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老年性颅内血肿血糖变化分析及护理
作者:陈惠珍 巴明 史俊娥 许莺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1医院,北京 100094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90512 老年性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与否除取决于颅脑损伤的程度外,并发症的早期治疗也是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56例老年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患者血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性颅脑外伤后血肿形成血糖值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6例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伤前患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11例,脑出血14例。有糖尿病史3例,无慢性病2例。跌伤22例,车祸20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撞击伤4例。额叶血肿24例,颞、顶叶血肿20例,枕叶血肿5例,多发性血肿4例,后颅窝血肿2例,脑干血肿1例。
, 百拇医药
1.2 方法:全部病例的血糖均为空腹非静脉输液时,按血糖≤6.0 mmol/L为正常,>6.7 mmol/L为升高。入院后每隔1~3 d各测血糖1次。采用格拉斯哥(GCS)分级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3~8分16例为第1组;9~12分17例为第2组,13~15分23例为第3组。测同一患者3次血糖的平均值。
1.3 结果:血糖平均值第1组>16 mmol/L;第2组11~16 mmol/L;第3组6.4~10 mmol/L。第1组死亡14例,占89.8%,第2、3组全部治愈出院。结果提示颅脑损伤后的血糖变化状态,既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又可判断预后。
2 护理对策
2.1 正确监测血糖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本组病例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多使用胰岛素治疗。护士应会正确监测血糖的方法,除按医嘱监测空腹血糖外,还注意随机监测餐后血糖值的变化。对新入院者急查血糖后,每隔1~3 d复查1次,以便动态观察血糖值。对血糖明显升高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升高,以防加重脑损害[1]。同时,除密切观察脑疝、呼吸循环衰竭外,还应观察有无高渗性昏迷或低血糖[2]。本组中3例患者病情突变,呼吸深而大,血压下降,瞳孔反应迟钝,意识障碍加重。急查血糖各为18.3 mmol/L、20.0 mmol/L、21.3 mmol/L,尿糖()。诊断为高渗性昏迷。早期进行对症处理而缓解。
, 百拇医药
2.2 预防低血糖:有文献报道[3],颅脑损伤后发生低血糖超过6 h,加重脑缺血、缺氧、脑水肿恶性循环的进程,即可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害。因此,认真观察病情,如患者面色苍白、心慌、出汗、呼吸浅而快、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提示有低血糖征象,应立即停用胰岛素,纠正低血糖。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剂量和滴速,防止剂量过大,滴速过快引起低血糖反应。
2.3 饮食护理:血糖升高患者需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给予低盐、低脂、低糖类饮食,按医嘱定时定量计算热量分配餐饮,防止因饮食不当致血糖波动而加重脑损害[4]。对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饮食,为维持电解质平衡,在鼻饲液中加入含钾、钠、钙的平衡盐溶液,6/d,每次80~100 ml。神志清醒者给予高纤维素饮食。
2.4 加强基础护理:患者血糖升高,皮肤、粘膜特别脆弱,易发生糖尿病样大疱及粘膜溃疡。在护理中,根据其特点缩短翻身时间,1/h,用硫酸阿托品0.5 mg加50%酒精10 ml对受压部位皮肤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口腔护理,4~6/d,防止口腔炎。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应激反应的结果。有文献报道[5],血糖增高的机制,可能为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脑干原发或继发损伤所致。该区域损伤后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性增高,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而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同时又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前者可使肝糖原大量分解,血糖增高,后者降低了血糖的转换功能。又因脑外伤后生长激素的增高也可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脑外伤后血糖升高明显高于糖尿病人。
脑外伤后血糖升高与脑损害的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即伤后血糖越高,脑组织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本组病例中16例血糖>16 mmol/L,14例死亡(89.8%);伤后血糖>10 mmol/L应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并给予降糖治疗,酌情用胰岛素,特别对伤前有糖尿病史者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李爱萍.脑卒中合并脑出血血糖升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1995,8(10):119
2 李小玲,李军谦,赵 洁.胰岛素经鼻给药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39
3 王翠英,魏新侠,王春荣.脑出血预后分析.临床医学,1997,17(9):30
4 范丽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护理的进展.实用护理杂志,1997,13(2):63
5 程治平主编.内分泌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94~295
(1998-12-17 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1医院,北京 100094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90512 老年性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与否除取决于颅脑损伤的程度外,并发症的早期治疗也是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56例老年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患者血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性颅脑外伤后血肿形成血糖值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6例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伤前患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11例,脑出血14例。有糖尿病史3例,无慢性病2例。跌伤22例,车祸20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撞击伤4例。额叶血肿24例,颞、顶叶血肿20例,枕叶血肿5例,多发性血肿4例,后颅窝血肿2例,脑干血肿1例。
, 百拇医药
1.2 方法:全部病例的血糖均为空腹非静脉输液时,按血糖≤6.0 mmol/L为正常,>6.7 mmol/L为升高。入院后每隔1~3 d各测血糖1次。采用格拉斯哥(GCS)分级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3~8分16例为第1组;9~12分17例为第2组,13~15分23例为第3组。测同一患者3次血糖的平均值。
1.3 结果:血糖平均值第1组>16 mmol/L;第2组11~16 mmol/L;第3组6.4~10 mmol/L。第1组死亡14例,占89.8%,第2、3组全部治愈出院。结果提示颅脑损伤后的血糖变化状态,既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又可判断预后。
2 护理对策
2.1 正确监测血糖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本组病例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多使用胰岛素治疗。护士应会正确监测血糖的方法,除按医嘱监测空腹血糖外,还注意随机监测餐后血糖值的变化。对新入院者急查血糖后,每隔1~3 d复查1次,以便动态观察血糖值。对血糖明显升高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升高,以防加重脑损害[1]。同时,除密切观察脑疝、呼吸循环衰竭外,还应观察有无高渗性昏迷或低血糖[2]。本组中3例患者病情突变,呼吸深而大,血压下降,瞳孔反应迟钝,意识障碍加重。急查血糖各为18.3 mmol/L、20.0 mmol/L、21.3 mmol/L,尿糖()。诊断为高渗性昏迷。早期进行对症处理而缓解。
, 百拇医药
2.2 预防低血糖:有文献报道[3],颅脑损伤后发生低血糖超过6 h,加重脑缺血、缺氧、脑水肿恶性循环的进程,即可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害。因此,认真观察病情,如患者面色苍白、心慌、出汗、呼吸浅而快、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提示有低血糖征象,应立即停用胰岛素,纠正低血糖。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剂量和滴速,防止剂量过大,滴速过快引起低血糖反应。
2.3 饮食护理:血糖升高患者需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给予低盐、低脂、低糖类饮食,按医嘱定时定量计算热量分配餐饮,防止因饮食不当致血糖波动而加重脑损害[4]。对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饮食,为维持电解质平衡,在鼻饲液中加入含钾、钠、钙的平衡盐溶液,6/d,每次80~100 ml。神志清醒者给予高纤维素饮食。
2.4 加强基础护理:患者血糖升高,皮肤、粘膜特别脆弱,易发生糖尿病样大疱及粘膜溃疡。在护理中,根据其特点缩短翻身时间,1/h,用硫酸阿托品0.5 mg加50%酒精10 ml对受压部位皮肤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口腔护理,4~6/d,防止口腔炎。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应激反应的结果。有文献报道[5],血糖增高的机制,可能为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脑干原发或继发损伤所致。该区域损伤后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性增高,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而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同时又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前者可使肝糖原大量分解,血糖增高,后者降低了血糖的转换功能。又因脑外伤后生长激素的增高也可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脑外伤后血糖升高明显高于糖尿病人。
脑外伤后血糖升高与脑损害的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即伤后血糖越高,脑组织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本组病例中16例血糖>16 mmol/L,14例死亡(89.8%);伤后血糖>10 mmol/L应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并给予降糖治疗,酌情用胰岛素,特别对伤前有糖尿病史者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李爱萍.脑卒中合并脑出血血糖升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1995,8(10):119
2 李小玲,李军谦,赵 洁.胰岛素经鼻给药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39
3 王翠英,魏新侠,王春荣.脑出血预后分析.临床医学,1997,17(9):30
4 范丽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护理的进展.实用护理杂志,1997,13(2):63
5 程治平主编.内分泌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94~295
(1998-12-17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