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华支睾吸虫病CT诊断
作者:蓝健君 黎坤境
单位:蓝健君(511430 广东省番禺大石人民医院CT室);黎坤境(511430 广东省番禺大石人民医院CT室)
关键词:肝脏;寄生虫;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放射学实践000427 【摘要】 目的:分析肝华支睾吸虫病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粪便检查证实的肝华支睾吸虫病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CT平扫18例,增强扫描10例。结果:28例的CT表现均见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不扩张。结论:结果表明,肝华支睾吸虫病结合临床CT检查有助于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6.5,R532.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0313(2000)04-0298-01
, 百拇医药
肝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的一种疾病,在我国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发病率较高。本文收集到28例,分析其CT表现。
图1 肝右叶边缘部胆管呈小条囊状扩张。
图2 肝门附近肝内胆管呈条状扩张。
材料和方法
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12~65岁,年均36岁,20例有食生鱼史,8例有食生虾史,就诊时临床表现为腹痛18例,上腹部不适10例,全部无黄疸出现。全部病例粪便检查均发现虫卵,其中18例先粪便检查后再做CT检查,10例先做CT检查提示本病后再做粪检而明确。
CT检查采用日立W-550型全身CT扫描机,矩阵320×320或512×512,120kV,90mAs,扫描前口服1.5%~2.0%泛影葡胺300~500ml,检查时病人取仰卧位,常规做全肝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增强扫描采用泛影葡胺100ml快速静脉注射后进行。28例中18例单纯平扫,10例先做平扫再做增强扫描。
, 百拇医药
结果
28例CT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根据郭莲瑞等的标准[1];肝内胆管Ⅰ、Ⅱ级分支直达5mm为轻度,6~8mm为中度,大于或等于9mm为重度,则28例中20例为轻度扩张(71%),8例为中度扩张(29%)。23例(82%)肝内胆管扩张到肝脏边缘部位小囊状扩张(图1),5例(18%)肝内胆管近肝门部扩张明显,而远端扩张不明显(图2)。28例中肝外胆管均未扩张,增强扫描的10例均未发现肝内外胆管壁有异常增强征象。28例中22例肝脏有轻度肿大,10例脾肿大,其中3例合并有肝硬化,2例合并胆囊结石。
讨论
肝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人体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囊蚴的鱼虾后,幼虫在十二指肠破囊而出,经胆总管开口部进入胆管,上行到肝内胆管,寄生于肝内胆管而形成的[2]。
, 百拇医药 根据文献报告[2、3],肝华支睾吸虫病CT表现有:①肝内胆管扩张,尤以肝内小胆管扩张明显,扩张管径大小相近,但肝外胆管未扩张;②肝脏边缘部小囊状扩张;③胆结石;④胆囊内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本组28例中全部显示肝内胆管扩张,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中2例合并有胆囊内结石,但未发现胆囊内肿块影。本病引起肝内胆管的病理基础:一是由于成虫在胆管内引起机械性刺激和胆管炎,使胆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引起不完全性梗阻,二是成虫阻塞胆道,使胆汁淤滞,胆道扩张,虫卵、死虫体及碎片可以成为结石的核心而形成胆结石。
本病CT诊断中需要与梗阻性黄疸和肝囊肿鉴别。梗阻性黄疸临床有明显的黄疸史,肝内胆管扩张以肝门部重而明显,外围不明显,而肝华支睾吸虫病黄疸不明显或轻微,肝内胆管扩张以边缘部为主伴有小囊状扩张。肝囊肿肝内的小囊状阴影与肝内胆管系统不相连可与本病鉴别。
总之,根据病人有食生鱼、虾史,CT表现为肝内边缘部胆管明显扩张,并伴有小囊状扩张,CT诊断肝华支睾吸虫病不难,最后确诊断只要病人粪检找到虫卵即可。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蓝健君(1968~),男,广东人,主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学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郭莲瑞,曲海生,孟庆堂,等.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增刊],1988,23∶25.
2,许达生,陈君禄,黄兆民.临床CT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209.
3,梁长虹,胡景铃,关月欢,等.肝吸虫所致胆道改变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3)∶173-174.
2000-01-19 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蓝健君(511430 广东省番禺大石人民医院CT室);黎坤境(511430 广东省番禺大石人民医院CT室)
关键词:肝脏;寄生虫;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放射学实践000427 【摘要】 目的:分析肝华支睾吸虫病的CT表现。方法:搜集经粪便检查证实的肝华支睾吸虫病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CT平扫18例,增强扫描10例。结果:28例的CT表现均见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不扩张。结论:结果表明,肝华支睾吸虫病结合临床CT检查有助于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6.5,R532.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0313(2000)04-0298-01
, 百拇医药
肝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的一种疾病,在我国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发病率较高。本文收集到28例,分析其CT表现。
图1 肝右叶边缘部胆管呈小条囊状扩张。
图2 肝门附近肝内胆管呈条状扩张。
材料和方法
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12~65岁,年均36岁,20例有食生鱼史,8例有食生虾史,就诊时临床表现为腹痛18例,上腹部不适10例,全部无黄疸出现。全部病例粪便检查均发现虫卵,其中18例先粪便检查后再做CT检查,10例先做CT检查提示本病后再做粪检而明确。
CT检查采用日立W-550型全身CT扫描机,矩阵320×320或512×512,120kV,90mAs,扫描前口服1.5%~2.0%泛影葡胺300~500ml,检查时病人取仰卧位,常规做全肝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增强扫描采用泛影葡胺100ml快速静脉注射后进行。28例中18例单纯平扫,10例先做平扫再做增强扫描。
, 百拇医药
结果
28例CT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根据郭莲瑞等的标准[1];肝内胆管Ⅰ、Ⅱ级分支直达5mm为轻度,6~8mm为中度,大于或等于9mm为重度,则28例中20例为轻度扩张(71%),8例为中度扩张(29%)。23例(82%)肝内胆管扩张到肝脏边缘部位小囊状扩张(图1),5例(18%)肝内胆管近肝门部扩张明显,而远端扩张不明显(图2)。28例中肝外胆管均未扩张,增强扫描的10例均未发现肝内外胆管壁有异常增强征象。28例中22例肝脏有轻度肿大,10例脾肿大,其中3例合并有肝硬化,2例合并胆囊结石。
讨论
肝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人体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囊蚴的鱼虾后,幼虫在十二指肠破囊而出,经胆总管开口部进入胆管,上行到肝内胆管,寄生于肝内胆管而形成的[2]。
, 百拇医药 根据文献报告[2、3],肝华支睾吸虫病CT表现有:①肝内胆管扩张,尤以肝内小胆管扩张明显,扩张管径大小相近,但肝外胆管未扩张;②肝脏边缘部小囊状扩张;③胆结石;④胆囊内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本组28例中全部显示肝内胆管扩张,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中2例合并有胆囊内结石,但未发现胆囊内肿块影。本病引起肝内胆管的病理基础:一是由于成虫在胆管内引起机械性刺激和胆管炎,使胆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引起不完全性梗阻,二是成虫阻塞胆道,使胆汁淤滞,胆道扩张,虫卵、死虫体及碎片可以成为结石的核心而形成胆结石。
本病CT诊断中需要与梗阻性黄疸和肝囊肿鉴别。梗阻性黄疸临床有明显的黄疸史,肝内胆管扩张以肝门部重而明显,外围不明显,而肝华支睾吸虫病黄疸不明显或轻微,肝内胆管扩张以边缘部为主伴有小囊状扩张。肝囊肿肝内的小囊状阴影与肝内胆管系统不相连可与本病鉴别。
总之,根据病人有食生鱼、虾史,CT表现为肝内边缘部胆管明显扩张,并伴有小囊状扩张,CT诊断肝华支睾吸虫病不难,最后确诊断只要病人粪检找到虫卵即可。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蓝健君(1968~),男,广东人,主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学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
1,郭莲瑞,曲海生,孟庆堂,等.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增刊],1988,23∶25.
2,许达生,陈君禄,黄兆民.临床CT诊断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209.
3,梁长虹,胡景铃,关月欢,等.肝吸虫所致胆道改变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3)∶173-174.
2000-01-19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