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军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61042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方法的改进余恩旭
http://www.100md.com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

    单位:余恩旭(解放军第四0六医院,旅顺 116041)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海军医学杂志000127 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中老年中较多见,一般都行钻孔治疗。我们利用可调节深度的手摇钻, 在床边行经皮颅骨钻孔引流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选用专用颅骨钻孔手摇钻,有一系列钻头,直径3~5mm,长度5~8cm,带深度刻度固定 装置。

    2 手术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选择血肿层面最厚的部位,同时尽量避开头皮、硬膜上重要的血管投影区为钻 孔部位。钻孔前根据CT片选定钻头深度刻度。局麻后头皮不需另做切口,直接穿刺头皮至颅 骨,然后进行颅骨钻孔,直至穿透硬膜。做两处钻孔,分别置硅胶管,将硅胶管缝合固定于头皮 ,钻孔部位不需缝合,一条导管用于冲洗,另一条用于引流。

    3 讨 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隐袭,有时非常轻微的头部外伤即可造成该病,大多数患者对受伤史不 能确切回忆。当出现颅内压增高症或肢体功能障碍时才就诊,经CT扫描可确诊。近年来认为 慢性硬膜下血肿系外伤后间断或缓慢连续的囊内出血,并且血肿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 纤维蛋白元缺乏,血肿新生包膜产生局部的纤维酶增加,有抗凝作用,致使血肿内失去凝血机 制,最后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不断增大。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钻孔引流是最常用的方法。既往多采用头皮切开颅骨钻孔或骨锥钻孔。上述两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前者需在手术室进行,且需做头皮切口,增加患者恐惧和心理负担,花费也大;后者虽可在床边进行,但由于钻孔深度不宜掌握,带有较 大盲目性,现已不用。我们采用的方法,克服了上述缺点,在轻松的环境下就完成了治疗,既简 单又安全,术后边冲洗边引流,能达到彻底消除血肿的目的,拔管后无需特殊处理。手术时应 严格消毒,注意无菌操作,避免颅内积气。我们自1996~1998年用该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19例,均获临床愈合,CT显示脑恢复膨隆,血肿消失。2例随访1年,与正常人无异。

    该方法也适用于不需手术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我们应用该方法治疗这类血肿时只需留置一根硅胶管,用尿激酶1万单位加生理盐水5ml冲洗,于血肿内保留2h,然后放出,即有血性液体淌出,可用尿激酶反复冲洗,拔管前行头颅CT复查,多数在1周内可拔管。

    收稿日期:1999-02-0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