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术前诊断(附6例报告)
作者:孙 淼 王伟民 张 兵 孔 军 赵经郊
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青岛 266011)
关键词:黑色素瘤;脑;肿瘤转移
青岛医学院学报990135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739.5
1981~1997年,我院共发现6例脑转移性黑色素瘤,现将黑痣恶变的特点及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6~61岁,平均48.5岁。6例病人均经活检诊断为黑色素瘤。
1.2 临床特点
, http://www.100md.com
6例病人均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而就诊。颅内转移灶:额叶3例,颞叶2例,枕叶1例。伴有癫痫发作3例,感觉性失语1例。所有病人均患有色素痣,位于颈、背部2例,四肢1例,颈、躯干、四肢3例,出现卫星痣及溃疡者5例,短期内面积增大3例,颜色加深5例,面积未增大而明显增厚者3例。6例病人均未发现内脏转移。
1.3 CT检查
6例病人均行头颅CT平扫,3例行平扫加静脉注药强化检查。平扫均表现为单发结节状高密度灶伴有大片指突状低密度水肿带;增强后病灶具有明显强化的特点,边界清晰,均诊断为脑转移瘤。
2 讨 论
黑色素瘤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者甚为罕见。自1859年Virchow首例报道以来,直至1981年仅报道12例〔1〕。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是高度恶性肿瘤,仅占颅内肿瘤0.2%~0.4%.转移瘤中,以中年病人为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原发性肿瘤病人年龄相对小。Bullard等〔2〕对1 341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人进行了统计,发现早期淋巴结转移占68%,早期远处脏器转移占40%,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占6%~48%,但尸检证实为49.1%~90.0%〔3〕.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发灶是极其重要的。国内资料显示,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占0.07%~0.17%,转移者占0.11%~0.39%,在颅内转移者占2.1%~6.3%〔4〕.王锐等〔5〕对25例颅内黑色素瘤临床分析中,其中7例病人入院时已有黑色素瘤,其原发灶主要是来自皮肤色素痣的恶变,亦有来自眼脉络膜、肠道等处的黑色素瘤。
, 百拇医药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术前诊断较困难,各种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征性。如何在术前诊断为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黑色素瘤是非常重要的。色素痣恶变具有以下特点:①数目增多,出现卫星痣,面积增大,颜色变深,表面出现溃疡;面积不增大,但增厚明显。②影像学诊断为颅内转移性肿瘤。③已证实有其他脏器转移,且出现颅内占位。有以上3点可诊断为转移性黑色素瘤。本组6例病人均符合上述特点。手术中肉眼可见脑组织、脑膜及颅骨被黑色肿瘤组织浸润,有的大片脑组织为肿瘤占据,均呈黑色;肿瘤有包膜但不明显,与脑组织边界清晰;肿瘤表面有丰富的病理血管,血运丰富,质地韧而脆,极易出血。显微镜下瘤细胞多呈多角形,亦可为梭形。瘤细胞致密,无一定排列形式。核大,多为椭圆形,核分裂较多见。胞浆中常含黑色素颗粒。有的病人瘤细胞含黑色素少,可能误诊为星形细胞瘤,需用特殊染色进行鉴别。本组6例病理证实均为恶性黑色素瘤,故诊断明确。如果颅内肿瘤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全身皮肤、黏膜、虹膜等处无色素痣而又无色素痣手术史者,方可诊断为原发性颅内恶性黑色素瘤〔6〕。无论是转移性还是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浸润性生长范围广泛,预后极差。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比较局限的宜尽量切除肿瘤,或同时作脑叶切除。范围广泛的可作去骨瓣、颞肌下或后颅窝减压术,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术后辅以放化疗。由于本肿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疗效亦不满意。即使手术完全切除加术后综合治疗,亦仅略延长生存时间,病人多在症状出现后1年左右死亡。所以,我们认为如果病人虽有色素痣,并且出现痣恶变的特点,颅内也有转移瘤的表现,应诊断为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Ariel IM. Malignant melanoma. New York: Appleton, 1981.513~518
2 Bullard DE,Cox EB,Seigler HF ,et 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tastases in malignant melanoma. Neurosugery, 1981,8(1):26
3 木道洋昭.Dermoid cyst在合并した原发性头内黑色の1例剖检.脑神经外科,1982,10:105
4 薛庆澄主编.神经外科学.天津出版社,1990.307~309
5 王 锐,王忠诚,罗 麟.颅内黑色素瘤25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7,3(2):84
6 吴忠平,宋广厚,粟秋平.桥小脑脚原发性黑色素瘤一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0
(1998-03-12收稿 1998-11-25修回), 百拇医药
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青岛 266011)
关键词:黑色素瘤;脑;肿瘤转移
青岛医学院学报990135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739.5
1981~1997年,我院共发现6例脑转移性黑色素瘤,现将黑痣恶变的特点及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6~61岁,平均48.5岁。6例病人均经活检诊断为黑色素瘤。
1.2 临床特点
, http://www.100md.com
6例病人均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而就诊。颅内转移灶:额叶3例,颞叶2例,枕叶1例。伴有癫痫发作3例,感觉性失语1例。所有病人均患有色素痣,位于颈、背部2例,四肢1例,颈、躯干、四肢3例,出现卫星痣及溃疡者5例,短期内面积增大3例,颜色加深5例,面积未增大而明显增厚者3例。6例病人均未发现内脏转移。
1.3 CT检查
6例病人均行头颅CT平扫,3例行平扫加静脉注药强化检查。平扫均表现为单发结节状高密度灶伴有大片指突状低密度水肿带;增强后病灶具有明显强化的特点,边界清晰,均诊断为脑转移瘤。
2 讨 论
黑色素瘤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者甚为罕见。自1859年Virchow首例报道以来,直至1981年仅报道12例〔1〕。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是高度恶性肿瘤,仅占颅内肿瘤0.2%~0.4%.转移瘤中,以中年病人为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原发性肿瘤病人年龄相对小。Bullard等〔2〕对1 341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人进行了统计,发现早期淋巴结转移占68%,早期远处脏器转移占40%,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占6%~48%,但尸检证实为49.1%~90.0%〔3〕.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发灶是极其重要的。国内资料显示,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占0.07%~0.17%,转移者占0.11%~0.39%,在颅内转移者占2.1%~6.3%〔4〕.王锐等〔5〕对25例颅内黑色素瘤临床分析中,其中7例病人入院时已有黑色素瘤,其原发灶主要是来自皮肤色素痣的恶变,亦有来自眼脉络膜、肠道等处的黑色素瘤。
, 百拇医药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术前诊断较困难,各种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征性。如何在术前诊断为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黑色素瘤是非常重要的。色素痣恶变具有以下特点:①数目增多,出现卫星痣,面积增大,颜色变深,表面出现溃疡;面积不增大,但增厚明显。②影像学诊断为颅内转移性肿瘤。③已证实有其他脏器转移,且出现颅内占位。有以上3点可诊断为转移性黑色素瘤。本组6例病人均符合上述特点。手术中肉眼可见脑组织、脑膜及颅骨被黑色肿瘤组织浸润,有的大片脑组织为肿瘤占据,均呈黑色;肿瘤有包膜但不明显,与脑组织边界清晰;肿瘤表面有丰富的病理血管,血运丰富,质地韧而脆,极易出血。显微镜下瘤细胞多呈多角形,亦可为梭形。瘤细胞致密,无一定排列形式。核大,多为椭圆形,核分裂较多见。胞浆中常含黑色素颗粒。有的病人瘤细胞含黑色素少,可能误诊为星形细胞瘤,需用特殊染色进行鉴别。本组6例病理证实均为恶性黑色素瘤,故诊断明确。如果颅内肿瘤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全身皮肤、黏膜、虹膜等处无色素痣而又无色素痣手术史者,方可诊断为原发性颅内恶性黑色素瘤〔6〕。无论是转移性还是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由于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浸润性生长范围广泛,预后极差。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比较局限的宜尽量切除肿瘤,或同时作脑叶切除。范围广泛的可作去骨瓣、颞肌下或后颅窝减压术,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术后辅以放化疗。由于本肿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疗效亦不满意。即使手术完全切除加术后综合治疗,亦仅略延长生存时间,病人多在症状出现后1年左右死亡。所以,我们认为如果病人虽有色素痣,并且出现痣恶变的特点,颅内也有转移瘤的表现,应诊断为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Ariel IM. Malignant melanoma. New York: Appleton, 1981.513~518
2 Bullard DE,Cox EB,Seigler HF ,et 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tastases in malignant melanoma. Neurosugery, 1981,8(1):26
3 木道洋昭.Dermoid cyst在合并した原发性头内黑色の1例剖检.脑神经外科,1982,10:105
4 薛庆澄主编.神经外科学.天津出版社,1990.307~309
5 王 锐,王忠诚,罗 麟.颅内黑色素瘤25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7,3(2):84
6 吴忠平,宋广厚,粟秋平.桥小脑脚原发性黑色素瘤一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0
(1998-03-12收稿 1998-11-25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