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乐与快乐
作者:陈 坪
单位:
关键词:
健康世界/980148
生活需要享乐,因为享乐之需,出自于我们生命本体的欲望。这种欲望与生俱来,唯有通过占有并尽情享用某物,才能暂时消除。然而,单纯为填饱肚子进食还谈不上是享乐,唯有食不厌精、沉湎于色香味的感官享受之中,才谈得上是享乐。同理,睡眠仅仅作为人恢复体力和精力的一种手段并非享乐,尤其是睡硬板床;但深陷在弹簧软床上惬意地体验着全身放松的慵懒,则是享乐。由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享乐是超出人的基本需要的一种生物性的奢侈;其次,享乐的来源必须是肉体快感的满足。由此看来,《现代汉语词典》把“享乐”一词定义为“享受安乐”,并注明该词“多用于贬义”,是有道理的。乔治*桑塔耶纳在区分生理快感和审美快感时就曾说过,肉体快感一般被公认为是低级快感的原因,是因为那是“使我们注意到身体某部分的快感,而且最惹人注意的是出现快感的器官”。
, 百拇医药
享乐的欲望源自匮乏性的动机,而占有欲则是无底深渊,为此中国才有“欲壑难填”的古训。叔本华认为,人生具有一种先天性的悲剧结构:欲望渴望满足,而欲望的满足又很快会导致内心的匮乏和产生出新的需要。周而复始,何时才是尽头?人生就这样在痛苦和空虚无聊之间被抛来抛去,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了。这种描述显然太过悲观。弗洛姆则把享乐带来的快感,看作是“兴奋的顶峰、满足的顶峰”,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情绪和感受的低谷——沮丧和倦怠,就像饱食会使人欲睡,纵欲会使人困乏一样;因为人的内心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这种见解有大量的临床观察作依据,是可信的。鉴于享乐必须凭借外物,通常又是指达到顶点之后就嘎然“终止”的体验高潮,因而是一个纯消费性的概念,所以人生不贪图享乐还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快乐则不同,它不是由匮乏性的动机所驱动,而是伴随着创造性的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这里的“创造性”主要是指内心活动过程的充沛的生命特性,并非一定要导致什么看得见摸得着、公认可资评估的“结果”;如富有感染力的谈话、欣赏精美的艺术品等等。与享乐的“消费性”及“终止性”相反,快乐是“生产性”和“拓展性”的概念。享乐有赖于“得到”,快乐却不吝啬“给予”。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需要表现出来,关键是我们能否“向内看”,去发现和正视这种需要。奥修曾用他那触及生命本体的神秘语言对我们说:“你不了解你具有那么多。你是一朵带着雨的云,带着雨的云不会担心它会下雨下在哪里。不管它下在石头上,下在花园里,下在海洋里,都没有关系。它只是想要卸下它自己的重担,而那个卸下重担是一个很大的抒解。”可见快乐无需依赖于外物而仰仗的是内心不竭的源泉。它不是像享乐那样,使人在感觉上登上一个颠峰,然后就是不可避免的跌落;而是有如登临一个高原,你霎时可以眺望到最开阔深邃的风景,存在的全部追魂夺魄的丰富性都在你面前振奋人心、波澜壮阔地展开。在马斯洛和弗洛姆的描述中,这种精神上的欢悦具有一种富足丰赡、漫衍四溢的性质。处在这种体验中的人,感到正处于其自身的最佳状态,一种如箭在弦、跃跃欲试的最高竞技状态。个人潜能和创造力充分自由的发挥,使体验者产生了自我更新、正在成长并不断发展着的强烈的自我确认感。然而,这“不是极度兴奋,不是瞬时即熄的火焰,而是生存本身所具有的持久的炽热”;不是匮乏和穷竭,而是饱满涌流;“是我们在通向实现自我这一目标的道路上所获得的体验”。获得这种体验的人会倍感轻松自如,因为他已最大程度地摆脱了过去与未来的干扰,具有最强的此时此地之感,尤如一条一泻千里直奔大海的河流……
生活又何需拒绝享乐,只要我们没忘记人生中尚有快乐这样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 百拇医药
单位:
关键词:
健康世界/980148
生活需要享乐,因为享乐之需,出自于我们生命本体的欲望。这种欲望与生俱来,唯有通过占有并尽情享用某物,才能暂时消除。然而,单纯为填饱肚子进食还谈不上是享乐,唯有食不厌精、沉湎于色香味的感官享受之中,才谈得上是享乐。同理,睡眠仅仅作为人恢复体力和精力的一种手段并非享乐,尤其是睡硬板床;但深陷在弹簧软床上惬意地体验着全身放松的慵懒,则是享乐。由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享乐是超出人的基本需要的一种生物性的奢侈;其次,享乐的来源必须是肉体快感的满足。由此看来,《现代汉语词典》把“享乐”一词定义为“享受安乐”,并注明该词“多用于贬义”,是有道理的。乔治*桑塔耶纳在区分生理快感和审美快感时就曾说过,肉体快感一般被公认为是低级快感的原因,是因为那是“使我们注意到身体某部分的快感,而且最惹人注意的是出现快感的器官”。
, 百拇医药
享乐的欲望源自匮乏性的动机,而占有欲则是无底深渊,为此中国才有“欲壑难填”的古训。叔本华认为,人生具有一种先天性的悲剧结构:欲望渴望满足,而欲望的满足又很快会导致内心的匮乏和产生出新的需要。周而复始,何时才是尽头?人生就这样在痛苦和空虚无聊之间被抛来抛去,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了。这种描述显然太过悲观。弗洛姆则把享乐带来的快感,看作是“兴奋的顶峰、满足的顶峰”,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情绪和感受的低谷——沮丧和倦怠,就像饱食会使人欲睡,纵欲会使人困乏一样;因为人的内心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这种见解有大量的临床观察作依据,是可信的。鉴于享乐必须凭借外物,通常又是指达到顶点之后就嘎然“终止”的体验高潮,因而是一个纯消费性的概念,所以人生不贪图享乐还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快乐则不同,它不是由匮乏性的动机所驱动,而是伴随着创造性的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这里的“创造性”主要是指内心活动过程的充沛的生命特性,并非一定要导致什么看得见摸得着、公认可资评估的“结果”;如富有感染力的谈话、欣赏精美的艺术品等等。与享乐的“消费性”及“终止性”相反,快乐是“生产性”和“拓展性”的概念。享乐有赖于“得到”,快乐却不吝啬“给予”。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需要表现出来,关键是我们能否“向内看”,去发现和正视这种需要。奥修曾用他那触及生命本体的神秘语言对我们说:“你不了解你具有那么多。你是一朵带着雨的云,带着雨的云不会担心它会下雨下在哪里。不管它下在石头上,下在花园里,下在海洋里,都没有关系。它只是想要卸下它自己的重担,而那个卸下重担是一个很大的抒解。”可见快乐无需依赖于外物而仰仗的是内心不竭的源泉。它不是像享乐那样,使人在感觉上登上一个颠峰,然后就是不可避免的跌落;而是有如登临一个高原,你霎时可以眺望到最开阔深邃的风景,存在的全部追魂夺魄的丰富性都在你面前振奋人心、波澜壮阔地展开。在马斯洛和弗洛姆的描述中,这种精神上的欢悦具有一种富足丰赡、漫衍四溢的性质。处在这种体验中的人,感到正处于其自身的最佳状态,一种如箭在弦、跃跃欲试的最高竞技状态。个人潜能和创造力充分自由的发挥,使体验者产生了自我更新、正在成长并不断发展着的强烈的自我确认感。然而,这“不是极度兴奋,不是瞬时即熄的火焰,而是生存本身所具有的持久的炽热”;不是匮乏和穷竭,而是饱满涌流;“是我们在通向实现自我这一目标的道路上所获得的体验”。获得这种体验的人会倍感轻松自如,因为他已最大程度地摆脱了过去与未来的干扰,具有最强的此时此地之感,尤如一条一泻千里直奔大海的河流……
生活又何需拒绝享乐,只要我们没忘记人生中尚有快乐这样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