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60877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肖蓬 张正华

    单位: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91201 摘要 根据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京市60岁以上人口1997年已达14%,到2025年时将达30%左右。老年抚养比将超过少儿抚养比,这不仅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负担过重,还将出现劳动力不足。但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整体素质高,离退休人员多,相对收入较高,不过老年户中无子女比例大,这一状况将对经济发展、医疗保健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我们建议:一是要重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二是抓住机遇发展经济;三是制定积极的老龄人口的政策和相应法律法规;四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其中主要解决上下倒置和功能错位的问题,其具体办法可通过统一规划布局、实施重组和改造,满足社会需求。

    study on the trend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in Beijing
, http://www.100md.com
    Xiao Peng, Zhang Zhenghua.

    Xuanwu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ourth nationwide census, residents in Beijing who are aged 60 and upwards accounted for 14% in 1997, and by the year 2025, the figure is expected to reach 30% and the proportion of aged people needing support will exceed that of children. This will mean not only an exceedingly heavy burden of support on the shoulders of the job-age population, but also a shortage of labor. However, the aged population in Beijing is characterized by overall high quality, a large portion of retirees, relatively high income, and a fairly large ration of childless families, which will greatly affect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For this reason, it is suggested that importance be attached to the issue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opportunities be seize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vigorous policies and correspond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be formulated, and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be optimized. The chief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last aspect is the malposition of functions. Such specific measures as unified planning and recombination can be adopted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Trend Development

    现已公认,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是人口、资源和环境。即控制人口、珍惜资源、保护环境[1]。在人口问题上,人们在继续重视控制数量的同时,日益关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持续发展的影响。在北京市计委组织领导下,从1996年7月开始,我们承担了《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老年医疗保健政策性建议》(CPR/96/301)的研究。现利用其中部分资料谈谈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及特点

    (一)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北京市是人口老龄化进程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北京市1 082万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09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10.1%。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5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12.7%。据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到1997年末老年人已达14%。
, http://www.100md.com
    (二)未来30年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这里所说的“未来30年”是指1996年至2025年。专家们以1995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1 251.1万为基数,假定此时的年龄结构与1995年10月1日1%人口抽样调查时相同,并对出生率、死亡率、迁移3个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的因素进行前瞻性推算后,得出下列结论:

    1. 2005年前是人口老龄化的缓慢发展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1995年的12.7%增长到2005年的15.4%。2005年后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2010年后进入加速发展期。预计从2005年到2025年的20年里,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增加1倍,达到30%左右;1/5以上的人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这不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世界上也算是高的。

    2.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人口数的百分比)将逐步增加,预计2001年老年抚养比将会超过少儿抚养比(14岁以下人口数与15~64岁人口数的百分比),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重点将由少儿人口转向老年人口,而且日益加重。到2025年老年抚养比将比少儿抚养比高出1.5倍以上;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儿童抚养比之和)将由40%上升到70%,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大大加重。
, 百拇医药
    (三)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全国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6%,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而北京市1990年就达到10.1%,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城市,这种老龄化超前和政策滞后的矛盾,增加了解决北京市老龄问题的难度。

    2.由于北京市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城市,高龄老年人口比例较大,而在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50%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依赖,这些老年人对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和医疗保健的需求更高于低龄老人(60~75岁),对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也更大。

    3.北京市老年人口整体素质较高,老年人中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为3.03年,全国为平均2.00年);高文化水平的比重大,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24%,为全国之冠;老年人中的高科技人才比重也大,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事业单位负责干部的比重列全国之首(北京分别是12.90%和9.91%,上海分别是11.19%和4.90%)。
, 百拇医药
    4.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供养状况特点是离退休人员数量大,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老年户中无子女比例大。

    二、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社会用于老年人的支出加大,社会积累下降。

    2.劳动资源率(劳动力资源量与总人口之比)下降,1996年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857万,占总人口的68%,到2025年绝对数下降到792万~823万,劳动资源率下降10个百分点。

    3.社会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一系列为老年人服务行业的需求大大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又会带来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同时,也要求社会增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福利设施和公共场所。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宏观方面由于老年人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闲暇活动、文化教育、居住环境、乃至法律法规等等,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发生相应变化。微观方面主要是家庭结构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进入婚育龄,成为家庭主角之后,家庭小型化和家庭功能削弱,必然对家庭养老的传统带来挑战。由此而带来的老人瞻养、日常照料和精神尉籍乃至住房等等问题都将日益突出。
, http://www.100md.com
    (三)对医疗保健事业的影响:

    1.老年人患病率高,慢性病患者增多,医疗费用消耗高。据报道,1994年北京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8.5%,前5种病是: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白内障和骨关节病。1996年60岁以下病人平均住院费用为5 471.3元,老年人为9 443.5元,后者是前者的1.7倍[2]

    2.残疾、需要照顾的老人增加。1992年调查显示,北京约1/4的老人躯体功能有障碍,约占5.6%的老人患有痴呆。西城区调查的1 773位老人中,当年有90.5%的老人到各种医疗机构看过病,约半数老人看病需要陪同,74.5%的患者需要人照顾[2]

    3.老年人医疗费负担重。老年人退休后经济收入低,尤其是农村老人主要靠家属子女供养,很难应付当前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的增长。1994年调查老年人平均自负医疗费300~500元者占6.9%,500元以上者占9.2%。老人自感医疗费负担重的占32.3%,享受完全公费医疗的比例者,城区为27.9%,农村为1.8%。
, http://www.100md.com
    4.老年慢性病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占床位的比例增加。1996年宣武医院初步统计,60岁以下病人平均住院天数18.4天,60岁以上是25.6天。庞大的老年人口和老年病人使医疗资源本来就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

    5.家庭结构的变化将给医疗保健带来严重挑战。随着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家庭中能够照顾老人的年轻成员越来越少。特别是从下个世纪开始,实行“一胎化”制度后出生的一代人将进入婚龄和育龄,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独生子女夫妇家庭时代,严格实行“一胎化”制度的城市家庭的人口代际结构模式将呈现“倒金字塔”形的4∶2∶1模式,即一对夫妇瞻养两对老人和抚养一个子女。这样的家庭很难负担起全部照料老人的任务,养老的负担必然更多地由家庭转向社会,特别是医疗保健机构。

    三、研究建议

    (一)北京市应提前和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对老龄工作的宏观领导,制定全国性政策法规,已是大势所趋。但从全国而言,控制人口数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显得更加重要。但北京就不同了,1995年北京市的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生育数)已降至0.86,已大大低于更替水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生育水平最低的地区之一。专家预测,在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每年增加0.4岁,女性每年增加0.1岁(各国经验数据),净迁入人口每年保持在6万(1996年为6.2万)的情况下,即使把下世纪初独生子女进入育龄后按规定在一定生育间隔后生育第二胎包括在内,假定在2010年总和生育率上升到1.33,以后不变(低方案),或2005年升到1.33,以后不变(中方案),在预测期内(1996~2025)北京市的人口总数都将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最高不会达到1 400万。只有高方案(假定总和生育率在2005年升到1.33后进一步上升到2025年的1.8—当前发达国家的平均生育水平),总人口才呈单调上升趋势,到2025年达到1 426万。但正如前述,本世纪后半叶北京市人口的迅速转变对下世纪初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是惊人的。即使在高生育方案下,2025年北京市总人口中也会有30%的人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5以上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在人口问题上,北京市应提前和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 http://www.100md.com
    (二)抓住机遇,发展经济,为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打下物质基础。这里所说的“机遇”是有特定含义的,是指50年代到70年代初生育高峰出生的人群进入老年期而形成的人口加速老龄化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即2000年~2009年。这个时期,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了儿童抚养系数,生育高峰出生的人群也还在劳动年龄,老年抚养系数也不高。北京市的总抚养比在40%以下,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较轻,劳动资源率高,可投入发展经济的活劳动多,对发展经济极为有利。应该说这是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的最后一个准备阶段,抓住这段时间发展经济,为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打下物质基础,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应对措施。到2016年总抚养比将突破50%,2020年超过60%,2040年达70%,劳动资源将急骤下降。到那时,从政策角度讲,一方面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过度;另一方面,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在这方面,北京市应先走一步,为迎接全国老龄化而提供经验和政策依据。

    (三)加强领导,制定积极的人口老龄化政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所谓积极的人口老龄化政策,就是要把老年保健工作的重心集中到更有成效的预防功能减退、维持老年人的躯体活动自主、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上来。已有的经验证明,实施持续的预防战略,可以控制大多数慢性病和伤残的发生。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护理服务及护理保险体系,老年卫生保健中的成本—效益策略,专科医生与全科/家庭医生的比例等,都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把积极的老龄化政策的基点放在社区。以街道为单位建立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便捷的卫生保健服务,把老年人所需要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保健康复、精神慰籍、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等,融为一体。
, http://www.100md.com
    (四)调整结构、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改革开放20年来,北京市的卫生资源有了明显的增加,每千人床位数由1978年的3.11张发展到1997年的6.06张,每千人医生数由1978年的3.35人发展到1997年的5.06人,均居全国前列(全国1997年每千人床位数2.41张,医生1.65人)。卫生院以上的医疗机构增加了1倍。

    但北京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上下倒置:在城市,居民80%的医疗保健需求应在社区得到解决,20%的需求要由社区以上的医院来解决,是个“正三角形”;而北京卫生资源和供给正好相反,80%集中在医院,20%在社区,是个“倒三角形”;一方面使城市卫生资源相对过剩,一方面又使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的许多医疗保健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够促进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组,将不合理的资源配置调整到基本合理。国外也有类似的问题,例如美国,1949年通科医生占全国医生总数的60%,1988年减少到30%,1990年以后又减少到20%,而搞得较好的发达国家从事初级卫生保健的通科医生多在50%。美国已认识到这个问题,提出要改变通科医生比例过低的现状,克林顿决定要使至少50%的医学生在毕业后成为全科医生。更说明我们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 http://www.100md.com
    二是功能错位:现在我们的医院,基本上都是急性病医院,针对老年人、特别是残疾老人(如痴呆老人、瘫痪老人等)需要的老年病院、护理院、康复院、临终关怀医院却很少或基本还没有。为此,建议制定优惠政策,对一些利用率低、效益差的医疗机构,通过重组、改造,按统一规划布局,建成康复医院(慢性病人和急症处理后康复期病人)、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没有治疗价值,只需对症处理和照料慰籍,让其平稳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同时试点开设适量的老年集中居住中心或养老机构,给予优惠政策。美国大约每千名65岁以上居民有53张养老床位,65~74岁老人居住养老院的比例为17%,80岁以上为80%。参照这一数据,以2000年北京市200万老人中2%生活重度依赖,其中一半需住院计算,需1万张养老床位。每个区应有一所100张床位的养老院;并在街道建立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加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开展多样化护理服务(医疗护理、精神护理、生活护理、家庭护理等),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各异、高效低耗、方便快捷的老年医疗保健网络。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著.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47.

    2 张正华,等.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医疗保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2.

    (收稿:1999-03-1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