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毛囊炎
编号:10262118
形形色色的毛囊炎
http://www.100md.com 《健康世界》 1999年第2期
     作者:马文飞

    单位:

    关键词:

    形形色色的毛囊炎

    盛夏,人体排汗多,细菌在皮肤上大量繁殖,常使皮肤受到刺激或摩擦。如果自身抵抗力较差,致病菌就会趁机侵入毛囊,引起毛囊发炎。

    引起毛囊发炎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时真菌、寄生虫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也是发病的诱因。

    毛囊炎按其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根据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又分为以下几种。

    单纯性毛囊炎:属于急性毛囊炎。初起时,毛囊口出现有痒感的红色小丘疹,周围有炎性红晕。抓痒后可形成一个小脓疱,数天后脓头破溃,排出少量脓液后逐渐痊愈,愈后无疤痕。好发于儿童头部,成人好发于头皮和腋下等处。

    脓疮性毛囊炎:又叫毛囊性脓疱疮、浅表性毛囊口炎。表现为毛囊口周围发红,出现有小米到绿豆大小的黄色脓疱,中心有毛发穿出,周边发红,有痒感或灼痛感。数天后,脓疱可变干结痂,脱痂后患处留有白色鳞屑。容易发生在四肢及头皮、小腿等处。

    项部硬结性毛囊炎:又称瘢痕疙瘩性毛囊炎、发际疮和项部毛疮等。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患有痤疮及瘢痕疙瘩体质者容易患本病。病初起时,项部发际处出现红色小丘疹或小脓疱,互相融合,逐渐发展成瘢痕疙瘩性硬结,有圆形、卵形和不规则形。一般发于项后毛发部位,患处头发稀少或完全脱落,病程缓慢,常可数年不愈。

    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又称头项部穿掘性蜂窝组织炎,多发于青年男性。初起时头皮部、尤其是后头部可发生黑头粉刺状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尔后,逐渐增大变深,成为黄豆大,甚至桃核大的炎性结节,大多数可变成有波动的脓肿,破溃后成为数个瘘孔,有脓汁流出。病程较长,持续不断,有的连续数年,有的可拖延10年以上。

    脱发性毛囊炎:又叫羊胡子疮,是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的毛囊炎,唇周及颏部多见。初起时可出现肿胀性红斑、毛囊性丘疹或脓疱,病损处的中央有胡须贯穿。脓疱破后,经干燥结痂,痂脱后痊愈,但可反复出现新疱,病损还可在眉毛、睫毛、阴毛和腋毛等处造成危害。

    毛囊炎的预防,在于个人的清洁卫生,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不要用手指甲抓头皮、搔痒。患者切忌用手抓挤患处,以免加重感染和炎症的扩散。局部可用百多邦软膏、新霉素软豪外搽,脓肿成熟时可切开排脓。严重者应同时口服或注射红霉素或复方新诺明。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毛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