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63075
创建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模式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陈肖敏 Jean Burgdorff

    单位:陈肖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手术室, 杭州 310016);Jean Burgdorff(美国罗玛琳达大学医学中心)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

    护理学杂志000433

    摘 要:为保障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参照美国麻醉恢复室的先进护理管理模式,建立了一个拥有10张监护床位的麻醉恢复室和完整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所有接受全麻及区域麻醉手术的病人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1994年5月至1999年9月,对10 532例手术病人实施麻醉恢复期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后并发症83例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Key words:anesthetic recovery room nursing care management
, 百拇医药
    现代围手术期护理是指从病人决定手术开始到术后康复的全程护理[1],而麻醉恢复期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较易出现麻醉后并发症,若监护不够,将危及病人的安全及康复。因此,建立麻醉恢复室及其相应的护理管理模式,加强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十分重要。我院参照美国麻醉恢复室的先进护理管理模式,结合本院实际,建立了一个拥有10张监护床位的麻醉恢复室,同时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模式。1994年5月至1999年9月,对10 532例全麻及区域麻醉手术的病人进行麻醉后监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麻醉恢复室的设置

    麻醉恢复室设在手术室的半限制区,离手术室较近(运送时间不超过5 min)。设施与ICU相同。采用大房间集中安排床位,护理站设在中央,其床位数根据手术数量和类型而定,在发达国家要求为手术台数的1.5~2倍[2],以确保手术病人的术后恢复时间,并适应手术台的高利用率。床与床之间至少需要1.2 m的空间[2]。以2张床为单位,备有床头用物柜(内装常规护理用物),病人所需的吸引、供氧、输液、电源插座、水池及监护仪等设施安装在两床之间,便于集中护理和操作。恢复室备有抢救设备和用物车,如除颤仪、急救药物、喉镜、各种规格的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球囊、人工呼吸机、气管切开包及静脉切开包等。并备有一定数量的常规抢救用药。
, 百拇医药
    2 人员安排与职责

    2.1 人员安排

    医疗方面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必要时手术医师参与),负责病人的医嘱,决定病人的入、出科;护理方面由手术室护士长统一管理,由经过系统监护知识培训的手术室护士担任监护工作,并执行麻醉医生的医嘱。护士相对固定和定期轮转相结合。有监护工作经历的手术室护士相对固定,另一部分护士则由手术室护士6个月一轮转。均需经系统的麻醉恢复期病人的护理专业培训,掌握心电图、心电监护、基础生命支持和进一步生命支持知识,以确保监护质量和及时抢救病人。

    我科平均每天30台手术,除局麻及转ICU的病人外,其他均进麻醉恢复室监护(24 h开放)。安排5名护士,其中4名相对固定,1名为轮转护士。根据病情不同,每名护士护理1~3名病人。①需1∶1护理的病人:入科时护理评分[2]为1~4分,如小儿、带气管插管的病人及需频繁用药和护理的病人。②需1∶2护理的病人:入科时护理评分5~8分,如需经常观察生命体征、经常用药、神志不清或躁动及吞咽反射迟钝的病人。③需1∶3护理的病人:入科时护理评分9~10分,如需每15 min测1次生命体征和经常观察的病人。
, http://www.100md.com
    2.2 护理职责

    ①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道问题;②做好生命体征及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工作,及时对症处理;③观察病人的意识、颅脑外伤病人的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肢体运动、术后出血等情况;④安全而充分地进行术后止痛;⑤帮助病人作肢体运动和深呼吸,必要时需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⑥评价全麻病人的神志、呼吸、血压、四肢活动力、肌张力恢复情况及皮肤颜色并记录。

    3 护理工作程序

    3.1 病人入科

    麻醉和手术医师将病人从手术间送到麻醉恢复室途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运送神志不清或危重病人时,途中需带手提式监护仪、氧气、复苏器材和抢救药物。

    3.2 交接班

    由麻醉医生向麻醉恢复室护士交班。内容为简要病史、诊断、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用药、生命体征变化、输血输液情况、麻醉药及拮抗药的使用情况、预计苏醒时间、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特殊情况的交接等。
, 百拇医药
    3.3 护理与记录

    3.3.1 常规监护 根据常规进行监护,如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面罩给氧,8L /min;病情稳定者每15 min观察病情1次,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并予以记录;特殊病人按需处理。

    3.3.2 按评分标准评分 采用Aldret护理评分方法[2]对麻醉恢复期病人进行评估,以了解病情,安排护理量及作为病人出科的参考依据。具体标准①活动力:四肢能活动者2分;仅能活动两个肢体者1分;四肢均不能活动者0分。②呼吸:能作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者2分;呼吸受限或呼吸有停顿者1分;无自主呼吸者0分。③循环:血压与麻醉前比较不超过±20% 2分;变化在±20%~50% 1分;变化超过±50% 0分。④神志:完全清醒,能回答问题者2分;呼唤名字能应答者1分;对呼唤无反应者0分。⑤皮肤颜色:正常红润者2分;皮肤苍白、灰暗或花斑者1分;皮肤或口唇、指甲紫绀者0分。

, 百拇医药     3.3.3 护理记录 设计专门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进科时间,手术名称,过敏史,麻醉方法,生命体征表,Aldret评分表,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P),血氧饱和度,呼吸机参数的记录;肠鸣音,瞳孔对光反射,疼痛评估,恶心程度,腹部/膀胱充盈度,出科医嘱和时间,术中及麻醉恢复室的输液用药情况,输血、尿量等记录。此单完成后随病历夹放。

    3.4 病人出科

    护士根据麻醉恢复情况,参考Aldret评分及具体病情,为病人提出出科要求,麻醉医生认定后开出科医嘱后转科。Aldret评分满分为10分。一般要求达到10分才可转出。但也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如衰弱、瘫痪病人的评分很难达到理想的分数。通常成人麻醉恢复室监护2 h,儿童1~2 h出科。生命体征不稳定或病情较重需长时间监护的病人送ICU继续监护。病人出科时,由麻醉恢复室护士和工人一起将病人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班。

    4 体会
, http://www.100md.com
    麻醉恢复室的创建不但可减少手术病人在手术室的逗留时间,充分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而且通过对麻醉恢复期病人的严密监护,有效地保障了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我院参照美国护理模式结合本院实际所创建的一套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做到医护合理分工,各施其职。对手术室护理而言,不仅要做好术中病人的护理,而且还要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宣教、准备和术后麻醉恢复期病人的护理。通过对10 532例全麻及区域麻醉手术病人进行麻醉恢复期的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后的并发症83例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促进了围手术期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eno D.Standards,Recommended Practices & Gui-delines. Denver: AORN Inc, 1999.15~17

    [2]Christoph D. The recovery room. 2nd ed.W.B: Sa-unders,1987.2~20

    收稿日期:1999-10-26

    修回日期:1999-12-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