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哲学》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259445
“病”(症)“证”辩证的逻辑现象刍议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7期
     作者:李守业

    单位:昆明铁路局中心医院,云南 昆明 650217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726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7-0041-01

    在临床上,中医所说的证或证候是从宏观总体上把握人的整体运动观和疾病质的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方面。那种离开研究对象本质自身——邪正抗争的辩证过程——整体层次以下“动物造模”的严重局限性是明显的。由于动物区别于人,它们没有情志和语言,没有抽象思维的表达方式,不能“察色按脉”,不能实施“四诊”的唯象辨证,不能如实地反映人的脏腑经络气化功能活动与自然及社会内外环境紧密联系的辩证规律,因而没有心理学、信息学等特征可供临床研究与实践。这就是说,动物的“证候模型”并不能客观如实地复制出来。故我们在实证“证的概念”时,决不可忽视了疾病与人的生命运动规律的联系性。因为任何割断联系的“研究证的实质”的“确切性”到头来都是不真实的,如像在癌症等病的实验室研究中很多药是有特效的,但临床上在具体的病患者面前却很难显效就是例子。

    中医学的证候模型是以观察生命现象为前提的一门唯象论科学,它把直观对症的辨病观念很自然地寓于抽象思维的辨证过程中。中医的辨病和辨证论治的逻辑思维方法是自然交融的,它们重视调整人体自我修复的特殊功能和优化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所谓“扶正祛邪”和“治病必求于本”、以人为本的医学观,例如对五脏六腑、十二经病、卫气营血病等一系列脉象、症状和体征所进行的以六经、八纲辨证等为主要特征的逻辑思维的理论假说,已为无数次可重复性的医疗效果之确切性所验证,而升华为独具特色的医学模式。它与西医以辨病为目的的严格界定具有揭示疾病规律的某种精确化的特殊性是不同的。

    中医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一门科学,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在不打开人体‘黑箱’、不干扰活的生命过程的条件下,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并与自然、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着重研究生命过程中自然流露的、依靠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机体反应状态——脉象、舌苔、神色形态、症状等,从状态及其运动过程总结人的生理病理规律,探讨状态调控的方法”。它具有鲜明的由象知藏和见微知著的“本质决定形式,形式反映本质”的信息医学特征。在临床上它时而把思维活动驻足于患体一般的具体脉象、舌象和神色形态包括查验结果等的变化形式上,时而跳跃飞越并驾驭在认识对象又一变化形式的特殊性之彼岸。它既重视对不同疾病进行严格的和明确的鉴别分辨,务求准确地定量、定性、定位,但它决不囿于具体的病脉症而跳出那些单元多极化观念的严格界定之外。尤其是,尽管在同一患体往往会出现多病种、多病名、多病灶,但它始终把思辨活动凝注在把握主要矛盾及其本质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临床上微观鉴别疾病的诸多数据指标“等一组症状”的辨病观念是隶属于抽象思维的辨证论治的逻辑方法。

    收稿日期:2000-02-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