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5850
一种适合基层单位使用的超氧阴离子检测法
http://www.100md.com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姚余有 周爱武 李常玉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 230022

    关键词:自由基;分析;超氧化物类;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990225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340.5

    超氧阴离子是氧自由基的主要成份,现代医学证实其与心脏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1〕。故药物的抗能力将预示其可能有改善上述疾病病情的作用。目前,测量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发光法和电子自旋捕获法〔2〕,以上两法需要化学发光仪或电子自旋捕获仪,不适合基层单位使用。为此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 百拇医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黄嘌呤(X,AR级),还原性辅酶Ⅰ(NADH,AR级):上海东风生化试剂公司产品;黄嘌呤氧化酶(XO):Sigma公司产品;硫酸甲酯吩嗪(phenazine methosulphate PMS,AR级):Fluka公司产品;氯化硝基四唑氮蓝(NBT,AR级):华美公司进口分装;Vit E(AR级):Merck公司产品。

    1.2 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产品。

    1.3 实验方法

    1.3.1 X-XO体系产生的检测〔3〕

    1.3.1.1 温度和反应时间对X-XO体系产生的影响。反应总体积2 ml,内含X 100 μmol.L-1、NBT 300 μmol.L-1、0.1 mol.L-1 PBS(pH 7.4),分别于25℃、37℃、40℃预温5 min后,加入XO(14 U.L-1)起动反应,于560 nm处动态测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吸光度(A)值。A值反映NBT还原量,间接反映产生量。
, 百拇医药
    1.3.1.2 NBT浓度对X-XO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反应总体积2 ml,内含X 100 μmol.L-1,不同浓度的NBT和0.1 mol.L-1 PBS(pH 7.4),37℃预温5 min后加入XO(终浓度14 U.L-1)动态检测A值。

    1.3.1.3 XO浓度对X-XO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反应总体积2 ml,内含X 100 μmol.L-1,NBT 300 μmol.L-1和0.1 mol.L-1 PBS (pH 7.4),37℃预温5 min后加入不同浓度XO,反应30 min后立即测定A值。
, 百拇医药
    1.3.2 非酶体系产生的检测

    1.3.2.1 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非酶体系产生的影响。反应总体积2 ml,内含NADH 78 μmol.L-1、NBT 50 μmol.L-1、0.1 mol.L-1PBS(pH 7.4),分别于25℃、37℃、40℃预温5 min后,以PMS(10 μmol.L-1)起动反应,560 nm处动态观察A值。

    1.3.2.2 NBT浓度对非酶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反应总体积2 ml,内含NADH 78 μmol.L-1、不同浓度NBT和0.1 mol.L-1 PBS(pH 7.4)。预温5 min后,以PMS(10 μmol.L-1)起动反应,动态观察NBT浓度对A值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1.3.2.3 PMS浓度对非酶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反应总体积2 ml,内含NADH 78 μmol.L-1、NBT 50 μmol.L-1和0.1 mol.L-1 PBS(pH 7.4)。37℃预温5 min,以不同浓度PMS起动反应,10 min后立即测定A值。

    2 结果

    2.1 X-XO产生的检测

    2.1.1 温度和反应时间对X-XO体系产生引起NBT还原的影响 将酶反应体系分别置于25℃、37℃、40℃ 3个环境中,并动态测定A值。结果表明:37℃环境中,X-XO体系产生引起NBT还原量明显高于25℃和40℃( t检验,P<0.01)。结果还表明37℃反应30 min,时间—吸光度曲线趋于平稳,且A值在0.5左右,提示37℃温育30 min测定A值较为合适。
, 百拇医药
    2.1.2 NBT浓度对X-XO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 向X-XO体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NBT,并动态检测A值,结果表明:NBT 300 μmol.L-1组与NBT 150 μmol.L-1组A值明显不同(t检验,P<0.01),但与NBT 600 μmol.L-1组无差别,提示当X浓度为100 μmol.L-1,XO浓度为14 U.L-1时,NBT浓度为300 μmol.L-1较合适。2.1.3 XO浓度对X-XO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 按图1分组,结果显示:A值随XO浓度的上升而迅速增加,但当XO浓度增到28 U.L-1后曲线趋于平稳。图1 XO浓度对X-XO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反应总体积2 ml,内含X 100 μmol.L-1、NBT 300 μmol.L-1及PBS,用不同浓度XO启动反应,37℃,30 min后测A值。n=4。与XO 7 U.L-1组相比:**P<0.01;与XO 28 U.L-1组相比:##P<0.01

    2.2 非酶体系产生的检测

    2.2.1 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非酶体系产生引起NBT还原的影响 按上法将非酶体系分别置于25℃、37℃、40℃环境中,动态测定A值。结果表明:37℃组NBT还原量明显高于25℃组(t检验,P<0.01) ,但与40℃组无差别,提示37℃环境下非酶体产生量高于25℃环境。结果还表明:在37℃条件下非酶体系反应10 min,时间—吸光度曲线趋向平稳,说明37℃、反应10 min测定A值较为适宜。
, http://www.100md.com
    2.2.2 NBT浓度对非酶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 向NADH-PMS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NBT,结果表明:NBT 50 μmol.L-1组A值明显高于NBT 25 μmol.L-1组(t检验,P<0.01),但与NBT 100 μmol.L-1组无差别。提示当NADH浓度为78 μmol.L-1,PMS浓度为10 μmol.L-1时,NBT浓度为50 μmol.L-1较为适宜。

    2.2.3 PMS浓度对非酶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 按图2分组,结果显示:PMS 10 μmol.L-1与PMS 5 μmol.L-1组A值明显不同,但与20 μmol.L-1组差异较小。提示当NADH浓度为78 μmol.L-1,NBT浓度为50 μmol.L-1时,PMS浓度为10 μmol.L-1较合适。图2 PMS浓度对非酶体系产生检测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反应总体积2 ml,内含NADH 78 μmol.L-1、NBT 50 μmol.L-1及PBS,用不同浓度PMS启动反应,37℃,10 min后测A值。n=4。与PMS 5 μmol.L-1相比:**P<0.01

    2.3 测定方法间的比较 向酶体系(内含X 100 μmol.L-1,NBT 300 μmol.L-1,XO 14 U.L-1)和非酶体系(内含NADH 78 μmol.L-1,NBT 50 μmol.L-1,PMS 10 μmol.L-1)分别加入250 μmol.L-1和500 μmol.L-1两个不同浓度Vit E,37℃温育30 min(酶体系)或10 min(非酶体系)测定A值,结果显示两个不同浓度Vit E对酶体系产生抑制率为9.2%和11.2%,对非酶体系产生抑制率为8.3%和9.8%,与电子自旋捕获法测定结果9.4%十分相近。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体内氧自由基可由多种途径产生,正常情况下氧自由基可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刺激吞噬细胞的杀菌功能以及免疫过程〔4〕。但氧自由基过多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和死亡,导致各种疾病〔1〕是主要的氧自由基,故对进行检测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37℃环境下X-XO体系产生量最多,且反应30 min,时间—吸光度曲线趋于稳定,故笔者认为:X-XO体系产生检测宜选用37℃反应30 min较为适宜。结果还显示当X浓度100 μmol.L-1、XO浓度为14 U.L-1时,NBT 300 μmol.L-1组与NBT 150 μmol.L-1组差异有显著性,但与NBT 600 μmol.L-1组无差别,提示在上述反应条件下NBT终浓度为300 μmol.L-1较为适宜。尽管结果显示XO 28 U.L-1组产生量明显高于XO 14 U.L-1组,但由于XO价格昂贵,且当XO浓度为14 U.L-1、37℃反应30 min时,A值已达0.5以上,故我们认为酶体系中XO浓度为14 U.L-1较妥。
, http://www.100md.com
    非酶体系产生模型主要用于探讨药物对是否有直接清除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37℃环境下,非酶体系产生明显高于25℃环境,但与40℃环境无差别,且反应10 min后时间—吸光度曲线趋于平稳,提示37℃反应10 min作为检测非酶体系产生条件较为适宜,且按结果NBT浓度选用50 μmol.L-1,PMS浓度选用10 μmol.L-1为佳。

    Vit E为公认的抗氧化剂,用本方法测得Vit E对产生的抑制率与用电子自旋捕获法测得结果十分相近〔5〕,进一步证实了本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姚余有,男,32岁,硕士,讲师

    参考文献

    1 李文杰. 自由基与疾病. 见:方允中,李文杰主编. 自由基与酶.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93~230

    2 张兆辉,余绍组,王镇涛. 四甲吡嗪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中国药理学报,1994;15(3):229~231

    3 Robak J, Gryglewski R J. Flavoids are scavenger of superoxide anion. Biochem Pharmacol,1988;37(5):837~841

    4 李文杰. 自由基与疾病. 见:方允中,李文杰主编. 自由基与酶.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63~191

    5 句海松,李小洁,赵保路. 沙棘总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0;6(2):97~100

    1998-06-09收稿,1998-12-22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