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药源性皮疹病例分析
作者:叶能坤 周辉霞
单位:叶能坤 周辉霞(湖北潜江江汉油田中心医院 433124)
关键词:药物;皮疹;药物不良反应;系列病例分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000112
摘 要 目的: 探讨药源性皮疹近年来的发生率和变化。方法: 对我院1996~1998年112例药源性皮疹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引起药疹的药物中, 抗菌药物占49.02%, 其次是心血管类药和解热镇痛药。药疹类型主要是麻疹型, 其次为荨麻疹或多型红斑。结论: 目前引起药疹主要是新一代抗菌药物。
Analysis of Drug-Induced Skin Rash
Ye Nengkun, Zhou Huixia
, 百拇医药
(Qianjiang Central Hospital of Jianghan Oil Field, Qiangiang 433124, P.R.China)
ABSTRACT To get information on the occurrence and changes in drug-induced skin rash, 112 cases of drug-induced skin rash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among the drugs that caused skin rash, antibiotics amounted to 49.02%, followed by 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antipyretics and analgesic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antibiotics of new generation are the main drugs that cause skin rash.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Drug; Skin rash; Adverse drug reaction; Case study▲
药源性皮疹(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ADRs)中最常见的一种。随着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察工作的深入与完善, 药疹已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近年来临床用药品种日益增多, 药物引起的药疹也在发生变化, 为此对我院112例药疹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通过皮肤科会诊记录单, 查我院1996~1998年病案资料, 对在治疗中骤然发生全身性、对称性分布的皮肤、粘膜反应,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血象检查结果确诊为药疹共112例。其中男58例, 女54例, 年龄最小者2岁, 最大76岁, 平均34.2岁。
, http://www.100md.com
1.2 调查方法
查阅上述病例病史档案, 内容包括病历号、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住院天数、转归、致敏药物、疹型、用药剂量及用药途径。
2 结果与分析
2.1 致敏药物
本次调查中, 怀疑引起药疹的药物计51个品种, 其中抗菌药物25个占49.02%, 其次是心血管类药和解热镇痛药。引起药疹的频次也是抗菌药物较高, 其次则是解热镇痛药和抗精神病药。各类药物及品种构成比和各单药引起药疹例数见表1。
2.2 合并用药
112例药疹中, 由单一药物引起的99例, 由二种药物合并引起的13例(其中青霉素+头孢唑啉钠6例, 利福平+异烟肼3例, 卡托普利+氢氯噻嗪2例, 头孢氨苄+奥美拉唑1例, 依诺沙星+阿米替药名后的数字为各单药引起药疹的例数, 未注明数字者均为1例。林1例)。
, 百拇医药
表1 怀疑引起药疹的药物类别及品种和各单药
引起药疹的例数 种类
药 物
品 种
药 疹
品种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头孢菌素
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氨苄(2)、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头孢呋肟
, http://www.100md.com
5
9.80
6
6.06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2)、诺氟沙星(2)、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
5
9.80
7
7.07
青霉素类
青霉素、氨苄西林(7)、青霉素V钾、美洛西林
, 百拇医药
4
7.84
10
10.10
抗结核病
药
利福平(4)、异烟肼(4)、PAS-Na(3)
3
5.88
11
11.11
磺胺类
SMZCo(3)
, 百拇医药
1
1.96
3
3.03
其它抗菌
药物
奈替米星(2)、磷霉素钠、克林霉素、伊曲康唑(2)、大观霉素(3)、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2)
7
13.73
12
12.12
心血管类
, 百拇医药
药
硝酸甘油、己酮可可碱、依那普利、硝苯地平、洛伐他汀、卡托普利
6
11.76
6
6.06
解热镇痛
药
阿司匹林(4)、吲哚美辛(6)、双氯芬酸钠(3)、萘普生(3)
5
9.80
16
, http://www.100md.com
16.16
抗溃疡药
西咪替丁(2)、法莫替丁、奥美拉唑
3
5.88
4
4.04
抗精神病
药
氯丙嗪(3)、阿米替林(6)、利培酮
3
5.88
10
, http://www.100md.com
10.10
维生素类
维生素B1、阿法骨化醇
2
3.92
2
2.02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3)、苯巴比妥(2)
2
3.92
5
5.05
, 百拇医药
激素类
甲睾酮(2)
1
1.96
2
2.02
镇痛药
可待因
1
1.96
1
1.01
利尿药
, 百拇医药
氢氯噻嗪
1
1.96
1
1.01
生物制品
舍雷肽酶
1
1.96
1
1.01
外用消毒
药
, 百拇医药
酚制剂(含酚炉甘石)(2)
1
1.96
2
2.02
2.3 药疹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及相关药物
药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个体可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 而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 根据临床表现又分为不同的药疹类型[1~4]。112例主要是麻疹型药疹, 其次是荨麻疹或多型红斑药疹。结果见表2。
表2 药疹类型的分布、 主要临床表现及相关药物 药疹类型
例数
, 百拇医药
构成比
主要临床表现
相关药物
麻疹型药疹
59
52.68
呈弥漫性鲜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黄豆大色斑丘疹,密集分布,皮疹数目多,分布范围广泛,形态如麻疹样
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萘普生、吲哚美辛、PAS-Na、异烟肼、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噻肟、美洛西林、氯丙嗪、阿米替林、SMZCo、奈替米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磷霉素钠、克林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阿法骨化醇、西米替丁、奥美拉唑、甲磺酸培氟沙星、伊曲康唑、利培酮、舍雷肽酶、己酮可可碱、依那普利、卡托普利
, http://www.100md.com
荨麻疹型药疹
27
24.11
产生大小不等的风团,其皮疹较一般荨麻疹色泽红,持续时间久,自觉瘙痒,并伴有刺痛、触痛
阿米替林、头孢哌酮、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大观霉素、甲硝唑、美洛西林、利福平、磷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V钾、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法莫替丁
多型红斑药疹
16
14.29
豌豆大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斑,中央有水疹,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于四肢,常带有发热、腹痛、关节痛等
, http://www.100md.com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异烟肼、可待因、利福平、氨苄西林、洛伐他汀、头孢氨苄
接触性皮炎型药 疹
4
3.57
产生泛发性湿疹样皮损,发于腋、颈部,一患者产生手指部汗疮样小水疮
酚制剂、维生素B1、青霉素
药物性痤疮
2
1.79
表现为毛束性丘疹,脓胞,损害类似寻常痤疮
甲睾酮
, http://www.100md.com
固定型药疹
2
1.79
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炎症较重者中央可形成水肿
吲哚美辛
扁平苔癣样皮疹
1
0.89
皮损极似扁平苔癣,但癣屑显著,并伴有湿疹样病变
PAS-Na
剥脱性皮炎
1
, 百拇医药
0.89
全身皮肤鲜红肿胀,并伴有渗液结痂,继之大片叶状鳞屑剥脱,渗液有异味
硝酸甘油
3 讨 论
药源性皮疹是ADRs分类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大多数病例在停药后可自行消退。本次调查的112例患者中药疹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原患疾病无明显关系, 而与患者体质和药物质量相关, 如一患者使用某厂生产的氨苄西林出现多型红斑, 更换不同厂家的氨苄西林, 则不再发生。
药源性皮疹的发生与合理用药有关。如一患者应用氨苄西林出现荨麻疹后, 医生改用美洛西林, 致使病人再次出现荨麻疹。
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药不断涌现, 随着用药品种和某些品种使用频次的变化, 临床药疹构成比也在发生改变。过去引发药疹较多的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随着用药量的减少和医生用药时的高度注意, 发生药疹已少见(在被调查的112例中, 仅有一例是青霉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但头孢类、喹诺酮类和其它新一代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疹现象日益增多, 应高度重视。■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赵 辨.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见: 赵 辨, 主编. 临床皮肤病学. 第2版. 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529~535
[2]倪容之.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见: 倪容之, 主编. 现代皮肤病治疗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 398~403
[3]王 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见: 王家壁, 主编. 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1994. 138~142
[4]匿名. 变应性皮肤病. 见: 刘辅仁, 主编. 实用皮肤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253~263
收稿日期:1999-08-16
修稿日期:2000-01-10, 百拇医药
单位:叶能坤 周辉霞(湖北潜江江汉油田中心医院 433124)
关键词:药物;皮疹;药物不良反应;系列病例分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000112
摘 要 目的: 探讨药源性皮疹近年来的发生率和变化。方法: 对我院1996~1998年112例药源性皮疹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引起药疹的药物中, 抗菌药物占49.02%, 其次是心血管类药和解热镇痛药。药疹类型主要是麻疹型, 其次为荨麻疹或多型红斑。结论: 目前引起药疹主要是新一代抗菌药物。
Analysis of Drug-Induced Skin Rash
Ye Nengkun, Zhou Huixia
, 百拇医药
(Qianjiang Central Hospital of Jianghan Oil Field, Qiangiang 433124, P.R.China)
ABSTRACT To get information on the occurrence and changes in drug-induced skin rash, 112 cases of drug-induced skin rash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among the drugs that caused skin rash, antibiotics amounted to 49.02%, followed by 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antipyretics and analgesic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antibiotics of new generation are the main drugs that cause skin rash.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Drug; Skin rash; Adverse drug reaction; Case study▲
药源性皮疹(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ADRs)中最常见的一种。随着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察工作的深入与完善, 药疹已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近年来临床用药品种日益增多, 药物引起的药疹也在发生变化, 为此对我院112例药疹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通过皮肤科会诊记录单, 查我院1996~1998年病案资料, 对在治疗中骤然发生全身性、对称性分布的皮肤、粘膜反应,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血象检查结果确诊为药疹共112例。其中男58例, 女54例, 年龄最小者2岁, 最大76岁, 平均34.2岁。
, http://www.100md.com
1.2 调查方法
查阅上述病例病史档案, 内容包括病历号、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住院天数、转归、致敏药物、疹型、用药剂量及用药途径。
2 结果与分析
2.1 致敏药物
本次调查中, 怀疑引起药疹的药物计51个品种, 其中抗菌药物25个占49.02%, 其次是心血管类药和解热镇痛药。引起药疹的频次也是抗菌药物较高, 其次则是解热镇痛药和抗精神病药。各类药物及品种构成比和各单药引起药疹例数见表1。
2.2 合并用药
112例药疹中, 由单一药物引起的99例, 由二种药物合并引起的13例(其中青霉素+头孢唑啉钠6例, 利福平+异烟肼3例, 卡托普利+氢氯噻嗪2例, 头孢氨苄+奥美拉唑1例, 依诺沙星+阿米替药名后的数字为各单药引起药疹的例数, 未注明数字者均为1例。林1例)。
, 百拇医药
表1 怀疑引起药疹的药物类别及品种和各单药
引起药疹的例数 种类
药 物
品 种
药 疹
品种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头孢菌素
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氨苄(2)、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头孢呋肟
, http://www.100md.com
5
9.80
6
6.06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2)、诺氟沙星(2)、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
5
9.80
7
7.07
青霉素类
青霉素、氨苄西林(7)、青霉素V钾、美洛西林
, 百拇医药
4
7.84
10
10.10
抗结核病
药
利福平(4)、异烟肼(4)、PAS-Na(3)
3
5.88
11
11.11
磺胺类
SMZCo(3)
, 百拇医药
1
1.96
3
3.03
其它抗菌
药物
奈替米星(2)、磷霉素钠、克林霉素、伊曲康唑(2)、大观霉素(3)、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2)
7
13.73
12
12.12
心血管类
, 百拇医药
药
硝酸甘油、己酮可可碱、依那普利、硝苯地平、洛伐他汀、卡托普利
6
11.76
6
6.06
解热镇痛
药
阿司匹林(4)、吲哚美辛(6)、双氯芬酸钠(3)、萘普生(3)
5
9.80
16
, http://www.100md.com
16.16
抗溃疡药
西咪替丁(2)、法莫替丁、奥美拉唑
3
5.88
4
4.04
抗精神病
药
氯丙嗪(3)、阿米替林(6)、利培酮
3
5.88
10
, http://www.100md.com
10.10
维生素类
维生素B1、阿法骨化醇
2
3.92
2
2.02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3)、苯巴比妥(2)
2
3.92
5
5.05
, 百拇医药
激素类
甲睾酮(2)
1
1.96
2
2.02
镇痛药
可待因
1
1.96
1
1.01
利尿药
, 百拇医药
氢氯噻嗪
1
1.96
1
1.01
生物制品
舍雷肽酶
1
1.96
1
1.01
外用消毒
药
, 百拇医药
酚制剂(含酚炉甘石)(2)
1
1.96
2
2.02
2.3 药疹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及相关药物
药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个体可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 而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 根据临床表现又分为不同的药疹类型[1~4]。112例主要是麻疹型药疹, 其次是荨麻疹或多型红斑药疹。结果见表2。
表2 药疹类型的分布、 主要临床表现及相关药物 药疹类型
例数
, 百拇医药
构成比
主要临床表现
相关药物
麻疹型药疹
59
52.68
呈弥漫性鲜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黄豆大色斑丘疹,密集分布,皮疹数目多,分布范围广泛,形态如麻疹样
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萘普生、吲哚美辛、PAS-Na、异烟肼、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噻肟、美洛西林、氯丙嗪、阿米替林、SMZCo、奈替米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磷霉素钠、克林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阿法骨化醇、西米替丁、奥美拉唑、甲磺酸培氟沙星、伊曲康唑、利培酮、舍雷肽酶、己酮可可碱、依那普利、卡托普利
, http://www.100md.com
荨麻疹型药疹
27
24.11
产生大小不等的风团,其皮疹较一般荨麻疹色泽红,持续时间久,自觉瘙痒,并伴有刺痛、触痛
阿米替林、头孢哌酮、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大观霉素、甲硝唑、美洛西林、利福平、磷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V钾、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法莫替丁
多型红斑药疹
16
14.29
豌豆大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斑,中央有水疹,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于四肢,常带有发热、腹痛、关节痛等
, http://www.100md.com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异烟肼、可待因、利福平、氨苄西林、洛伐他汀、头孢氨苄
接触性皮炎型药 疹
4
3.57
产生泛发性湿疹样皮损,发于腋、颈部,一患者产生手指部汗疮样小水疮
酚制剂、维生素B1、青霉素
药物性痤疮
2
1.79
表现为毛束性丘疹,脓胞,损害类似寻常痤疮
甲睾酮
, http://www.100md.com
固定型药疹
2
1.79
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炎症较重者中央可形成水肿
吲哚美辛
扁平苔癣样皮疹
1
0.89
皮损极似扁平苔癣,但癣屑显著,并伴有湿疹样病变
PAS-Na
剥脱性皮炎
1
, 百拇医药
0.89
全身皮肤鲜红肿胀,并伴有渗液结痂,继之大片叶状鳞屑剥脱,渗液有异味
硝酸甘油
3 讨 论
药源性皮疹是ADRs分类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大多数病例在停药后可自行消退。本次调查的112例患者中药疹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原患疾病无明显关系, 而与患者体质和药物质量相关, 如一患者使用某厂生产的氨苄西林出现多型红斑, 更换不同厂家的氨苄西林, 则不再发生。
药源性皮疹的发生与合理用药有关。如一患者应用氨苄西林出现荨麻疹后, 医生改用美洛西林, 致使病人再次出现荨麻疹。
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药不断涌现, 随着用药品种和某些品种使用频次的变化, 临床药疹构成比也在发生改变。过去引发药疹较多的药物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随着用药量的减少和医生用药时的高度注意, 发生药疹已少见(在被调查的112例中, 仅有一例是青霉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但头孢类、喹诺酮类和其它新一代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疹现象日益增多, 应高度重视。■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赵 辨.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见: 赵 辨, 主编. 临床皮肤病学. 第2版. 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529~535
[2]倪容之.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见: 倪容之, 主编. 现代皮肤病治疗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 398~403
[3]王 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见: 王家壁, 主编. 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1994. 138~142
[4]匿名. 变应性皮肤病. 见: 刘辅仁, 主编. 实用皮肤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253~263
收稿日期:1999-08-16
修稿日期:2000-0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