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温州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66378
术后镇痛对连硬复合脊麻病人下肢运动恢复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上官王宁 苏尔瞻

    单位:上官王宁 苏尔瞻(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麻醉科,温州,325027)

    关键词:连硬复合脊麻;运动障碍;麻醉和镇痛

    温州医学院学报000137

    分类号:R614.4+2 文献标注码:B

    文章编号:1000-2138(2000)01-0058-01▲

    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存在一些并发症,但是对连硬复合脊麻病人术后镇痛的下肢运动恢复影响如何,较少报道。笔者作了一些观察,目的是为了评估并了解术后镇痛对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相应并发症的防治。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选择35例ASA 1~2级,年龄 32~ 56岁妇科病人(其中剖腹产 11例,子宫肌瘤手术 16例,附件肿瘤手术 8例),随机分成两组,镇痛组( A组) 19例,无镇痛组( B组) 16例。两组病人术前均无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显著意义差异。所有病人均于 L2、3间隙行硬膜外复合脊麻操作。脊麻药量为重比重液 0.5%布比卡因(10%GS 1ml+0.75%布比卡因2ml)10~12.5mg,术中硬膜外均给予0.5%布比卡因维持。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布比卡因维持剂量、术后镇痛效果、从手术结束至下肢肌力恢复到 3级水平时的时间。术后镇痛效果评定根据口述描绘评分法分为无痛、轻度痛、中等痛和剧痛。连硬复合脊麻麻醉后下肢肌力二级及以上者排除在研究之外。

    结果:手术平均时间A组:94.5±19.1min, B组82.8±14.9min(P>0.05)。手术过程中硬膜外平均布比卡因维持用药量 A组:39.5±19.2mg, B组:33.8±14.9mg (P〉0.05)。两组病人从手术结束至下肢肌力恢复到 3级水平时的时间 A组:222.4±93.2min;B组:178.8±47.6min(P>0.05)。 A组19例病人镇痛效果:无痛16例,轻度痛 3例。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镇痛组 A组镇痛效果满意,其无痛率为 84.2%,表明我们所用的布比卡因浓度(0.125%)能够有效阻滞感觉神经的传导而起到镇痛作用。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及术中布比卡因维持用药量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术后下肢运动恢复时间 亦 无 显 著 差 异,我们所用的布比卡因浓度(0.125%)对连硬复合脊麻麻醉病人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没有影响。术后 连续 硬 膜外 镇 痛局 麻药 布 比 卡因 浓度通常为0.1%~0.125%,其局麻药浓度较低,一般只对感觉神经有阻滞作用,当高于0.25%时运动功能的抑制作用就比较明显。病人不能活动,身体或肢体处于静止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有效的术后镇痛,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而不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置入尿管的机会及术后护理的负担。减轻或者没有运动阻滞,也是“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追求的目标。目前,“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在提供满意镇痛的同时,如何达到最小的运动阻滞。有作者[1]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布比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认为 0.125%与 0.0625%的布比卡因对下肢肌力的影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由于个体差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不一,心理状态不同,因此目前尚无明确公认的“标准”剂量,尤其是某一药的最低有效量尚不明确。本研究结果表明, 0.125%布比卡因用于术后镇痛是适合可行的。■

    作者简介:上官王宁(1972-),男,浙江省苍南人,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 陈士寿,汪先贵,陈家骅.学龄前儿童骶管布比卡因镇痛浓度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8,33(3):198—199.

    收稿日期:1999-11-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