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微循环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9524
血液粘度的测定与技术质量保证
http://www.100md.com 《微循环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李先云*

    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邮政编码 恩施445000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990124

    血液粘度是血液组成及其性质的综合表达, 除受诸多粘滞因素影响外, 采血技术、 抗凝方式、 测试方法以及测试仪器和相关条件等对血液粘度的测定亦有复杂的影响, 因此血液粘度的测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技术, 使之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 笔者现以北京普利生公司所产LBY-N6A型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计的临床应用为例, 探讨血液粘度测定时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及质量控制。

    1 仪器的选择与定标

    血液粘度与切变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ICSH血液流变学专家组的建议, 血液粘度的测定应包括较广的切变率范围, 理想工作范围应包括1~200 s-1的切变率[1~3]。 临床测定可在此范围内选择二个以上切变率, 其中一个应选择在40 s-1以下, 最好在10 s-1以下, 高切变率最好选在200 s-1左右。 测定血液粘度可选择旋转式粘度计或切变率可调的毛细管粘度计。 前者可提供精确的切变率, 而后者反映的是平均切变率。 因此临床测定全血粘度以选择旋转式粘度计为佳, 而血浆和血清均属牛顿流体, 应选择高切变率测定其粘度, 一般采用毛细管粘度计更好。
, 百拇医药
    对于初始工作的粘度计应进行精度检验和稳定性实验, 即定标。 可采用已知粘度的标准牛顿油检验仪器, 必要时应校准(标准油可在国家计量部门购买)。 合格的粘度计在低切变率下, 能够反映出同一血样的二份红细胞压积(HCT)差1%的血液表观粘度间的差异; 在高切变率条件下, 则能反映出HCT差2%的血液表观粘度间的差异。 稳定实验是采用一份HCT正常(40%~45%)的血液, 测定10次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 计算各切变率下的变异系数(CV%)。 要求低切变率低于40 s-1时, CV%<5%, 高切变率时CV%<2%。

    2 采血技术

    采血不当会造成血液粘度测定的明显误差。 所用采血和测定中用的空针、 针头、 吸管、 吸头、 试管等都必须保持清洁干燥, 避免沾有水分而使血标本稀释或红细胞破坏。 采血时压脉带压力大小、 血管受压时间长短以及压脉带放松至实际采血的间隔时间等对血液流变学参数测定均有一定影响。 根据ICSH建议, 压脉带的作用在于静脉的定位与针头的插入, 压脉时间应尽可能短, 针头插入后应在压脉带松开5 s以上才能开始采血。 且采血时不能用力抽取, 避免异常高的切应力对红细胞的破坏, 因此主张使用孔径较大的针头采血。
, 百拇医药
    3 抗凝剂的选择

    测定全血粘度的血液要进行抗凝处理, 抗凝剂的使用对于血液粘度测定亦有明显影响。 目前认为肝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为最理想, 肝素抗凝浓度为20~30 U/ml(血), Na2-EDTA抗凝浓度为3.4~4.8 Mol/L。 抗凝剂多用固体粉末或液体烘干物, 防止血样被液体稀释而降低其粘度。

    4 血样存放

    采血后影响血液粘度测定的主要因素是贮存时间与温度。 在室温条件下(指20 ℃左右)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全血中碳酸分解, PCO2下降, pH发生改变, 使血液粘度测量结果偏高。 血样贮存时间不应超过4 h, 若贮存于4 ℃冰箱中可延长至12 h。 取血后一般应立即进行测定, 否则也可使血液粘度测量结果偏高, 因此在取血后静置10~20 min后进行测定为宜。 血标本不宜在0 ℃以下存放, 因为在冰冻条件下红细胞会发生破裂以致溶血。 血液放置后, 由于红细胞下沉, 试管底部红细胞多易粘稠, 而上部红细胞减少变稀薄, 因此吸取血样时应充分混匀。 具体作法: 先将试管倾斜后旋转几圈, 再轻轻摇晃2~3次, 用吸管从底部开始吸取血样的1/2后再缓慢地沿试管壁注回, 用此法处理后的血样进行测定则比较准确。
, 百拇医药
    5 实验温度控制

    血液粘度测定建议于37 ℃下进行, 如无条件可于25 ℃为宜, 血样恒温控制必须在±0.5 ℃以内, 以控制在0.1 ℃之内更好。 因为温度是影响粘度的重要因素, 在较高温度时测定粘度较低, 反之则较高。

    6 正常参考值

    血液粘度是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的聚集与变形、 血小板及白细胞等诸多内在因素在一定测量条件下的宏观表现, 而这些因素又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故血液粘度也有一定的波动范围。 因此要评价血液粘度是否正常必须要有正常参考值, 而正常值必须从经过严格检查、 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中获得, 且不同地区的人群生活水平和习惯不同, 对血液粘度也有影响, 因此没有普遍适用的正常值, 即使采用通用的仪器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也是如此。 因此不同地区和实验室应有自己的正常参考值。

    恩施地区地处武陵山区,气候多变,绝大多数人群居住在海拔500~1 000 m以上。由于地域因素,我们采用LYB-N6A型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测定确立了本地区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正常参考值,并与其它地区[3,4]比较,见附表。
, http://www.100md.com
    附表 恩施地区血液流变学参数正常参考值与其它地区比较(±s) 项 目

    成年男性1)

    成年女性2)

    恩施地区

    北京地区

    恩施地区

    北京地区

    全血粘度(mPa.s)

    10 s-1

    9.25±
, 百拇医药
    1.06

    9.12±

    0.89

    9.15±

    1.22

    8.98±

    1.31

    50 s-1

    6.15±

    0.69

    5.96±

    0.63

    5.88±
, 百拇医药
    0.55

    5.26±

    0.52

    150 s-1

    5.04±

    0.41

    4.90±

    0.50

    4.51±

    0.41

    4.22±

    0.38

    血浆粘度(mPa.s)
, 百拇医药
    200 s-1

    1.42±

    0.23

    1.38±

    0.26

    1.40±

    0.24

    1.38±

    0.26

    红细胞压积(%)

    46.05±

    2.85

, 百拇医药     45.48±

    2.96

    41.00±

    4.00

    39.89±

    4.23

    全血低切还原粘度

    19.50±

    4.60

    19.00±

    4.50

    19.20±

    5.00
, 百拇医药
    19.00±

    5.50

    全血中切还原粘度

    12.90±

    3.15

    12.50±

    3.00

    10.50±

    4.00

    10.00±

    3.50

    全血高切还原粘度

    7.70±
, 百拇医药
    3.50

    7.50±

    4.00

    7.10±

    3.50

    6.50±

    4.00

    血沉(mm/h)

    10.00±

    6.00

    11.00±

    5.00

    16.00±
, http://www.100md.com
    6.00

    18.00±

    6.00

    血沉方程K值3)

    52.50±

    19.50

    53.00±

    20.00

    53.50±

    20.00

    53.00±

    20.00
, http://www.100md.com
    红细胞聚集指数

    2.20±

    0.50

    2.47±

    0.52

    2.05±

    0.62

    2.14±

    0.59

    红细胞刚性指数

    4.21±

    1.21

    4.01±
, 百拇医药
    1.38

    4.20±

    1.40

    4.01±

    1.38

    红细胞变形指数

    1.02±

    0.18

    0.98±

    0.16

    1.10±

    0.20

    0.98±
, 百拇医药
    0.16

    纤维蛋白原(g/L)

    3.08±

    1.22

    3.20±

    1.20

    3.38±

    1.00

    3.80±

    1.10

    注: 1) n均=60, 年龄32~66岁; 2) n均=52, 年龄30~60岁; 3) 由上海医科大学提供
, 百拇医药
    从表中可看出, 恩施地区正常人群的血液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比北京地区稍高, 这与本地区的特殊地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由于海拔高度的增加, 红细胞压积亦随之增高, 从而导致血液粘度相对升高。 但经统计学处理, 各项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7 其它影响因素

    血液流变性还受多种其它因素影响, 如生物节律、 饮食及运动等均可影响红细胞压积、 血浆蛋白组分, 进而影响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 由于人体在一天中血液粘度呈规律性变化, 有二次高峰, 分别在11∶00 am和8∶00 pm[1]。 另有文献提示, 人体在一天中血液粘度的变化是清晨血液粘度增加, 到8∶00 am左右达到最高值, 下午开始下降, 在午夜至3∶00 am之间降到最低。 虽然上述有关生物节律影响的二种观点不完全统一, 尚待进一步探讨, 但ICSH提出要注意这些影响, 采血时间应一致, 一般以清晨空腹为宜。 此外妇女经期、 季节、 气候等因素对血液粘度亦有一定影响, 也应加以必要的注意。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 血液粘度测定时的影响因素很多, 建议尽可能从上述诸方面加以控制, 做好质量控制, 才能保证血液粘度测定的准确性, 正确客观地评价血液流变性。

    参考文献

    [1] 范家骏, 赵国欣主编. 血液流变学基础与临床.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80~86, 354~363.

    [2] 李影林主编.中华医学检验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03~406.

    [3] 王鸿利, 包承鑫主编. 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53~163.

    [4] 王怡, 王仰宗主编. 实用临床血液流变学.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4. 500~509.

    本文1998-05-21收到, 1998-09-06修回, 1999-01-07接受, 百拇医药(李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