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美华
单位:刘美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 武汉 430022)
关键词:大动脉转位;同种带瓣管道;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学杂志000106 摘 要:1997~1999年,采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者6例(4例Rastelli术,2例Damus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改善缺氧,进行心血管造影、心动图等检查。术后回ICU,采用床边全电脑监控仪监控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体温、尿量等。根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改善低氧血症。观察胸腔、心包、纵隔引流液的量及性质。4例术后无低心排、出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出院;2例(Rastelli及Damus术各1例)死亡。
Key words: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y valve homograft tube perioperative stage nursing care▲
, 百拇医药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是新生儿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型。其主要特征是主动脉和肺动脉同左、右心室的连接异常和/或这2支大动脉相互位置异常。为新生儿紫绀型心血管畸形首位(10.8%),男比女多3~4倍[1]。1997~1999年我科收治6例TGA患者,4例行Rastelli术,2例行Damus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
1.1 资料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4~17岁。自幼唇指紫绀,易发热、咳嗽。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smⅢ/6杂音,伴心前区震颤,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功能Ⅱ级。ECG示右室肥大;胸片示肺部瘀血,心影扩大;超声检查示TGA并室间隔缺损6例,房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狭窄2例,左位上腔静脉3例;心导管检查示6例右室压力均高于左室,主肺动脉起源于右室。4例行Rastelli术,2例行Damus术。4例存活者术后ICU监护7~8 d,呼吸机辅助4~5 d,住院50~87 d,痊愈出院;随访4~20个月紫绀等症状消失,其中2例心功能恢复至NVHA分级标准Ⅰ级,另2例恢复至Ⅱ级。死亡2例,其中1例术后因并发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不能脱离体循环机,另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第16天死亡。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本组4例TGA合并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瓣狭窄行Rastelli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切开右室流出道,用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将主动脉隔入左室,切开主肺动脉,缝闭肺动脉瓣口,用同种带瓣管道连接右室与横断的主肺动脉,修补房间隔缺损。2例TGA并肺动脉高压行Damus术:在右室流出道纵切口,采用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开口于右心室,肺动脉开口于左心室,横断主、肺动脉,近端与主动脉侧壁作端侧吻合,远端用同种带瓣管道与右室切口连接。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术前均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忧手术能否成功,自己能否长期存活。我们热情接待、关心体贴患者,并向家属讲解有关病情及手术治疗方法,消除患者及家属疑虑、恐惧心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 http://www.100md.com
2.2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及咳嗽运动,预防感冒。为改善缺氧症状,每日鼻导管吸氧,4~6 L/min,3次/d,每次30 min。术前常规检查血液生化、大小便、X线摄片、心电图、心动图、心血管造影,以判断有无大的室缺及并存的其他畸形。
3 术后监护
3.1 循环系统监测
患者回ICU后即接惠普中心监护仪,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直肠温度。心率宜<120次/min。1例患者术后因疼痛、血容量不足和体温升高,使心率增快(>170次/min)。心率增快则舒张期缩短,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并且增加氧耗量,予静推吗啡5 mg或肌注度冷丁20 mg,静脉输全血800 ml,心率降至120次/min左右。1例术后2 d偶发室性早搏,急查血气及电解质均正常,予利多卡因50 mg静推后好转。严密观察体温,以便早期(术后7~14 d)发现同种带瓣管道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4例患者因低温体外循环术后体温反弹,T>38.8 ℃,予头部持续冰敷,维持体温在36.5~37.5 ℃。4例患者术后持续挠动脉测压,血压均偏低(<10.4/8.0 kPa),CVP>0.2 kPa,尿少,有低心排趋势。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100~120 mg,肾上腺素2 mg,维持液量100~130 ml/h,同时输入全血800~1 200 ml。4例血压升至11.8/8.0 kPa以上,其中1例血压回升后再次下降,予5%葡萄糖注射液50 ml加异丙肾上腺素1 mg,维持10 ml/h,血压升至11.8/8.5 kPa。
, 百拇医药
3.2 呼吸系统监测
为改善低氧血症,患者术后采用呼吸机控制呼吸,呼吸机氧浓度逐渐降至40%[2],若动脉氧分压>9.33 kPa,二氧化碳分压<6.67 kPa,呼吸不费力,即可拔气管导管。若自主呼吸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可用容量型呼吸机通气。气管导管留置4~5 d,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及SPO2调整呼吸机参数。患者术前严重缺氧并缺氧性酸中毒,术后静脉补充碱性液体,以纠正酸中毒。3例患者手术当日FiO2 0.80,SPO2及血气分析均正常,FiO2逐渐降至0.45。术后第4天循环呼吸稳定,停呼吸机,气管导管内给氧30 min,无不良症状,拔气管导管。1例患者FiO2 0.90,术后2 d SPO2降至0.92,动脉血气分析PO2 8.76 kPa,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反复吸痰,双肺仍有痰鸣音,考虑灌注肺,予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加氨茶碱0.125 g,每日2次,共6次,术后第5天SPO2达1.00,拔气管导管后予面罩加鼻导管给氧4 d,鼻导管吸氧12 d,停氧后无呼吸困难。为预防呼吸道感染,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滴抗生素,鼻饲高营养流质,增加抵抗力。1例拔气管导管后咳白色粘液泡沫痰,痰培养为嗜麦芽黄单肠菌感染,对复达欣敏感,即用复达欣1 g静注,3次/d,治疗4 d痊愈。
, 百拇医药
3.3 肾功能监测
①患者术后持续导尿,留置尿管4~5 d,每小时观察尿量及尿色。1例因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破坏,术后出现浓茶样尿,尿Hb 210 mg/L。静推速尿30~60 mg/d,连续8 d后尿色清亮,尿中无Hb。②记录24 h尿量,尿量1 500~2 000 ml。见尿补钾,每1 000 ml尿补钾3 g。4例患者术后4~5 d监测尿量、电解质及肾功能均正常,拔尿管后鼓励患者饮水,以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3.4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中心包、纵隔、胸腔分别置引流管1根,术后每30~60 min挤压引流管1次,观察引流量及颜色。渗血量多时,每15~30 min 1次。引流量>200 ml/h,连续3 h,考虑活动性出血,做好开胸的准备。4例患者术后无出血,引流量均正常。
4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TGA患者50%在出生后第1个月死亡,90%在出生后第1年内夭折[3]。患婴暂时存活的条件是必须有左向右和右向左的双向分流(有效分流),分流量愈大,有效血流愈多,血液混合愈充分,存活可能性愈大。本组患者根治年龄偏大,因其均合并巨大室间隔缺损,可获得较好的血液混合。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因本病病变性质复杂,并存畸型多样,故须根据具体病变及并存畸型恰当选择手术类型。本组病例根据病理解剖特点,选择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加强了围手术期心肌保护及病情监测使4例患者病变得到了根治。■
参考文献:
[1]朱晓东,薛淦兴主编.心外科指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0.374~386
[2]顾恺时主编.胸心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820~834
[3]Liberman J, Cullum L, Belloc N B.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Anatomy and birth and death characteristics. Circulation, 1969,40:237
收稿日期:1999-01-21
修回日期:1999-10-05, http://www.100md.com
单位:刘美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 武汉 430022)
关键词:大动脉转位;同种带瓣管道;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学杂志000106 摘 要:1997~1999年,采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者6例(4例Rastelli术,2例Damus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改善缺氧,进行心血管造影、心动图等检查。术后回ICU,采用床边全电脑监控仪监控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体温、尿量等。根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改善低氧血症。观察胸腔、心包、纵隔引流液的量及性质。4例术后无低心排、出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出院;2例(Rastelli及Damus术各1例)死亡。
Key words: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y valve homograft tube perioperative stage nursing care▲
, 百拇医药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是新生儿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型。其主要特征是主动脉和肺动脉同左、右心室的连接异常和/或这2支大动脉相互位置异常。为新生儿紫绀型心血管畸形首位(10.8%),男比女多3~4倍[1]。1997~1999年我科收治6例TGA患者,4例行Rastelli术,2例行Damus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
1.1 资料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4~17岁。自幼唇指紫绀,易发热、咳嗽。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smⅢ/6杂音,伴心前区震颤,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功能Ⅱ级。ECG示右室肥大;胸片示肺部瘀血,心影扩大;超声检查示TGA并室间隔缺损6例,房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狭窄2例,左位上腔静脉3例;心导管检查示6例右室压力均高于左室,主肺动脉起源于右室。4例行Rastelli术,2例行Damus术。4例存活者术后ICU监护7~8 d,呼吸机辅助4~5 d,住院50~87 d,痊愈出院;随访4~20个月紫绀等症状消失,其中2例心功能恢复至NVHA分级标准Ⅰ级,另2例恢复至Ⅱ级。死亡2例,其中1例术后因并发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不能脱离体循环机,另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第16天死亡。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本组4例TGA合并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瓣狭窄行Rastelli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切开右室流出道,用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将主动脉隔入左室,切开主肺动脉,缝闭肺动脉瓣口,用同种带瓣管道连接右室与横断的主肺动脉,修补房间隔缺损。2例TGA并肺动脉高压行Damus术:在右室流出道纵切口,采用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开口于右心室,肺动脉开口于左心室,横断主、肺动脉,近端与主动脉侧壁作端侧吻合,远端用同种带瓣管道与右室切口连接。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术前均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忧手术能否成功,自己能否长期存活。我们热情接待、关心体贴患者,并向家属讲解有关病情及手术治疗方法,消除患者及家属疑虑、恐惧心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 http://www.100md.com
2.2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及咳嗽运动,预防感冒。为改善缺氧症状,每日鼻导管吸氧,4~6 L/min,3次/d,每次30 min。术前常规检查血液生化、大小便、X线摄片、心电图、心动图、心血管造影,以判断有无大的室缺及并存的其他畸形。
3 术后监护
3.1 循环系统监测
患者回ICU后即接惠普中心监护仪,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直肠温度。心率宜<120次/min。1例患者术后因疼痛、血容量不足和体温升高,使心率增快(>170次/min)。心率增快则舒张期缩短,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并且增加氧耗量,予静推吗啡5 mg或肌注度冷丁20 mg,静脉输全血800 ml,心率降至120次/min左右。1例术后2 d偶发室性早搏,急查血气及电解质均正常,予利多卡因50 mg静推后好转。严密观察体温,以便早期(术后7~14 d)发现同种带瓣管道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4例患者因低温体外循环术后体温反弹,T>38.8 ℃,予头部持续冰敷,维持体温在36.5~37.5 ℃。4例患者术后持续挠动脉测压,血压均偏低(<10.4/8.0 kPa),CVP>0.2 kPa,尿少,有低心排趋势。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100~120 mg,肾上腺素2 mg,维持液量100~130 ml/h,同时输入全血800~1 200 ml。4例血压升至11.8/8.0 kPa以上,其中1例血压回升后再次下降,予5%葡萄糖注射液50 ml加异丙肾上腺素1 mg,维持10 ml/h,血压升至11.8/8.5 kPa。
, 百拇医药
3.2 呼吸系统监测
为改善低氧血症,患者术后采用呼吸机控制呼吸,呼吸机氧浓度逐渐降至40%[2],若动脉氧分压>9.33 kPa,二氧化碳分压<6.67 kPa,呼吸不费力,即可拔气管导管。若自主呼吸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可用容量型呼吸机通气。气管导管留置4~5 d,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及SPO2调整呼吸机参数。患者术前严重缺氧并缺氧性酸中毒,术后静脉补充碱性液体,以纠正酸中毒。3例患者手术当日FiO2 0.80,SPO2及血气分析均正常,FiO2逐渐降至0.45。术后第4天循环呼吸稳定,停呼吸机,气管导管内给氧30 min,无不良症状,拔气管导管。1例患者FiO2 0.90,术后2 d SPO2降至0.92,动脉血气分析PO2 8.76 kPa,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反复吸痰,双肺仍有痰鸣音,考虑灌注肺,予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加氨茶碱0.125 g,每日2次,共6次,术后第5天SPO2达1.00,拔气管导管后予面罩加鼻导管给氧4 d,鼻导管吸氧12 d,停氧后无呼吸困难。为预防呼吸道感染,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滴抗生素,鼻饲高营养流质,增加抵抗力。1例拔气管导管后咳白色粘液泡沫痰,痰培养为嗜麦芽黄单肠菌感染,对复达欣敏感,即用复达欣1 g静注,3次/d,治疗4 d痊愈。
, 百拇医药
3.3 肾功能监测
①患者术后持续导尿,留置尿管4~5 d,每小时观察尿量及尿色。1例因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破坏,术后出现浓茶样尿,尿Hb 210 mg/L。静推速尿30~60 mg/d,连续8 d后尿色清亮,尿中无Hb。②记录24 h尿量,尿量1 500~2 000 ml。见尿补钾,每1 000 ml尿补钾3 g。4例患者术后4~5 d监测尿量、电解质及肾功能均正常,拔尿管后鼓励患者饮水,以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3.4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中心包、纵隔、胸腔分别置引流管1根,术后每30~60 min挤压引流管1次,观察引流量及颜色。渗血量多时,每15~30 min 1次。引流量>200 ml/h,连续3 h,考虑活动性出血,做好开胸的准备。4例患者术后无出血,引流量均正常。
4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TGA患者50%在出生后第1个月死亡,90%在出生后第1年内夭折[3]。患婴暂时存活的条件是必须有左向右和右向左的双向分流(有效分流),分流量愈大,有效血流愈多,血液混合愈充分,存活可能性愈大。本组患者根治年龄偏大,因其均合并巨大室间隔缺损,可获得较好的血液混合。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因本病病变性质复杂,并存畸型多样,故须根据具体病变及并存畸型恰当选择手术类型。本组病例根据病理解剖特点,选择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加强了围手术期心肌保护及病情监测使4例患者病变得到了根治。■
参考文献:
[1]朱晓东,薛淦兴主编.心外科指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0.374~386
[2]顾恺时主编.胸心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820~834
[3]Liberman J, Cullum L, Belloc N B.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Anatomy and birth and death characteristics. Circulation, 1969,40:237
收稿日期:1999-01-21
修回日期:1999-10-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