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60127
对我所三年来加强管理创新的措施及成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韩邦荣 张小军 赵洪卫 钱令嘉

    单位:300050 天津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管理创新;创新措施;成效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000302 【摘要】 本文对我所3年来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创新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采取的创新措施有:1.认真定位,明确战略目标。通过情报调研,同类机构的比较分析,明确了战略位置,提出了战略目标。2.优化重组,集中力量,突出特色,对研究室进行了精减,研究人员进行了重新组合。3.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提高创新能力。4.设立发展基金,加强宏观调控。重点支持一些创新性强和有较大应用价值的课题,调控学科和人才均衡发展。5.拓宽培养学科带头人的途径,启用中青年科研骨干,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6.多劳多得,充分发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科研津贴制度、开发提成制度和荣誉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7.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确保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通过管理创新,完成了全所科研资源的再分配,人员得到了合理地组合,重点学科得到了加强,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运行效率,推动了学科、人才的发展。
, 百拇医药
    21世纪,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更加强调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系统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趋增加。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从更高层次上设计和构建创新的科研管理体制,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加快研究所的发展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从1997年开始,针对我所科研工作的实际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科研工作实际状况及存在问题

    我所是具有40多年历史的老所,也是一个大所。长期以来,围绕部队及国家经济建设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从获得的科研成果来看,获得的国家奖及军队二等奖以上成果就有70多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科研竞争形势的加剧,给我所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评价科研机构的一个主要指标,即本单位从国家和上级部门获得多少科研经费来看,我所“九五”期间年均获得经费100万元左右,年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科研工作基本上呈稳态发展,但发展速度还不快。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部门科研经费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所没有取得“突飞猛进”地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存在问题:①科技人员竞争意识不足,拼搏精神不强。由于是40多年的老所,科技人员相对老化,对原有计划经济下的科研模式较熟悉,习惯于等上级部门下达科研任务,积极主动申请课题,争取经费的人不多。面对竞争,常常缺乏信心,不敢直接参与竞争。②学科面较宽,研究力量分散。我所学科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卫生检验学和环境医学等。学科面宽,研究力量不集中,研究内容深度不够,研究工作缺乏连续性,很难形成较强优势。③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由于我所应用研究任务较重,在引进新技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上做的还不够,应用基础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研究手段相对落后,从而影响了我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④成果转化能力弱,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所里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来调控学科和人才的发展。

    二、科研管理的新举措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积极进行了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着重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建立新型科研运行机制,加强了科研资源优化组合,引进了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了科技活力。
, http://www.100md.com
    1.认真定位,明确战略目标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所在军队、国内外同类科研机构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哪些研究领域有优势?哪些领域有待加强?哪些领域要引进?今后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还不十分清楚。为此,我们组织各室人员和所学术委员会成员,进行了所战略定位工作。通过近半年的情况调研,同类机构的比较分析,明确了我所的战略位置,提出了战略目标:即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重点发展我所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力争在2010年前,把我所建设成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中心和卫生学环境医学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

    2.优化重组,进行研究室的调整 根据战略目标,按照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学科、发挥优势特色的原则,对所里研究室进行适当调整,在原有11个研究室基础上调整为8个研究室。保留了原有的环境卫生学、营养学、高原与温度医学、劳动卫生学和卫生检验学科,同时根据任务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组建了应激医学研究室。研究人员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合到各研究室。通过调整,主要学科的研究力量得到了加强,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 百拇医药
    3.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提高创新能力 根据任务和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化原有的3个重点实验室:卫生监测中心、工效学实验室和营养代谢实验室的建设。为了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研究水平,把生物芯片、传感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等高新技术引入到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中来,组建了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增添了先进设备,改善了实验条件。同时,加强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大型仪器实行统管公用,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强化图书情报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增添了电子阅览室,努力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4.设立发展基金,加强宏观调控 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每年拿出20万元经费,作为所科研发展基金,来调控学科和人才均衡发展。主要是重点支持一些创新性强和有较大应用价值的课题,为今后争取上级经费打下基础。做到早撒种子、快扶苗子、多收果子。经费资助采用无息贷款方式。主要资助下列3类课题:①军事医学课题:主要资助一些未被列入军队规划而部队急需或为下一规划提前启动而设的军事医学课题。②创新课题:主要资助有明显创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课题。③开发课题:主要资助有广阔市场前景且技术含量较高的研究课题。
, http://www.100md.com
    5.加强年青学科带头人培养,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通过多渠道引进博士后,扩大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来拓宽培养学科带头人的途径,改善科技队伍的学历和年龄结构。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大胆引进与启用中青年科研骨干,鼓励年青科技人员申请和承担课题,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年青科技人员在职学习、深造,支持优秀科技人员出国进修和参加国际会议,不断改善科研条件,鼓励年青人脱颖而出。

    6.多劳多得,充分发挥竞争激励机制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针对每个科研人员工作量大小不等的特点,在分配上也要体现出差别,要多劳多得,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建立科研津贴制度:按每年下达的实际课题经费额,提取4%~10%作为科研津贴。同时,所里另外奖励4%~5%。课题负责人拿科研津贴的50%,剩余的50%由课题负责人根据参与课题贡献大小发放给课题参加人员。谁拿的课题多,获得的科研经费多,谁拿的科研津贴就多。
, 百拇医药
    (2)建立开发提成制度:成果转让、技术服务、咨询、专利实施、风险投资等取得的收入,在扣除成本后,从净利润中提成20%奖励负责人。

    (3)建立荣誉奖励制度:在给予物质奖励同时也给予精神奖励。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同志,可以获得荣誉奖励,如立功、提前晋级、奖励休假、资助参加学术会议和进修等多种形式。凡在nature、science、cell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其版面费由所里支付,并且给予科研人员重奖。

    7.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确保可持续发展 努力挖掘现有科技成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充分发挥我所环境与营养研究的优势,以营养保健品、药物和环保产品为龙头,不断发现和开发新的药物、功能性食品及装备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完善与创新,加大成果的科技含量和实用性,提高成果装备部队和走向民用市场的能力。通过科技开发,来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人员的生活水平,增强研究所的凝聚力,确保我所持续健康地发展。
, 百拇医药
    三、成效

    通过3年的改革,完成了全所科研资源的再分配,人员得到了合理地组合,重点学科得到了加强。增添了先进的仪器设备,改善了实验条件,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科技人员竞争意识得到明显的增强,积极性得到了很大地发挥,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科研课题与创新能力方面,1998年获得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999年获得4项,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1999年还首次获得了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标志着科研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学科和人才建设方面,我所提出的3个学科增长点:环境污染生物处理、环境适应基因与应激研究,被列为院重点项目并得到经费资助。科研人员年龄明显年轻化,平均年龄下降5~10岁,学历结构也明显改善,目前具有博士学位和正要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占研究人员的三分之一,有9名40岁以下的科技人员担任研究室正、副主任等职,并出现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在成果转化方面,分别与清华紫光集团和黑龙江地王集团签定了营养保健品开发转让协议,由所发展基金重点资助的基因工程胸腺素α原项目已吸引多家风险投资基金前来投资。

    总之,通过管理创新,加强了科研资源的整合,提高了运行效率,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学科、人才的发展,为实现我所确立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收稿日期:2000-06-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