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的辩证性
作者:叶纯德
单位: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浙江 宁波 315012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922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9-0056-02
2000年4期《医学与哲学》发表了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蔡定芳教授《变亦变,不变亦变》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知识社会中的中医学》的两篇具有学术争鸣性的文章,读后颇有启发。两篇文章都提出中医学术要“变”,我完全赞同,但涉及“变”的具体内容和观点,在某些地方略有不同。现在我按照《医学与哲学》编者提出的“欢迎大家参加讨论”的要求前来参加讨论。
1 变与不变的辩证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运动之中,世界上所有一切事物,也都无时无刻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之中,所以,“变”是绝对的。恩格斯也曾说:“运动就一般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这段话,说明了物质世界“变”的绝对性一面。但是,“变”的绝对性又不应该单纯从机械的观点去理解,变与不变,是辩证性的,变的存在又必须有“不变”的存在作为其参照系。我们无法设想,没有参照系的物质粒子,是怎样体现其运动特性?所以,变与不变是一对连体孪生子,谁也少不了对方而单独存在。
, 百拇医药
在科学理论和实践上变与不变的共存现象非常明显。经典物理学,以物质不灭的实体存在作为其不变的依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光速不变作为其相对理论中的一种约定公理;物理定律中,能量有转化(变)的性质,又有守恒(不变)的性质等等。所以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是客观事物辩证法的真理,变与不变,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2 中西医学中的变与不变
中医学术和西医学术,它们间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性也非常明显,并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中医保守落后,长期封闭不变;西医讲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其实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种思想方法。事实上,几千年古老的中医,它何尝不在“变”。且不说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种“变”,目前国内外广大中医科研工作者,他们孜孜不倦,研究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的循经感传机理、研究微观辨证学、研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他们更何尝不想通过对中医学的更新——“变”,使人类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里,有更大的有所作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国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在2000年1月12日的《中国中医药报》上曾发表了以《关于中医学跨世纪发展若干问题思考》为题一文,其中就十分推崇《内经》作者和《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创新思想。文章引用《内经》“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阐明了《内经》的“古为今用”的一条重要原则,说明“善言古”仅是一种手段,而“验于今”(创新——变)才是真正的目的;引用了张仲景《伤寒论序》中“各承家技,终始顺旧。”更说明张仲景非常反对“顺旧”。《伤寒论》的诞生,对张仲景年代来说,更何尝不是一种创新,一种“变”!
, 百拇医药
中医从《内经》年代和张仲景年代起,已大力提倡“变”,到今天更有国内外广大的中医科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求新,一大批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日夜辛勤从事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劳动,中医不是时刻在变吗?
但中医的不变是存在的,《内经》把“阴阳”视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可知中医把阴阳视作变的依据。但阴阳是不变的,所以,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却又是不变中寓变的辩证法思想的充分体现。至于真正反对中医“变”的人,倒是确实存在,如在香港,就规定不许中医为病人输液,不许中医用各种西医所用的检测仪器,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西医的“专利”,中医是不能去碰的。其实,西医所用的许多科学仪器,有哪一件是西医医生亲自单独发明和制造的,假使没有各领域的科学发明家、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工人的辛勤全身投入,又何来今天现代化医院琳琅满目的的众多的各种新式科学仪器。这些人不希望中医“变”,不希望使中医变得也能使用这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只能说明他们的心眼太狭隘了一点,害怕中医一旦掌握了这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就会超过他们。当然,这只是少数,对大部分西医科学工作者来说,他们对中医还是非常厚爱,在医学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他们视中医是同志,是战友。不是吗?我国老一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原先个个都是正宗的高级西医,但他们那种锲而不舍的科学求实精神,对中医学术的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新一代的楷模。它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 百拇医药
现在有一部分片面热衷于西医技术的人,他们大讲日新月异的先进科学实验,大讲微观层次的不断深入,看来这些人是相当讲求“变”的哲学。但其实他们也有不变的东西,有不变的基础。不是吗?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还原论的思想方法,都是他们所赖以“变”的立脚点,所赖以“变”的理论基础。但这些都是不变的,至少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不变的。至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的基本理论、还原论的思想方法,是否应该根据所研究的对象的不同具体要求,适当地“变”一下,我认为除了部分西医中的有识之士以外,恐怕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
西医的某些不变,如片面理解物质基础论,其实又是他们保守落后的一面。如针灸学在美国被千方百计地阻碍,就是美国医学界一些人士,片面理解物质基础论的结果,同时也是说明美国医学会的一向保守落后和鸵鸟政策的结果。因为他们认为中医的经络,没有物质基础,解剖上不可见,不科学。但现在这一局面已被打破,变了。美国医学会在1997年出版的《通用医疗程序编码》中特别增加两个针灸专用编码的形式,承认中医成为美国现代医学社会中的一分子。这表明,经过长达20多年的争议,代表美国广大西医利益的美国医学会终于也顺应历史潮流,改变立场,确认针灸是一种正式的、有效的医疗专业。1997年11月3日~5日,美国国家卫生署在马里兰州的比塞大市召开了一次专门讨论针灸问题的“共识会议”,正面肯定针灸术的医学地位。声明指出:针灸术确实在体内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针灸术对若干疾病有确实的疗效;针灸术比一些西医药物或其它公认的疗法更为安全,其副作用明显更低……。西医敢于认可没有解剖结构、没有形态学理论、没有物质基础的中医针灸学,确是一种大变,确是具有一种令人敬佩的科学求实精神。
, 百拇医药
3 关于形态学
现代医学注重人体的形态结构,把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建筑在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研究。自显微镜发明并不断提高其功效后,西医对人体的微观结构作为研究人体生命的主要手段,并以此作为其理论的不变基础。而中医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当然与受历史的局限有关),关心的是形象(如舌象、脉象等),是“唯象”而不是形态。因此,有不少对西医的解剖情有独钟的人,主张建立中医形态学,作为中医理论体系重构的先决条件。我认为建立中医形态学的建议应该说是可取的,但若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唯一框架,是否应该再商榷一下。
中医在形态上的价值取向,有其自己的一些标准。《灵枢*九针十二原》有“粗守形,上守神”的说法;《周易*系辞》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可见其确是具有重道轻器、尚无薄有、视“神”为生命体的重要特征的一种价值取向。但是,这并不是说,整个中医学是建立在没有形态的功能变化之上,形与神俱,是中医学历来的主张。我们再仔细想一想,假使单纯从研究解剖结构入手,那不管你微观微到什么程度,离开了生命体的“神”,那你研究的只能是一堆死结构,永远也得不到生命的真谛。
现代西医,把形态学作为其根本性的、不变的研究生命物质的唯一手段,我认为也应该变一变,否则的话,西医就永远也无法理解中医的经络本质。
作者简介:叶纯德(1929-),男,浙江奉化人,现任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三环通讯》编辑部副主任。
收稿日期:2000-05-26, 百拇医药
单位: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浙江 宁波 315012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922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9-0056-02
2000年4期《医学与哲学》发表了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蔡定芳教授《变亦变,不变亦变》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知识社会中的中医学》的两篇具有学术争鸣性的文章,读后颇有启发。两篇文章都提出中医学术要“变”,我完全赞同,但涉及“变”的具体内容和观点,在某些地方略有不同。现在我按照《医学与哲学》编者提出的“欢迎大家参加讨论”的要求前来参加讨论。
1 变与不变的辩证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运动之中,世界上所有一切事物,也都无时无刻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之中,所以,“变”是绝对的。恩格斯也曾说:“运动就一般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这段话,说明了物质世界“变”的绝对性一面。但是,“变”的绝对性又不应该单纯从机械的观点去理解,变与不变,是辩证性的,变的存在又必须有“不变”的存在作为其参照系。我们无法设想,没有参照系的物质粒子,是怎样体现其运动特性?所以,变与不变是一对连体孪生子,谁也少不了对方而单独存在。
, 百拇医药
在科学理论和实践上变与不变的共存现象非常明显。经典物理学,以物质不灭的实体存在作为其不变的依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光速不变作为其相对理论中的一种约定公理;物理定律中,能量有转化(变)的性质,又有守恒(不变)的性质等等。所以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是客观事物辩证法的真理,变与不变,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2 中西医学中的变与不变
中医学术和西医学术,它们间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性也非常明显,并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中医保守落后,长期封闭不变;西医讲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其实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种思想方法。事实上,几千年古老的中医,它何尝不在“变”。且不说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种“变”,目前国内外广大中医科研工作者,他们孜孜不倦,研究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的循经感传机理、研究微观辨证学、研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他们更何尝不想通过对中医学的更新——“变”,使人类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里,有更大的有所作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国科学院王永炎院士,在2000年1月12日的《中国中医药报》上曾发表了以《关于中医学跨世纪发展若干问题思考》为题一文,其中就十分推崇《内经》作者和《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创新思想。文章引用《内经》“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阐明了《内经》的“古为今用”的一条重要原则,说明“善言古”仅是一种手段,而“验于今”(创新——变)才是真正的目的;引用了张仲景《伤寒论序》中“各承家技,终始顺旧。”更说明张仲景非常反对“顺旧”。《伤寒论》的诞生,对张仲景年代来说,更何尝不是一种创新,一种“变”!
, 百拇医药
中医从《内经》年代和张仲景年代起,已大力提倡“变”,到今天更有国内外广大的中医科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求新,一大批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日夜辛勤从事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劳动,中医不是时刻在变吗?
但中医的不变是存在的,《内经》把“阴阳”视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可知中医把阴阳视作变的依据。但阴阳是不变的,所以,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却又是不变中寓变的辩证法思想的充分体现。至于真正反对中医“变”的人,倒是确实存在,如在香港,就规定不许中医为病人输液,不许中医用各种西医所用的检测仪器,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西医的“专利”,中医是不能去碰的。其实,西医所用的许多科学仪器,有哪一件是西医医生亲自单独发明和制造的,假使没有各领域的科学发明家、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工人的辛勤全身投入,又何来今天现代化医院琳琅满目的的众多的各种新式科学仪器。这些人不希望中医“变”,不希望使中医变得也能使用这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只能说明他们的心眼太狭隘了一点,害怕中医一旦掌握了这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就会超过他们。当然,这只是少数,对大部分西医科学工作者来说,他们对中医还是非常厚爱,在医学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他们视中医是同志,是战友。不是吗?我国老一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原先个个都是正宗的高级西医,但他们那种锲而不舍的科学求实精神,对中医学术的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新一代的楷模。它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 百拇医药
现在有一部分片面热衷于西医技术的人,他们大讲日新月异的先进科学实验,大讲微观层次的不断深入,看来这些人是相当讲求“变”的哲学。但其实他们也有不变的东西,有不变的基础。不是吗?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还原论的思想方法,都是他们所赖以“变”的立脚点,所赖以“变”的理论基础。但这些都是不变的,至少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不变的。至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的基本理论、还原论的思想方法,是否应该根据所研究的对象的不同具体要求,适当地“变”一下,我认为除了部分西医中的有识之士以外,恐怕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
西医的某些不变,如片面理解物质基础论,其实又是他们保守落后的一面。如针灸学在美国被千方百计地阻碍,就是美国医学界一些人士,片面理解物质基础论的结果,同时也是说明美国医学会的一向保守落后和鸵鸟政策的结果。因为他们认为中医的经络,没有物质基础,解剖上不可见,不科学。但现在这一局面已被打破,变了。美国医学会在1997年出版的《通用医疗程序编码》中特别增加两个针灸专用编码的形式,承认中医成为美国现代医学社会中的一分子。这表明,经过长达20多年的争议,代表美国广大西医利益的美国医学会终于也顺应历史潮流,改变立场,确认针灸是一种正式的、有效的医疗专业。1997年11月3日~5日,美国国家卫生署在马里兰州的比塞大市召开了一次专门讨论针灸问题的“共识会议”,正面肯定针灸术的医学地位。声明指出:针灸术确实在体内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针灸术对若干疾病有确实的疗效;针灸术比一些西医药物或其它公认的疗法更为安全,其副作用明显更低……。西医敢于认可没有解剖结构、没有形态学理论、没有物质基础的中医针灸学,确是一种大变,确是具有一种令人敬佩的科学求实精神。
, 百拇医药
3 关于形态学
现代医学注重人体的形态结构,把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建筑在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研究。自显微镜发明并不断提高其功效后,西医对人体的微观结构作为研究人体生命的主要手段,并以此作为其理论的不变基础。而中医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当然与受历史的局限有关),关心的是形象(如舌象、脉象等),是“唯象”而不是形态。因此,有不少对西医的解剖情有独钟的人,主张建立中医形态学,作为中医理论体系重构的先决条件。我认为建立中医形态学的建议应该说是可取的,但若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唯一框架,是否应该再商榷一下。
中医在形态上的价值取向,有其自己的一些标准。《灵枢*九针十二原》有“粗守形,上守神”的说法;《周易*系辞》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可见其确是具有重道轻器、尚无薄有、视“神”为生命体的重要特征的一种价值取向。但是,这并不是说,整个中医学是建立在没有形态的功能变化之上,形与神俱,是中医学历来的主张。我们再仔细想一想,假使单纯从研究解剖结构入手,那不管你微观微到什么程度,离开了生命体的“神”,那你研究的只能是一堆死结构,永远也得不到生命的真谛。
现代西医,把形态学作为其根本性的、不变的研究生命物质的唯一手段,我认为也应该变一变,否则的话,西医就永远也无法理解中医的经络本质。
作者简介:叶纯德(1929-),男,浙江奉化人,现任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三环通讯》编辑部副主任。
收稿日期:2000-05-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