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63117
敷料下持续给药治疗感染性烧伤创面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石丹琴

    单位: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外科,深圳 518081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000637

    烧伤创面感染,易形成败血症,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能将Ⅱ度烧伤创面转为Ⅲ度,导致创面修复迟缓,尤其痂下感染者,常需切痂植皮。我科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对12例感染性烧伤创面采用敷料下局部持续滴药,治疗深Ⅱ度、Ⅲ度感染性烧伤创面,免除了植皮,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2例病人中男8例,女4例,年龄2~65岁。热烫伤9例,火焰烧伤2例,电击伤1例;烧伤面积5% 5例,10% 5例,15% 2例;深Ⅱ度 10例,深Ⅱ度、Ⅲ度混合2例;面颈部烧伤4例,左上肢2例,左下肢3例,双下肢1例,右上肢、胸、背混合烧伤2例。12例细菌培养结果:绿脓杆菌4例,大肠杆菌3例,链球菌3例,霉菌2例。其中痂下积脓8例;创面剧痛难忍6例;病程7 d 1例,10 d 2例,11 d 2例,14 d 2例,15 d 4例,20 d 1例。
, http://www.100md.com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物配制

    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2%利多卡因200 mg,氯霉素2.5 g(霉菌感染1例用庆大霉素80万U;1例用土布霉素80万U),α-糜蛋白酶8 000 U混匀。

    2.2 用物

    备创面大小的无菌凡士林纱布1层,无菌棉垫、绷带,2~3根给药管(弃针梗及针柄的头皮针管),20 ml注射器1副,2%利多卡因10~20 ml,胶布2~3条,无菌换药碗1套。

    2.3 操作程序

    ①将2%利多卡因喷洒于创面,5 min后用0.9%氯化钠液棉球清洗创面,涂0.5%碘伏。②将1层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以创面为中心在凡士林纱布上从不同方向放置2~3根给药管,离正常组织约7 cm,便于均匀给药于创面,另一端用胶布固定于创面外。③加盖无菌棉垫1~2层,外以绷带包扎固定。④仿输液法将配好的药液接输液管排气,弃输液针头连接给药管行创面持续滴药。3~5 gtt/min,约1 h后轮换连接其它给药管,以保证整个创面湿润及药液不丢失为宜,3~4 d更换敷料1次。
, 百拇医药
    3 护理

    ①抬高患处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痛。②愈合中的创面往往奇痒,嘱病人勿搔抓,以免形成皮下瘀血或水疱。③观察体温及感染创面变化,鼓励病人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静脉补充营养及输注抗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加强基础护理以促进康复。④创面分泌物送细菌培养,绿脓杆菌感染,其敷料密封焚烧 ,并做好保护性隔离。

    4 治疗结果

    10例深Ⅱ度者用药1 d后疼痛明显减轻,5例5%深Ⅱ度烧伤者1周左右感染控制,创面基本愈合;5例10%深Ⅱ度者10 d痊愈;2例深Ⅱ度、Ⅲ度混合烧伤者2 d后疼痛减轻;6 d坏死组织液排除干净,创面肉芽组织由暗红变为鲜红色,周边上皮开始修复,12 d后创面表皮修复,瘢痕不明显,均未植皮,无功能障碍。

    5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烧伤后因失去皮肤屏障,加之创面组织坏死渗液,是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包扎后的创面,置于保护隔离罩下,避免被服接触而污染创面,1 h左右轮换连接不同给药管,可保持整个感染创面湿润,药物分布均匀。氯霉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α-糜蛋白酶可减少局部分泌和水肿,联合用药有液化排除焦痂坏死组织的作用,控制感染,避免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凡士林纱块可减少敷料与创面粘连,并使液化的坏死组织吸附于凡士林纱布上,以利第2次换药时脓液及坏死组织随敷料一并顺利揭除,避免造成再损伤。

    烧伤创面因神经末梢暴露,如果频繁换药刺激,使病人剧痛难忍。经持续局部用药,避免了传统换药的弊端,可迅速减轻或控制病人疼痛,利于病人休息及创面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

    通过对12例小面积顽固性深Ⅱ度、Ⅲ度感染性烧伤创面敷料下持续局部滴药,减轻了病人的疼痛,创面愈合良好,免除了植皮。本法不足之处:病人生活不便,液体瓶与创面连接的时间较长,若能将药液装入塑料软包装内,固定于创面附近,且能匀速给药,随身携带为佳。

    (本文承蒙冯润芬、韩永毅主任指导,特此致谢)

    收稿:1999-12-09

    修回:2000-03-0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