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窒息6例
作者:潘月合 贺爱松 张绪春 宿文革
单位:271126 莱芜,山东省莱芜钢铁总厂医院职业病科
关键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980325
我院于1996年6月收治急性氮气中毒病例6例,现报道如下。
现场劳动卫生学资料:本次中毒事故发生于动力部制氧车间,该车间生产原料是空气,产品是纯氧气和氮气。工艺流程:空气吸入→过滤→压缩→预冷→空气净化系统→空分塔。净化系统使用硅胶吸附液化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吸附器内硅胶需定期更换。更换过程:吸附器内通入纯氮气加温→阀门打开→硅胶落入保温箱内→工人自箱顶顺梯下到箱内更换。此箱位于1 m高的平台上,箱容积为3 m×2.5 m×5 m,箱顶盖开口面积为1 m×1 m。事故发生后20分钟,车间化验室取样测得箱内氮浓度为85.2%,氧浓度为9.6%。
, 百拇医药
中毒经过及表现:6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47岁,维修钳工,既往无高血压及精神病史,由于操作错误,氮气泄漏于保温箱内,3名工人进入后约2分钟感头晕、胸闷、全身乏力,2名先入者因窒息而发生昏迷,1名后入者尚能呼救,欲逃离时在箱内的梯子旁失去知觉。3名候在箱顶的工人未戴任何防护用品进箱抢救,相继晕倒在箱内。车间其他工人戴供氧式防护面具将6名患者救出,发现有3名工人呕吐出胃内容物,2名大小便失禁,4名有烦躁,2名有抽搐症状。患者氮气内停留时间为5~20分钟。救出至就诊时间约15分钟。
体检:体温高2例(38.4℃、38.5℃),血压高2例,发绀4例,双瞳孔散大3例,呼吸音粗糙3例,腱反射减弱、消失各1例,压眶反射消失1例。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白细胞升高3例(9.9×109/L~12.3×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3例(0.77~0.89)。血糖增高1例(6.8 μmol/L),血氧低3例(PaO2 8.9~9.9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肌缺血改变1例。眼底检查:分别于入院时、8小时、24小时由同一人检查,有2例于8小时后视网膜静脉充盈,HbCO测定小于5%,尿蛋白(-),血生化、肝功、B超、胸透均正常。
, 百拇医药
治疗与转归:鼻导管吸氧(6~8 L/min);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4小时1次,地塞米松20 m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治疗脑水肿;应用能量合剂、脑活素等扩张脑血管、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经治疗,1~5天痊愈,随访2个月无任何后遗症。
典型病例摘要:患者男,24岁,发病后送来我院。当时昏迷,呕吐胃内容物,大小便失禁。T 38.5 ℃,P 118 次/分,R 30 次/分,BP 22/12 kPa(165/90 mmHg)。口唇、耳垂发绀,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5 mm,对光反应迟钝,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肌张力增强,压眶反射及膝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血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血气分析pH 7.396,PO2 8.9 kPa,PCO2 5.8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Ⅱ、Ⅲ、avF、V3~V6 T波低平,入院8小时查眼底视网膜静脉充盈,给予高流量吸氧、降颅压及应用激素、能量合剂、脑活素等药物,治疗12小时后出现躁动、意识模糊,14小时后逐渐清醒,感头痛、头晕、胸闷、腹痛、恶心、乏力,发病前情况叙述清晰,治疗5天后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讨论 氮气通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由于工人不遵守操作规程,使氮气泄漏,箱内氮气浓度增高,氧浓度降低,因而使6名工人先后窒息昏迷。有报道,当呼吸气中氧浓度<10%可立即使人窒息死亡,事故后测得氧浓度达到致死浓度,但因为保温箱与吸附器之间阀门、箱盖始终未关闭,氮气持续泄漏,推测中毒时氧、氮浓度与测量值有误差,病情与当时工作部位和阀门距离也有关系。通过本次抢救我们体会到,氧疗是抢救氮气窒息成功的主要措施。我们采用高浓度鼻导管吸氧,血气分析结果证实动脉血氧分压达13 kPa以上,因而我们未采用高压氧及加压给氧。对于2例脑水肿病人及早做出诊断,并采用足量甘露醇和大剂量激素取得较好疗效,在病人苏醒后,应调整治疗方法,以防止电解质紊乱和氧中毒等并发症。
(本次抢救及本文均由山东省立医院职业病科林瑞存主任医师指导,志谢)
(收稿:1997-04-03 修回:1997-07-14), 百拇医药
单位:271126 莱芜,山东省莱芜钢铁总厂医院职业病科
关键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980325
我院于1996年6月收治急性氮气中毒病例6例,现报道如下。
现场劳动卫生学资料:本次中毒事故发生于动力部制氧车间,该车间生产原料是空气,产品是纯氧气和氮气。工艺流程:空气吸入→过滤→压缩→预冷→空气净化系统→空分塔。净化系统使用硅胶吸附液化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吸附器内硅胶需定期更换。更换过程:吸附器内通入纯氮气加温→阀门打开→硅胶落入保温箱内→工人自箱顶顺梯下到箱内更换。此箱位于1 m高的平台上,箱容积为3 m×2.5 m×5 m,箱顶盖开口面积为1 m×1 m。事故发生后20分钟,车间化验室取样测得箱内氮浓度为85.2%,氧浓度为9.6%。
, 百拇医药
中毒经过及表现:6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47岁,维修钳工,既往无高血压及精神病史,由于操作错误,氮气泄漏于保温箱内,3名工人进入后约2分钟感头晕、胸闷、全身乏力,2名先入者因窒息而发生昏迷,1名后入者尚能呼救,欲逃离时在箱内的梯子旁失去知觉。3名候在箱顶的工人未戴任何防护用品进箱抢救,相继晕倒在箱内。车间其他工人戴供氧式防护面具将6名患者救出,发现有3名工人呕吐出胃内容物,2名大小便失禁,4名有烦躁,2名有抽搐症状。患者氮气内停留时间为5~20分钟。救出至就诊时间约15分钟。
体检:体温高2例(38.4℃、38.5℃),血压高2例,发绀4例,双瞳孔散大3例,呼吸音粗糙3例,腱反射减弱、消失各1例,压眶反射消失1例。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白细胞升高3例(9.9×109/L~12.3×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3例(0.77~0.89)。血糖增高1例(6.8 μmol/L),血氧低3例(PaO2 8.9~9.9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肌缺血改变1例。眼底检查:分别于入院时、8小时、24小时由同一人检查,有2例于8小时后视网膜静脉充盈,HbCO测定小于5%,尿蛋白(-),血生化、肝功、B超、胸透均正常。
, 百拇医药
治疗与转归:鼻导管吸氧(6~8 L/min);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4小时1次,地塞米松20 m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治疗脑水肿;应用能量合剂、脑活素等扩张脑血管、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经治疗,1~5天痊愈,随访2个月无任何后遗症。
典型病例摘要:患者男,24岁,发病后送来我院。当时昏迷,呕吐胃内容物,大小便失禁。T 38.5 ℃,P 118 次/分,R 30 次/分,BP 22/12 kPa(165/90 mmHg)。口唇、耳垂发绀,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5 mm,对光反应迟钝,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肌张力增强,压眶反射及膝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血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血气分析pH 7.396,PO2 8.9 kPa,PCO2 5.8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Ⅱ、Ⅲ、avF、V3~V6 T波低平,入院8小时查眼底视网膜静脉充盈,给予高流量吸氧、降颅压及应用激素、能量合剂、脑活素等药物,治疗12小时后出现躁动、意识模糊,14小时后逐渐清醒,感头痛、头晕、胸闷、腹痛、恶心、乏力,发病前情况叙述清晰,治疗5天后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讨论 氮气通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由于工人不遵守操作规程,使氮气泄漏,箱内氮气浓度增高,氧浓度降低,因而使6名工人先后窒息昏迷。有报道,当呼吸气中氧浓度<10%可立即使人窒息死亡,事故后测得氧浓度达到致死浓度,但因为保温箱与吸附器之间阀门、箱盖始终未关闭,氮气持续泄漏,推测中毒时氧、氮浓度与测量值有误差,病情与当时工作部位和阀门距离也有关系。通过本次抢救我们体会到,氧疗是抢救氮气窒息成功的主要措施。我们采用高浓度鼻导管吸氧,血气分析结果证实动脉血氧分压达13 kPa以上,因而我们未采用高压氧及加压给氧。对于2例脑水肿病人及早做出诊断,并采用足量甘露醇和大剂量激素取得较好疗效,在病人苏醒后,应调整治疗方法,以防止电解质紊乱和氧中毒等并发症。
(本次抢救及本文均由山东省立医院职业病科林瑞存主任医师指导,志谢)
(收稿:1997-04-03 修回:1997-07-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