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5846
股四头肌成形改进术临床应用14例
http://www.100md.com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王智 孙湖山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232072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强直;外科学;肌;外科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990229 自由词 股四头肌成形术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684;R687.2

    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股四头肌粘连、膝关节僵直,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传统的术式并发症较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1994~1997年 我科采用改进后的手术方法,应用于临床14例,获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15~46岁。左侧5例,右侧9例。骨折部位及分类:股骨下段骨折6例,胫骨上段骨折1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股骨髁部骨折2例,髌骨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5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1个月,平均13.5个月。手术前患膝活动范围:0°~5° 8例,0°~20° 4例,5°~30° 2例。原始骨折治疗及愈合情况:胫骨平台骨折3例,股骨髁部骨折2例,采用骨栓或松质骨加压钉固定;股骨下段骨折6例,胫骨上段骨折1例,均采用加压钢板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2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术后均行石膏外固定,最短6周,最长17周,平均9.5周。在实施股四头肌成形术时,本组病例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无畸形愈合,局部无感染灶。术前均经过患肢强化锻炼4~6周,股四头肌肌力都恢复到4级以上。有2例膝关节有慢性疼痛,摄X线片检查,未发现明显创伤性关节炎形成。
, http://www.100md.com
    2 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

    设计大腿下段前正中纵形切口,向下延伸到髌骨上极近侧0.5~1.0 cm处。逐层切开,显露股四头肌,分离股内、外侧肌与股直肌的联合部,保留股直肌和股中间肌腱性部分与髌骨上极有较宽的连接部分。松解股四头肌与骨折端及髌上囊处的粘连,切除瘢痕。经皮下潜行分离髌旁粘连,切断髌骨两侧支持韧带。在分离松解股中间肌时,不打断该肌,而是在其肌腹部斜形切开肌外膜,保护股四头肌完整性。如系关节内骨折,经手法屈膝不能较好解除粘连者,可打开关节囊,进行关节内松解。如术中手法屈膝<90°,尚需切断挛缩的髂胫束,并分离股骨内、外髁部位的粘连,松解范围超过膝关节屈伸轴心线,使膝关节被动屈曲达到110°~120°左右。术中手法屈膝操作要轻柔,以防造成髌腱及股四头肌肌腱断裂,甚至髌骨撕脱骨折。手术结束后,膝关节棉垫包扎固定于90°屈曲位,第2天换药,观察髌前皮肤血循环,如血循环差,则膝关节改为屈曲70°位固定,以减少皮肤张力,防止皮肤坏死。术后4~5天起,作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或用CPM机进行膝部操练。待膝关节伸屈活动恢复良好,肌力达到4级时,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 百拇医药
    3 结果

    本组14例均经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术前平均伸展0.7°,平均屈曲12.8°,活动范围12.1°。术后伸展0°,平均屈曲110.7°,活动范围110.7°,较术前增加98.6°。其中有3例股中间肌粘连重,术后伸膝肌力恢复较慢;2例术前大腿下段外侧残留较大瘢痕,术中松解后,屈膝达到100°,术后锻炼只达到90°左右,后经再次手术取内固定时,又作局部适当松解,最终恢复到屈膝100°。本组病例未发生髌腱撕裂、切口裂开、局部皮肤坏死、伤口感染及伸膝无力等并发症。

    4 讨论

    4.1 手术适应证为:①股四头肌肌力在4级以上。②局部皮肤无感染及严重瘢痕。③骨折达到临床愈合,且无畸形愈合。④手术时间选择在内固定术2年以内。⑤膝关节无明显骨性关节炎,活动度至少在5°~10°。⑥无精神方面的疾病,能配合医生做好术后功能锻炼。

    4.2 传统的股四头肌成形术,切口跨过膝前,切断股中间肌,股骨内外髁部粘连和瘢痕挛缩松解不够充分,术后功能锻炼时间迟,且由于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患者常难以坚持锻炼。同时,并发症较多,术后难以保持手术时所获得的屈膝效果,疗效自然欠佳。改进后的手术,避免了膝前切口,能使局部粘连和挛缩的组织得到充分松解,损伤小,并能保持股四头肌的完整性,能较好地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肌力恢复,并发症减少,病程也得以缩短,因而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简介:王 智,男,34岁,主治医师

    1998-02-04收稿,1998-05-29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