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262493
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1998年第3期
     作者:王凤兰1 王 莉2

    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妇产科,银川 750004;2宁夏区党委卫生所,银川 750021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80314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是盆腔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血液成分、血管壁结构改变和血流缓慢等因素所致。我院1988~1997年行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9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9例年龄37~64岁,平均50.5岁。宫颈癌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子宫肌瘤5例。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3例,子宫切除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10 h 1例,5~6 h 2例,<3 h 6例;术后卧床3~7 d。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1例,右下肢1例,左下肢7例。9例均于术后第2周出现腓肠肌疼痛、肿胀、明显压痛,皮温高于健肢0.5~1℃,下床活动后皮肤呈紫色,肿痛加重,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加。经抬高患肢、制动,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蝮蛇抗栓酶0.5~1 U,37~75 d全部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3年无异常。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9例患者术后卧床3~7 d,尤其是经下肢静脉输液者,限制了肢体活动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术前灌肠、禁食,术中失血及术后补液量不足,致血液浓缩,粘滞度增高,血液有形成分聚积致血流缓慢等因素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2.2 本组6例行子宫加附件切除术,手术创伤大,尤其是3例宫颈癌行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因手术创伤致组织大量破坏分解,引起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具有抗凝作用的蛋白质C减少,使血液形成高凝状态。

    2.3 本组患者术中多由下肢大隐静脉补液,术后又由该静脉输入高浓度抗生素,刺激血管,损伤静脉壁及内膜,激活凝血过程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2.4 本组5例高血压、肥胖患者伴高血脂、血液粘稠度增高,并发血栓性静脉炎可能与之有关。

, 百拇医药     2.5 9例中冬季发病5例,提示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流缓慢,尤其是末梢血液循环不良,下肢血液瘀滞,易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2.6 本组9例中有7例为左下肢受累。因右髂总动脉跨越在左髂总静脉之上,影响左髂总静脉血液回流,而且左下肢静脉的回流途径较右侧长而曲折有关[1],故引起左侧静脉内血流缓慢。

    3 护理

    3.1 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活动下肢的重要性,教会并帮助患者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督促患者常做足伸屈运动。下肢静脉曲张者可穿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冬季给予有效的保暖措施。

    3.2 肥胖、高血压患者,术中尽量避免在左下肢输液,术后宜选用上肢静脉输液。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输入高浓度抗生素,以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 百拇医药     3.3 发现患者腓肠肌肿胀、疼痛,嘱患者卧床2周,患肢抬高20~30 cm;制动、禁止按摩,以防栓子脱落上行发生肺栓塞。注意患肢肿胀、疼痛及皮肤颜色、温度、周径等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治疗。

    3.4 溶栓治疗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及咳嗽、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静滴蝮蛇抗栓酶时应控制滴速,以40 gtt/min为宜。

    综上所述,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为多种因素引起。因此,盆腔手术操作应轻柔,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和对血管的刺激;术中、术后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早期活动下肢并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陶莉莉,洪淡华,卢秀兰.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6):361

    (1997-01-04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