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LC术后并发胆漏病人的护理
作者:朱继萍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腹腔镜研究中心,郑州 450003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90234
我科1996年3月至1998年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75例,并发胆漏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男,38岁,主诉间断性右上腹隐痛半年,于1998年2月26日以慢性胆囊炎入院。体检:右上腹轻度压痛,墨菲氏征阳性,空腹血糖7.72 mmol/L。B超提示为胆囊息肉并胆囊炎。入院后第4 d在连硬外麻醉下行LC,1 h后安返病房。术后当日生命体征平稳,腹腔镜入孔处轻度疼痛,周围无压痛及红肿,无恶心、呕吐,腹部微胀,已排气。次日晨病人下床活动,给予低糖流质饮食;11时病人突感上腹部剧痛,20 min后转至右下腹,即测BP 15/10 kPa,P 110/min,快而有力,R 28/min,急促,T 37.8℃,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B超未见异常。15时病人出汗多,上述症状加重,以右下腹为重,呈板状腹。再次行B超检查提示①腹腔积液;②阑尾轻度肿胀。结合临床表现,考虑胆漏或消化道穿孔。即在全麻下沿原腹腔镜孔入腹腔探查,吸出胆汁样液约700 ml。见胆囊颈管残端钛夹近端有一长约1 cm的纵行裂口有胆汁溢出;阑尾轻度充盈、红肿。即于破裂口近侧以双套结结扎胆囊颈管并切除阑尾,冲洗腹腔,置橡皮管引流。于术后第9 d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1 LC术后护理 除按LC术后常规护理外,术后48 h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4 h内测T、P、R、BP,1~2 h 1次,待血压平稳后改为2~4 h 1次;观察腹腔镜孔处有无渗出及其周围有无红肿,尤其要观察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本例病人于LC术后48 h内发生上述症状,由于观察及时、处理得当,成功地阻止了恶性并发症的发生。
2.2 再次手术后护理 病人因胆漏并发急性腹膜炎,术后除按全麻术常规护理外,应注意①观察腹膜炎术后腹部体征变化,观察腹腔镜入孔处及周围有无红肿及压痛。测量T、P、R、BP,1/30 min,平稳后改为1~2 h 1次,术后72 h内体温波动在38~38.5℃,除用激素、抗生素抗感染外,及时给予温水擦浴,5 d后体温恢复正常。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术后4 h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腹腔内炎症的局限和吸收,减小腹壁张力,并有利于渗出液的引流。③准确记录出入水量。术后2 d绝对禁食,应用静脉高营养4~7 d,补充足够液体量,及时查电解质、血糖,以维持体液平衡。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肠鸣音恢复及排尿情况。病人术后6 h自行排尿,第2 d肠鸣音恢复。④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其引流液的性质、量并记录,48 h后挤压有少量或未见引流液可拔管。⑤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再次手术无疑给病人及其家属身心都带来很大痛苦,经医护人员耐心解释,细心护理,鼓励并协助病人下床活动,术后第9 d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胆漏是LC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2.7%,通常来自胆囊肝床的迷走胆管、副肝管或夹闭不完全的胆囊管,或分离钩电灼后组织坏死、穿孔,胆囊管残端钛夹触电后组织坏死脱落而不易发现的损伤[1]。本例胆漏发生的原因①病人胆总管、胆囊颈管增粗,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致手术难度增大;②因腹腔镜自身缺陷致术野空间范围不能充分显露,术中未发现损伤;③手术过程中,操作者进行锐性分离、切开腹膜、电灼、剪断胆囊颈管时可能损伤胆囊颈管。然而,胆漏发生后,B超和CT仅能证明腹腔积液,但不能确立积液与胆道损伤的关系[1]。因此,尽可能考虑多种原因导致的腹膜炎。本例经及时正确的处理,并加强护理,使病人很快康复。
(承蒙董长宪副主任医师指导,特致谢)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主编.现代腹腔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43~153
(1998-04-09 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腹腔镜研究中心,郑州 450003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90234
我科1996年3月至1998年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75例,并发胆漏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男,38岁,主诉间断性右上腹隐痛半年,于1998年2月26日以慢性胆囊炎入院。体检:右上腹轻度压痛,墨菲氏征阳性,空腹血糖7.72 mmol/L。B超提示为胆囊息肉并胆囊炎。入院后第4 d在连硬外麻醉下行LC,1 h后安返病房。术后当日生命体征平稳,腹腔镜入孔处轻度疼痛,周围无压痛及红肿,无恶心、呕吐,腹部微胀,已排气。次日晨病人下床活动,给予低糖流质饮食;11时病人突感上腹部剧痛,20 min后转至右下腹,即测BP 15/10 kPa,P 110/min,快而有力,R 28/min,急促,T 37.8℃,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B超未见异常。15时病人出汗多,上述症状加重,以右下腹为重,呈板状腹。再次行B超检查提示①腹腔积液;②阑尾轻度肿胀。结合临床表现,考虑胆漏或消化道穿孔。即在全麻下沿原腹腔镜孔入腹腔探查,吸出胆汁样液约700 ml。见胆囊颈管残端钛夹近端有一长约1 cm的纵行裂口有胆汁溢出;阑尾轻度充盈、红肿。即于破裂口近侧以双套结结扎胆囊颈管并切除阑尾,冲洗腹腔,置橡皮管引流。于术后第9 d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1 LC术后护理 除按LC术后常规护理外,术后48 h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4 h内测T、P、R、BP,1~2 h 1次,待血压平稳后改为2~4 h 1次;观察腹腔镜孔处有无渗出及其周围有无红肿,尤其要观察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本例病人于LC术后48 h内发生上述症状,由于观察及时、处理得当,成功地阻止了恶性并发症的发生。
2.2 再次手术后护理 病人因胆漏并发急性腹膜炎,术后除按全麻术常规护理外,应注意①观察腹膜炎术后腹部体征变化,观察腹腔镜入孔处及周围有无红肿及压痛。测量T、P、R、BP,1/30 min,平稳后改为1~2 h 1次,术后72 h内体温波动在38~38.5℃,除用激素、抗生素抗感染外,及时给予温水擦浴,5 d后体温恢复正常。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术后4 h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腹腔内炎症的局限和吸收,减小腹壁张力,并有利于渗出液的引流。③准确记录出入水量。术后2 d绝对禁食,应用静脉高营养4~7 d,补充足够液体量,及时查电解质、血糖,以维持体液平衡。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肠鸣音恢复及排尿情况。病人术后6 h自行排尿,第2 d肠鸣音恢复。④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其引流液的性质、量并记录,48 h后挤压有少量或未见引流液可拔管。⑤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再次手术无疑给病人及其家属身心都带来很大痛苦,经医护人员耐心解释,细心护理,鼓励并协助病人下床活动,术后第9 d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胆漏是LC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2.7%,通常来自胆囊肝床的迷走胆管、副肝管或夹闭不完全的胆囊管,或分离钩电灼后组织坏死、穿孔,胆囊管残端钛夹触电后组织坏死脱落而不易发现的损伤[1]。本例胆漏发生的原因①病人胆总管、胆囊颈管增粗,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致手术难度增大;②因腹腔镜自身缺陷致术野空间范围不能充分显露,术中未发现损伤;③手术过程中,操作者进行锐性分离、切开腹膜、电灼、剪断胆囊颈管时可能损伤胆囊颈管。然而,胆漏发生后,B超和CT仅能证明腹腔积液,但不能确立积液与胆道损伤的关系[1]。因此,尽可能考虑多种原因导致的腹膜炎。本例经及时正确的处理,并加强护理,使病人很快康复。
(承蒙董长宪副主任医师指导,特致谢)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主编.现代腹腔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43~153
(1998-04-09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