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世界》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62312
儿童早期智力教育应防“餍足心理”
http://www.100md.com 《健康世界》 1999年第8期
     作者:袁浩龙

    单位:

    关键词:

    健康世界990815

    近年来,人们普遍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然而过多或不恰当的智力刺激,则会使儿童产生求知活动中的“餍足心理”,从而妨碍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有一位3岁男孩,瘦弱且略显呆滞,常坐着不想动。其母不但不觉,反而眉飞色舞地介绍她的育儿经:她每天要孩子识字写字、读英语、背唐诗,孩子想去玩,便会招致一顿呵骂。她称孩子已会说不少英语单词,并指着桌上的东西让孩子表演给大家看。可那男孩只是呆呆地看着,一声也不吭,让这位自得的母亲十分尴尬。其实,这个男孩就是典型的“餍足心理”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面临新环境、接触新事物时,大多会感觉精神振奋,热情十足,可一旦时间过长,又会觉得乏味、无聊,随之兴趣渐失,进取心锐减,甚至厌烦。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称之为“餍足心理”。

    为了预防孩子“餍足心理”的产生,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我们知道,需要是兴趣、动机形成的前提,适宜的刺激可使需要产生。但家长要避免在孩子尚未产生需要时,过多地给予不适宜的刺激,从而欲速则不达,反而遏止了孩子正常需要的萌发。同样,要设法保持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对所需求事物的饥渴感。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要讲得“山穷水尽”,也不要不管孩子的反应,自顾自地讲了一个又一个,使孩子对故事由兴趣浓厚到兴趣索然。当孩子发问时,家长也应考虑到问题的难易,不要什么问题都充分解答,若超出孩子的理解范围,孩子听了一脸茫然或听得似是而非,反而会挫伤孩子求知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已经产生了“餍足心理”,家长要帮助孩子变换角度,发掘新意。比如,孩子对买回的玩具玩了一阵子后就不想玩了,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去看别人是怎样玩的,从别人的玩法中使孩子得到启发。另外,当孩子有了一个对他来说比较新颖的发现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不要因其想法的幼稚可笑而不予理睬,要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帮助孩子逐步摆脱“餍足心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