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辨证论治及其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作者:王 琪王 琪* 高大运* 吕晓静*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定医院, 邮政编码 保定071000
关键词:崩漏;中医分型;微循环, 甲襞
崩漏辨证论治及其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目的: 探讨妇科崩漏不同辨证甲襞微循环之异同及其治疗前后的变化。 方法: 将78例崩漏患者按中医“血崩证”辨证分为: 血热型、 脾虚型、 血瘀型, 观察三种证型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结果: 三种证型的崩漏均有不同类型的微循环异常。 辨证论治后, 其甲襞微循环的形态、 流态以及袢周的积分值均有改善。 结论: 甲襞微循环检测有助于对妇女崩漏的辨证分型和疗效监测。
Changes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on Metrorrhagia
, 百拇医药
Wang Qi, Gao Dayun, Lu Xiaojing
Affiliated Baoding Hospital of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es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u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for womens metrorrhagi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78 cases of patients of metrorrhagia were measured which were differentiation from three types: blood-heat, weak spleen and stomach, and blood sta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cure, the scores of shapes, flow condition and the loops round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were all improved by the treatment of determination based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Conclusion: It were provided the signs of references from the examination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for the three typ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ntion above on the womens metrorrhagia.
, 百拇医药
Key words:Metrorrhagia;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ypes; Microcirculation, nailfold
崩漏既是妇女的常见病, 亦是疑难重证, 给妇女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 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多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主, 所以准确的辨证是治疗的关键, 为此我们对临床78例崩漏患者进行了辨证论治, 并应用微循环为检测手段, 进行了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7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17~46岁, 其中未婚17例, 已婚未育20例, 已育39例, 出血时间最短为2个月, 最长为5年, 经门诊妇科内诊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及生殖器有器质性病变。
, http://www.100md.com
1.2 观察方法
采用徐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 光源系统采用WBX-811B型。 微循环测量仪配闭路电视系统及显微摄影, 在20 ℃~25 ℃室温内, 按照1984年全国第一届微循环专题讨论会制定的临床试用方案进行常规操作[1], 判断标准用加权积分法[2], 全面观察16项指标。
1.3 辨证分型及治疗
1.3.1 血热型(28例): 主要症状为: 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断, 血色红而质稠, 心烦潮热, 小便黄少或大便干结、 苔薄黄、 脉滑数。 治法多以滋阴清热、 止血调经为主, 方用清经散合二至丸加减: 丹皮、 地骨皮、 生地、 赤白芍、 女贞子、 旱莲草、 生黄芩、 焦桅子、 生牡蛎、 地榆。 月经有血块者及舌有瘀斑、 瘀点或舌质暗者加香附、 益母草。 大便干燥加生大黄。
, 百拇医药
1.3.2 脾虚型(21例): 主要症状为: 经血非时而至, 崩中继而淋漓, 血色淡而质薄、 气短神疲、 面色光白或面目浮肿、 手足不温, 或饮食不佳、 舌质淡、 苔薄白、 脉弱。 治法为补气摄血、 养血调经, 处方用固本止崩汤加味当归、 升麻、 山药、 大枣、 乌贼骨、 三七参、 党参、 黄芪、 白木、 熟地。 久崩不止见头昏乏力、 心悸失眠者加首乌、 白芍、 寄生、 夜交藤、 五味子。 腹胀痛加香附、 木香、 益母草。
1.3.3 血瘀型(29例):主要症状为: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净、或停闭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 继而淋漓不断,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痛或胀痛,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涩。治法为: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处方为四物汤合失笑散,加三七粉、茜草炭、乌贼骨、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胁腹胀痛加炒川楝子、香附。久漏不净加桃仁、红花、益母草。血色红而量多加仙鹤草、地榆、茜草根、夏枯草。
2 结 果
, 百拇医药
血崩证辨证分型各组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见附表。
附表 血崩证辨证分型各组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比较(±s)
分 型
管袢形态
血液流态
袢周状态
总积分值
血热型
(n=28)
, http://www.100md.com
治疗前
1.52±
0.21
0.84±
0.18
1.05±
0.19
3.41±
0.34
治疗后
1.04±
0.241)
0.37±
, 百拇医药
0.152)
0.64±
0.131)
2.05±
0.282)
脾虚型
(n=21)
治疗前
1.73±
0.16
1.61±
0.35
, 百拇医药
1.68±
0.28
5.07±
0.42
治疗后
1.20±
0.181)
0.72±
0.222)
1.14±
0.161)
3.06±
, 百拇医药
0.262)
血瘀型
(n=29)
治疗前
1.79±
0.49
2.08±
0.81
1.68±
0.73
5.50±
0.77
治疗后
, 百拇医药
1.36±
0.341)
1.09±
0.642)
0.97±
0.581)
3.42±
0.632)
注: 与治疗前比较: 1) P<0.05, 2) P<0.01 3 讨 论
早在《内经》中就有“阴虚阳搏谓之崩”的记载, 它为后世医家研究崩漏奠定了理论基础。 明方钧已《丹溪心法附会》之:“治崩次第, 初用止血, 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 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 以还其旧”。 总结出“塞流、 澄源、 复旧”的治崩三大法, 而止血为第一要法。 但临证时不可见血就使用收涩止血药而应辨证论治, 血热者宜滋阴、 清热、 凉血, 血虚寒者宜温经、 养血调经, 血瘀者宜活血化瘀、 止血调经, 气虚者宜补血止血,气滞者宜理气止血。 而崩漏证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瘀血, 凡经血色黑, 有血块, 小腹胀痛, 舌质暗, 或有瘀斑瘀点, 病程日久, 经血淋漓不断者, 无论是血热型、 脾虚型、 血瘀型都应配合使用活血化瘀药, 可收到活血化瘀, 止血、 祛瘀生新, 引血归经的效果。
, 百拇医药
血崩证因气血失调而生, 它也是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 与微循环障碍也密切相关。 从本研究结果看, 无论血热型、 脾虚型、 血瘀型, 其微循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血热型的特点是: 管袢数目增多, 管径变粗, 输出支及袢顶弛张, 管袢周围有出血, 血流速度增快, 血色多呈鲜红色, 红细胞轻度聚集。 脾虚型的特点是: 管袢数目较血热型减少, 外型扭曲, 畸形增多, 血色呈鲜红或淡红色, 血流速度较缓慢, 流态多呈虚线流, 红细胞轻或中度聚集。 血瘀型的主要特点是: 管袢外型较前二型短, 袢顶瘀血明显, 扭曲、 畸形增多, 血流速度缓慢, 红细胞中度或重度聚集, 血色呈深红或暗红。 但经过辨证治疗后, 其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 微循环观察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值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 这一观察不仅为血崩证的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指标, 也为其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了依据。
总之, 血崩证在微循环障碍方面有着特征性形态学及病理生理的改变, 对其的治疗可以通过监测微循环的动态变化, 特别是红细胞的聚集及袢周状态上的变化, 及时调整方剂及药量, 使中医在治疗崩漏的过程中, 收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惠铭, 薛全福, 曾昭炜.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题讨论会纪要. 中华医学杂志, 1984, 63(1):5~6.
2.田牛,单毅,柳大昌,等.实用临床微循环学.上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68~76.
收稿日期:本文1998-09-14收到, 1998-12-02修回,1999-03-08接受, http://www.100md.com(王 琪王 琪* 高大运* 吕晓静*)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定医院, 邮政编码 保定071000
关键词:崩漏;中医分型;微循环, 甲襞
崩漏辨证论治及其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目的: 探讨妇科崩漏不同辨证甲襞微循环之异同及其治疗前后的变化。 方法: 将78例崩漏患者按中医“血崩证”辨证分为: 血热型、 脾虚型、 血瘀型, 观察三种证型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结果: 三种证型的崩漏均有不同类型的微循环异常。 辨证论治后, 其甲襞微循环的形态、 流态以及袢周的积分值均有改善。 结论: 甲襞微循环检测有助于对妇女崩漏的辨证分型和疗效监测。
Changes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on Metrorrhagia
, 百拇医药
Wang Qi, Gao Dayun, Lu Xiaojing
Affiliated Baoding Hospital of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es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u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for womens metrorrhagi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78 cases of patients of metrorrhagia were measured which were differentiation from three types: blood-heat, weak spleen and stomach, and blood sta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he cure, the scores of shapes, flow condition and the loops round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were all improved by the treatment of determination based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Conclusion: It were provided the signs of references from the examination of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for the three typ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ntion above on the womens metrorrhagia.
, 百拇医药
Key words:Metrorrhagia;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ypes; Microcirculation, nailfold
崩漏既是妇女的常见病, 亦是疑难重证, 给妇女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 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多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主, 所以准确的辨证是治疗的关键, 为此我们对临床78例崩漏患者进行了辨证论治, 并应用微循环为检测手段, 进行了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7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17~46岁, 其中未婚17例, 已婚未育20例, 已育39例, 出血时间最短为2个月, 最长为5年, 经门诊妇科内诊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及生殖器有器质性病变。
, http://www.100md.com
1.2 观察方法
采用徐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 光源系统采用WBX-811B型。 微循环测量仪配闭路电视系统及显微摄影, 在20 ℃~25 ℃室温内, 按照1984年全国第一届微循环专题讨论会制定的临床试用方案进行常规操作[1], 判断标准用加权积分法[2], 全面观察16项指标。
1.3 辨证分型及治疗
1.3.1 血热型(28例): 主要症状为: 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断, 血色红而质稠, 心烦潮热, 小便黄少或大便干结、 苔薄黄、 脉滑数。 治法多以滋阴清热、 止血调经为主, 方用清经散合二至丸加减: 丹皮、 地骨皮、 生地、 赤白芍、 女贞子、 旱莲草、 生黄芩、 焦桅子、 生牡蛎、 地榆。 月经有血块者及舌有瘀斑、 瘀点或舌质暗者加香附、 益母草。 大便干燥加生大黄。
, 百拇医药
1.3.2 脾虚型(21例): 主要症状为: 经血非时而至, 崩中继而淋漓, 血色淡而质薄、 气短神疲、 面色光白或面目浮肿、 手足不温, 或饮食不佳、 舌质淡、 苔薄白、 脉弱。 治法为补气摄血、 养血调经, 处方用固本止崩汤加味当归、 升麻、 山药、 大枣、 乌贼骨、 三七参、 党参、 黄芪、 白木、 熟地。 久崩不止见头昏乏力、 心悸失眠者加首乌、 白芍、 寄生、 夜交藤、 五味子。 腹胀痛加香附、 木香、 益母草。
1.3.3 血瘀型(29例):主要症状为: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净、或停闭日久又突然崩中下血, 继而淋漓不断,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痛或胀痛,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涩。治法为: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处方为四物汤合失笑散,加三七粉、茜草炭、乌贼骨、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胁腹胀痛加炒川楝子、香附。久漏不净加桃仁、红花、益母草。血色红而量多加仙鹤草、地榆、茜草根、夏枯草。
2 结 果
, 百拇医药
血崩证辨证分型各组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见附表。
附表 血崩证辨证分型各组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比较(±s)
分 型
管袢形态
血液流态
袢周状态
总积分值
血热型
(n=28)
, http://www.100md.com
治疗前
1.52±
0.21
0.84±
0.18
1.05±
0.19
3.41±
0.34
治疗后
1.04±
0.241)
0.37±
, 百拇医药
0.152)
0.64±
0.131)
2.05±
0.282)
脾虚型
(n=21)
治疗前
1.73±
0.16
1.61±
0.35
, 百拇医药
1.68±
0.28
5.07±
0.42
治疗后
1.20±
0.181)
0.72±
0.222)
1.14±
0.161)
3.06±
, 百拇医药
0.262)
血瘀型
(n=29)
治疗前
1.79±
0.49
2.08±
0.81
1.68±
0.73
5.50±
0.77
治疗后
, 百拇医药
1.36±
0.341)
1.09±
0.642)
0.97±
0.581)
3.42±
0.632)
注: 与治疗前比较: 1) P<0.05, 2) P<0.01 3 讨 论
早在《内经》中就有“阴虚阳搏谓之崩”的记载, 它为后世医家研究崩漏奠定了理论基础。 明方钧已《丹溪心法附会》之:“治崩次第, 初用止血, 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 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 以还其旧”。 总结出“塞流、 澄源、 复旧”的治崩三大法, 而止血为第一要法。 但临证时不可见血就使用收涩止血药而应辨证论治, 血热者宜滋阴、 清热、 凉血, 血虚寒者宜温经、 养血调经, 血瘀者宜活血化瘀、 止血调经, 气虚者宜补血止血,气滞者宜理气止血。 而崩漏证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瘀血, 凡经血色黑, 有血块, 小腹胀痛, 舌质暗, 或有瘀斑瘀点, 病程日久, 经血淋漓不断者, 无论是血热型、 脾虚型、 血瘀型都应配合使用活血化瘀药, 可收到活血化瘀, 止血、 祛瘀生新, 引血归经的效果。
, 百拇医药
血崩证因气血失调而生, 它也是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 与微循环障碍也密切相关。 从本研究结果看, 无论血热型、 脾虚型、 血瘀型, 其微循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血热型的特点是: 管袢数目增多, 管径变粗, 输出支及袢顶弛张, 管袢周围有出血, 血流速度增快, 血色多呈鲜红色, 红细胞轻度聚集。 脾虚型的特点是: 管袢数目较血热型减少, 外型扭曲, 畸形增多, 血色呈鲜红或淡红色, 血流速度较缓慢, 流态多呈虚线流, 红细胞轻或中度聚集。 血瘀型的主要特点是: 管袢外型较前二型短, 袢顶瘀血明显, 扭曲、 畸形增多, 血流速度缓慢, 红细胞中度或重度聚集, 血色呈深红或暗红。 但经过辨证治疗后, 其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 微循环观察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值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 这一观察不仅为血崩证的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指标, 也为其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了依据。
总之, 血崩证在微循环障碍方面有着特征性形态学及病理生理的改变, 对其的治疗可以通过监测微循环的动态变化, 特别是红细胞的聚集及袢周状态上的变化, 及时调整方剂及药量, 使中医在治疗崩漏的过程中, 收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惠铭, 薛全福, 曾昭炜.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题讨论会纪要. 中华医学杂志, 1984, 63(1):5~6.
2.田牛,单毅,柳大昌,等.实用临床微循环学.上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68~76.
收稿日期:本文1998-09-14收到, 1998-12-02修回,1999-03-08接受, http://www.100md.com(王 琪王 琪* 高大运* 吕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