径。
, 百拇医药
4 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承前启后的砥柱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深知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他治学严谨,博览群书,时刻留意医学与公共卫生的新动向,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他讲课时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深入浅出,举例恰当。多年来,他辛勤耕耘,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社会。他共培养研究生16名。先后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了50余篇论文,其中儿童血压轨迹现象研究、残疾人分布及拟合曲线、老年生活质量等多篇论文被《Science》收录。主编、参编了十几部著作。他主编的《实用残疾预防》、《中国残疾预防学》为我国残疾预防方面的首部专著;《中国人口素质的现状》白皮书,首次明确了人口素质的定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第一次对中国人口素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生教材《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和全国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4版)已正式出版应用;编写了《儿童血压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实例》;参加编写了美国出版的《面向21世纪挑战的中国公共卫生》;为把健康促进的理论与方法引进国内,他主译了WHO推荐的第一本健康促进教材《大众生态健康》。尽管李教授业务和行政都硕果累累,但他非常谦逊,从不夸耀自己的成就。他鼓励他的学生走自己的路、拓宽知识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自知之明。正如他最喜欢的一句话:“不是最好的才是你的,而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他所指导过的学生无不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自信豁达、简洁高效的工作方式,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敬业献身、开拓创新的精神,情系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作者简介:李旭东(1969~),女,承德医学院讲师。199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0-03-17, 百拇医药
单位: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620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6-0053-03
1 爱国学者的路——情系祖国和人民
李立明教授,1956年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大学流行病学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卫生系。1983年师从于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专家曹家琪教授,并于1986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87~1988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夏威夷心脏研究所进修。1990~1992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口动力学系和流行病学系作博士后,在学成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养育他的祖国。他说:“自己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健康问题,中国是我事业的立足点、事业的摇篮”。自1995年至今一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很重视宏观、整体的方面,全院充满活力,团结一心。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觉到他那
, 百拇医药
简洁高效的工作方式。尽管他长期担负着繁重的行政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但从未放松过对公共卫生领域中一些重大项目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在教学、科研、培养人才及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尝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他所领导的学科重组、人事调整,打破了已延续50年的公共卫生学科建制,实行新的人事制度。1994年至今为夏威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卫生系客座教授,1995年至今为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兼职教授。现任WHO亚太地区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慢病顾问。他承担着国家九.五攻关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等研究。同时担任着《中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副主编,《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疾病控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的编委或常务编委、卫生部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卫生部中华流行病学会常委,国际卫生咨询委员会委员。
, http://www.100md.com 2 科研立足于中国国情
为了充分了解国际动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以展开国内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李教授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是他的主战场,他不仅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而且更多地以专家的身份参加国际老龄化、流行病学、慢性病控制等会议。在这些年中,他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出席了几十次国际会议,他所领导的学科点已成为博士后流动站,并有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加拿大博士进站学习。他本人亦作为中国首届医学科技之星和美国艾森豪威尔Fellow活跃在国际舞台,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频繁的国际交往使李立明教授越来越坚信: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只有解决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际问题,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认为科学研究要善于选好题,在一定意义上说,选好题对作出科学发现和促进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工作者,他认为搞科研首先要明确两个前提:第一,公共卫生事业的立足点应当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第二,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的是疾病的病因和健康的促进与保护、如何对疾病或健康进行干预及对威胁人群健康与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即要看到人群率的上升或下降。他始终坚持,作为公共卫生科研人员,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一定要针对社会需要。
, http://www.100md.com
首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前三位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高血压既是因又是果,它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眼等脏器合并症,他认为抓住高血压这一关键,解决了高血压的防治问题,也就同时有效地控制了由此引起的心、脑、肾等方面的疾病,同时高血压是可以防治的,且WHO的研究证明人群干预是有效的。他从80年代开始研究儿童血压的轨迹现象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自然史,证实了儿童血压存在着轨迹现象,并于1985年就在国内提出预防高血压应该从儿童开始的观点,使得高血压的防治较以前更深入。90年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事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纵向研究及其方法学研究。为了解决人群实际问题,1996年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为在我国开展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对病人、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采取不同措施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达到社会、健康和经济的最优化效益。据此经验推广,国内许多地区的慢性病社区防治点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
, 百拇医药
第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我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人口素质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完整执行我国人口政策是不利的。针对这一现状,在已故钱宇平教授的主持下,由国家计生委资助开展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中国人口素质现状的研究》,他作为项目的主要承担者,研究并首次建立了我国人口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还提出了人口素质影响因素的模型,通过中国人口身体素质指标和科学文化素质指标在国内首次对中国人口素质现状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人口素质的政策性建议。他常这样跟我们说,一个没有强健精神和良好素质的民族是无法在无情的国际竞争中有一席之地的。
第三,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问题更为严重。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时,他就对中国的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回国后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中国将面临老龄化速度快、人口数量多的挑战,老龄化将是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此,自1990年开始选择了我国老龄化水平最高的上海市,进行了老年生活质量的随访研究,对老年人群三维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5年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从而为老年保健提供了重点,该项目获得了1996年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在开展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老年保健流行病学》。
, http://www.100md.com
第四,残疾的预防对保障人民健康、保护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大意义。他针对我国6 000万残疾人口进行了许多研究后,与其他学者主编了《中国残疾预防学》,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书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家,他的立足点在于群体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作为一名流行病学家,他着重抓易被人们忽视的疾病两头——病因的发现和对疾病的干预,而这两点又恰恰是制定重大卫生政策的依据。他研究的所有课题,都是立足于我国人群重大健康问题与防治、国家卫生政策制定的咨询,而没有追赶时髦或照搬国外已有的研究。他始终坚持立足于国内,抓中国特色。
3 跨世纪的思考,迎接新的挑战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在向我们招手,李立明教授又在考虑中华民族新世纪的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跨世纪问题。在最近出版的报纸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如下思考:
, 百拇医药
思考一,中华民族的跨世纪问题应该是提高和改善人口素质:社会的进步、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竞争,发展生产力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竞争的实质又是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决定竞争力优劣的关键是人口素质的高低。
思考二,医学教育的跨世纪问题应该是信息利用和转化的能力培养:21世纪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就是信息。一切要靠具有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去把握,去主导,去实现。作为医学教育,它的核心功能就是要使未来的医学工作者去获取、分析和转化这些信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思考三,预防医学的跨世纪问题应该是提高全民的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建国50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平均基础寿命的延长,妇幼保健水平的提高,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这些都凝结着预防医学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无限制上涨,城市医保、农村初保改革的出台与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都在寻找最低的医疗保健投入获取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的最大健康效益。而提高全民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预防医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如何帮助全民有效的实现这一最佳途径。
, 百拇医药
4 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承前启后的砥柱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深知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他治学严谨,博览群书,时刻留意医学与公共卫生的新动向,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他讲课时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深入浅出,举例恰当。多年来,他辛勤耕耘,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社会。他共培养研究生16名。先后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了50余篇论文,其中儿童血压轨迹现象研究、残疾人分布及拟合曲线、老年生活质量等多篇论文被《Science》收录。主编、参编了十几部著作。他主编的《实用残疾预防》、《中国残疾预防学》为我国残疾预防方面的首部专著;《中国人口素质的现状》白皮书,首次明确了人口素质的定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第一次对中国人口素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生教材《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和全国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4版)已正式出版应用;编写了《儿童血压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实例》;参加编写了美国出版的《面向21世纪挑战的中国公共卫生》;为把健康促进的理论与方法引进国内,他主译了WHO推荐的第一本健康促进教材《大众生态健康》。尽管李教授业务和行政都硕果累累,但他非常谦逊,从不夸耀自己的成就。他鼓励他的学生走自己的路、拓宽知识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自知之明。正如他最喜欢的一句话:“不是最好的才是你的,而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他所指导过的学生无不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自信豁达、简洁高效的工作方式,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敬业献身、开拓创新的精神,情系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作者简介:李旭东(1969~),女,承德医学院讲师。199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0-03-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