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话1997年诺贝尔医学奖——(十一)关于评奖分寸的把握(下)
作者:禹宽平 傅杰青
单位:禹宽平(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遗传系);傅杰青(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 南昌 330029)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625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6-0063-02
在医学诺贝尔奖的公告中,清楚地把感染性蛋白子列为与细菌、病毒并列的一种新的病原体。它写道:“斯坦利.普鲁西纳已经在众所周知的传染性病原体(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名单上加上了感染性蛋白子”。
那么这种新的传染性病原体究竟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公告对此作了相当详细的介绍,但是有一点值得人们注意的,那就是公告强调它所引起的疾病有一个共性,这就是痴呆(dementia)。在短短3页的文字稿中至少出现了7次。
, 百拇医药
在公告的《摘要》中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说,“感染性蛋白子是好几种人与动物的痴呆型致死性脑病的致病因子”,另一次则说:“斯坦利.普鲁西纳的这一发现给人们重大的启示,从而可以理解与痴呆有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的生物学机制,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早老性痴呆)”。
公告的正文第一段说,“普氏1972年开始研究的是一名由克—雅氏病引起的痴呆而死亡的病例”。正文第二段是在反问中提及“痴呆”症的:“难道感染性蛋白子真的是好几种痴呆型脑病的致病因子吗?”正文第五段的小标题就含有“痴呆”一词:“其它痴呆症可能具有相似的背景”。这一段劈头的一句话就说:“普氏的创新性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康庄大道,沿着它人们就可能理解更常见的痴呆型疾病”。显然,更常见的痴呆性疾病指的是阿尔茨海默氏病。正文最后一段是列举动物和人类的感染性蛋白子性疾病,“痴呆”一词仅见之于介绍人类的GSS三氏病的自然段,说该病是一种“遗传性的痴呆病”。
综上所述,公告把感染性蛋白子疾病归纳为痴呆性脑病,而痴呆则是症状学的术语。这一点与普氏的用语相差甚巨,因为普氏把感染性蛋白子疾病主要从病理学的角度加以考察,一般场合他都命名为海绵状退行性脑病。
, 百拇医药
例如1989年普氏在其《羊瘙痒病感染性蛋白子》综述中一开头就说“感染性蛋白子是一类新的、可传播的病原体,它能引起人类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Annu Rev Microbiol,1989,43:345~374)。在1991年6月1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普氏在其题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的综述中,也是一开头就这样讲:“感染性蛋白子可引起传播性和遗传性的神经疾病”(pp.1575~1522)。1993年普氏在综述《遗传性的和传染性的感染性蛋白子疾病》(Arch Neurol,v.50,1129~1153)中描述库鲁病时特别强调该病的神经病理变化与人类的克雅氏病与GSS三氏综合征的共同点在于“海绵状变化、星形细胞胶质变化与淀粉样板块。”
至于1994年发表的综述,其标题就明确显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和神经退行性变化》(Ann Rev Neurosci,17,311~39)。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感染性蛋白子疾病是人类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变化疾病”。1995年他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高级科普文章《感染性蛋白子疾病》一文时,写道:“已知的感染蛋白子病都是致命的,它们常常被归结为海绵状脑病”(Jan,pp.30~37)。1996年12月普氏发表的《感染性蛋白子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和其发病机理》的综述中说:“感染性蛋白子可引起一组人类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疾病”(Trends Biochem Sci,V.21,No.12,pp482~487)。1997年10月在《科学》上发表的《感染性蛋白子和疯牛病危机》一文中说:“牛的海绵状脑病(疯牛病)与人类的克雅氏病是由感染性蛋白子引起的最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两个(V.278,pp245~251)。1998年11月(实际上是1997年普氏的诺贝尔演讲),普氏在著名的Proc Natl Acad Sci USA(V.95,pp 13363~13383)中发表题为《感染性蛋白子》综述时,一开头也仍然这样说:“感染性蛋白子是一类空前的传染性病原体,它通过一种全新的机理引起一组必然导致死亡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又说:“在羊瘙痒病、库鲁病、克雅氏病和所有现在称之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光学显微镜检查都可以见到海绵状的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 百拇医药
至于普氏在自己文章中提到阿尔茨海默氏病,据我们查找,早在1985年曾经在《科学美国人》的综述《感染性蛋白子》中提到(V.251,No.4,pp48~57)。那时他认为最可能由感染性蛋白子引起的疾病是羊瘙痒病和克雅氏病,其次是库鲁病,但尚无直接的证据。归结于这第三类可能性疾病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阿尔茨海默氏病,这是一种早老性痴呆,而且是美国人死亡原因中占第四位的。
以后我们看到的文献中,普氏似乎没有再着重提过此病。
总的说来,普氏认为,可能成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海绵状退行性脑病,其中社会意义大的只有两种动物病即牛的海绵状退行性脑病,即俗称“疯牛病”,这个疾病一直闹到1999年8月欧盟委员会才对英国的牛肉出口开禁,开始时许多欧盟国家还不敢大量进口。8月下旬比利时为英国牛肉进口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全世界新闻媒体都大肆报道。还有一个就是羊瘙痒病,而只有这个兽病才是唯一分离到感染性蛋白子的对象。迄今为止,在普氏所撰写正文的论文和综述中,综述所占比例很大,可见普氏比较喜好写大篇幅的综述。这些著名学术刊物能够欢迎普氏刊登这种从头讲起的综述,说明了感染性蛋白子及其疾病在科学界(例如《科学》)、生物学界(例如Annu Rev Microbiol)、生化学界(例如Trends Biochem Sci)、神经学科(例如Arch Neurol和Ann Rev Neurol)都是比较陌生的。
, http://www.100md.com
与普氏的做法相比较,医学诺贝尔奖评奖全会强调痴呆症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加强其在医学中的价值而为的。在他们看来,对兽医具有重大突破的科研成果,而不是对医学的科研成果颁发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似乎多少有些出格,不太符合他们的身份,从而某种程度做出了削弱评奖中科学性的行为。其实纵观近百年来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授奖史,这样的出格之事是常有的,有的出格的力度已经达到了令人眩晕的地步,例如1973年的该项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动物行为学的专家,表彰他们发现了生物个体的和社会行为型的组织和引导。
至于大量的颁奖项目显然属于分子生物学,则是众所瞩目的。而分子生物学无论如何不能归属于生理学或医学的范畴,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为了突出1997年颁奖项目的医学应用价值而与阿尔茨海默氏病过多地拉扯在一起实在是蛇足一类的败笔。
3.评奖分寸感总说
现在可以综合地来讨论1997年医学诺贝尔奖评奖全会在评奖问题上的分寸感了。首先,尽管普氏直到1997年12月登上诺贝尔演讲讲坛发表其演讲时,还仍然把自己的成果说成是一种假说,一种概念;而评奖全会则在评语与公告中坚持称作为实证性成果。这也许是为了维护诺贝尔奖的声誉和普氏作为学者的谦虚,人们对此是可以理解的。何况那天的开幕词中,主持演讲的瑞典教授是把感染子蛋白视作为假说的。
, 百拇医药
其次,评奖全会肯定了该病原体可以引起的几种动物和人类的脑疾病。在公告中并没有隐瞒这样一个事实,即只有羊瘙痒病是实验证实的感染性蛋白子疾病,而其他几种疾病都是推论式的。在推论上的问题中唯一的区别在于:评奖全会依据的是痴呆的症状,而普氏依据的是海绵状退行性这样的病理变化。
第三,普氏晚期的研究重点明显地着重于揭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的感染性与遗传性的统一性上,虽然这个问题估计短时间内不见得能够突破。诺贝尔奖的评选也等不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时候才来临。好在公告正文中已经扼要地介绍了PrPc怎样变成PrPsc,用来说明何以正常组织中也存在的这种蛋白质是可以致病的。
最后,评奖全会回避了没有核酸这个重大结论可能带来的理论上的争论,让今后的历史来讲话,显然是很明智的。
综上所述,我们才达到了如下的结论:在1997年医学诺贝尔奖的评奖中,全会掌握了积极、先进而又谨慎乐观,并不冒进的分寸。(全文完)
作者简介:傅杰青(1930~),男,浙江鄞县人,江西省肿瘤医院
收稿日期:1999-01-02, 百拇医药
单位:禹宽平(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遗传系);傅杰青(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 南昌 330029)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625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6-0063-02
在医学诺贝尔奖的公告中,清楚地把感染性蛋白子列为与细菌、病毒并列的一种新的病原体。它写道:“斯坦利.普鲁西纳已经在众所周知的传染性病原体(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名单上加上了感染性蛋白子”。
那么这种新的传染性病原体究竟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公告对此作了相当详细的介绍,但是有一点值得人们注意的,那就是公告强调它所引起的疾病有一个共性,这就是痴呆(dementia)。在短短3页的文字稿中至少出现了7次。
, 百拇医药
在公告的《摘要》中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说,“感染性蛋白子是好几种人与动物的痴呆型致死性脑病的致病因子”,另一次则说:“斯坦利.普鲁西纳的这一发现给人们重大的启示,从而可以理解与痴呆有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的生物学机制,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早老性痴呆)”。
公告的正文第一段说,“普氏1972年开始研究的是一名由克—雅氏病引起的痴呆而死亡的病例”。正文第二段是在反问中提及“痴呆”症的:“难道感染性蛋白子真的是好几种痴呆型脑病的致病因子吗?”正文第五段的小标题就含有“痴呆”一词:“其它痴呆症可能具有相似的背景”。这一段劈头的一句话就说:“普氏的创新性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康庄大道,沿着它人们就可能理解更常见的痴呆型疾病”。显然,更常见的痴呆性疾病指的是阿尔茨海默氏病。正文最后一段是列举动物和人类的感染性蛋白子性疾病,“痴呆”一词仅见之于介绍人类的GSS三氏病的自然段,说该病是一种“遗传性的痴呆病”。
综上所述,公告把感染性蛋白子疾病归纳为痴呆性脑病,而痴呆则是症状学的术语。这一点与普氏的用语相差甚巨,因为普氏把感染性蛋白子疾病主要从病理学的角度加以考察,一般场合他都命名为海绵状退行性脑病。
, 百拇医药
例如1989年普氏在其《羊瘙痒病感染性蛋白子》综述中一开头就说“感染性蛋白子是一类新的、可传播的病原体,它能引起人类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Annu Rev Microbiol,1989,43:345~374)。在1991年6月1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普氏在其题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的综述中,也是一开头就这样讲:“感染性蛋白子可引起传播性和遗传性的神经疾病”(pp.1575~1522)。1993年普氏在综述《遗传性的和传染性的感染性蛋白子疾病》(Arch Neurol,v.50,1129~1153)中描述库鲁病时特别强调该病的神经病理变化与人类的克雅氏病与GSS三氏综合征的共同点在于“海绵状变化、星形细胞胶质变化与淀粉样板块。”
至于1994年发表的综述,其标题就明确显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和神经退行性变化》(Ann Rev Neurosci,17,311~39)。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感染性蛋白子疾病是人类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变化疾病”。1995年他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高级科普文章《感染性蛋白子疾病》一文时,写道:“已知的感染蛋白子病都是致命的,它们常常被归结为海绵状脑病”(Jan,pp.30~37)。1996年12月普氏发表的《感染性蛋白子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和其发病机理》的综述中说:“感染性蛋白子可引起一组人类和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疾病”(Trends Biochem Sci,V.21,No.12,pp482~487)。1997年10月在《科学》上发表的《感染性蛋白子和疯牛病危机》一文中说:“牛的海绵状脑病(疯牛病)与人类的克雅氏病是由感染性蛋白子引起的最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两个(V.278,pp245~251)。1998年11月(实际上是1997年普氏的诺贝尔演讲),普氏在著名的Proc Natl Acad Sci USA(V.95,pp 13363~13383)中发表题为《感染性蛋白子》综述时,一开头也仍然这样说:“感染性蛋白子是一类空前的传染性病原体,它通过一种全新的机理引起一组必然导致死亡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又说:“在羊瘙痒病、库鲁病、克雅氏病和所有现在称之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光学显微镜检查都可以见到海绵状的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 百拇医药
至于普氏在自己文章中提到阿尔茨海默氏病,据我们查找,早在1985年曾经在《科学美国人》的综述《感染性蛋白子》中提到(V.251,No.4,pp48~57)。那时他认为最可能由感染性蛋白子引起的疾病是羊瘙痒病和克雅氏病,其次是库鲁病,但尚无直接的证据。归结于这第三类可能性疾病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阿尔茨海默氏病,这是一种早老性痴呆,而且是美国人死亡原因中占第四位的。
以后我们看到的文献中,普氏似乎没有再着重提过此病。
总的说来,普氏认为,可能成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海绵状退行性脑病,其中社会意义大的只有两种动物病即牛的海绵状退行性脑病,即俗称“疯牛病”,这个疾病一直闹到1999年8月欧盟委员会才对英国的牛肉出口开禁,开始时许多欧盟国家还不敢大量进口。8月下旬比利时为英国牛肉进口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全世界新闻媒体都大肆报道。还有一个就是羊瘙痒病,而只有这个兽病才是唯一分离到感染性蛋白子的对象。迄今为止,在普氏所撰写正文的论文和综述中,综述所占比例很大,可见普氏比较喜好写大篇幅的综述。这些著名学术刊物能够欢迎普氏刊登这种从头讲起的综述,说明了感染性蛋白子及其疾病在科学界(例如《科学》)、生物学界(例如Annu Rev Microbiol)、生化学界(例如Trends Biochem Sci)、神经学科(例如Arch Neurol和Ann Rev Neurol)都是比较陌生的。
, http://www.100md.com
与普氏的做法相比较,医学诺贝尔奖评奖全会强调痴呆症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加强其在医学中的价值而为的。在他们看来,对兽医具有重大突破的科研成果,而不是对医学的科研成果颁发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似乎多少有些出格,不太符合他们的身份,从而某种程度做出了削弱评奖中科学性的行为。其实纵观近百年来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授奖史,这样的出格之事是常有的,有的出格的力度已经达到了令人眩晕的地步,例如1973年的该项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动物行为学的专家,表彰他们发现了生物个体的和社会行为型的组织和引导。
至于大量的颁奖项目显然属于分子生物学,则是众所瞩目的。而分子生物学无论如何不能归属于生理学或医学的范畴,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为了突出1997年颁奖项目的医学应用价值而与阿尔茨海默氏病过多地拉扯在一起实在是蛇足一类的败笔。
3.评奖分寸感总说
现在可以综合地来讨论1997年医学诺贝尔奖评奖全会在评奖问题上的分寸感了。首先,尽管普氏直到1997年12月登上诺贝尔演讲讲坛发表其演讲时,还仍然把自己的成果说成是一种假说,一种概念;而评奖全会则在评语与公告中坚持称作为实证性成果。这也许是为了维护诺贝尔奖的声誉和普氏作为学者的谦虚,人们对此是可以理解的。何况那天的开幕词中,主持演讲的瑞典教授是把感染子蛋白视作为假说的。
, 百拇医药
其次,评奖全会肯定了该病原体可以引起的几种动物和人类的脑疾病。在公告中并没有隐瞒这样一个事实,即只有羊瘙痒病是实验证实的感染性蛋白子疾病,而其他几种疾病都是推论式的。在推论上的问题中唯一的区别在于:评奖全会依据的是痴呆的症状,而普氏依据的是海绵状退行性这样的病理变化。
第三,普氏晚期的研究重点明显地着重于揭示感染性蛋白子疾病的感染性与遗传性的统一性上,虽然这个问题估计短时间内不见得能够突破。诺贝尔奖的评选也等不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时候才来临。好在公告正文中已经扼要地介绍了PrPc怎样变成PrPsc,用来说明何以正常组织中也存在的这种蛋白质是可以致病的。
最后,评奖全会回避了没有核酸这个重大结论可能带来的理论上的争论,让今后的历史来讲话,显然是很明智的。
综上所述,我们才达到了如下的结论:在1997年医学诺贝尔奖的评奖中,全会掌握了积极、先进而又谨慎乐观,并不冒进的分寸。(全文完)
作者简介:傅杰青(1930~),男,浙江鄞县人,江西省肿瘤医院
收稿日期:1999-01-0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