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美克尔憩室17例诊治分析
作者:王爱和 刘平 韩警晓 张华 林进汉
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
关键词:美克尔憩室;小肠;儿童
温州医学院学报000231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2~1998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儿美克尔憩室17例。 结果:14例有症状小儿美克尔憩室因合并症就诊。3例为无症状美克尔憩室。其中行病变段肠切除10例,憩室楔形切除7例,全部治愈。结论:小儿美克尔憩室以出血、穿孔、腹膜炎、肠梗阻等合并症临床表现为特征。宜尽早手术探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2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2138(2000)02-0155-02
小儿美克尔憩室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常因出血、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求治,术前诊断困难。现结合我院经手术治疗17例小儿美克尔憩室,对其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1982~199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美克尔憩室17例,其中男15例,女2例;发病年龄最小6天,最大14岁,平均4岁,其中3岁以下9例,占52.9%。除3例因外科其他疾病进行腹部手术时发现而切除外,余14例均因出现并发症造成急腹症入院。
1.2 手术原因 便血1例,腹膜炎3例,肠套叠3例,肠梗阻7例,脐膨出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
1.3 手术所见 憩室出血1例,憩室炎1例,憩室穿孔2例,肠套叠3例,憩室粘连、束带压迫7例。单纯憩室3例。憩室距回盲部最远100cm,最近6cm,平均42cm。最大憩室长10cm,最短为1cm。
1.4 病理检查 17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美克尔憩室,憩室内均有正常回肠各层结构,其中含胃粘膜组织2例,含胰腺组织1例,憩室并穿孔2例。
, 百拇医药
1.5 预后 本组全部手术治疗,其中行病变段肠切除10例,憩室楔形切除7例,全部治愈。
2 讨论
据报道美克尔憩室发生率约为2%,其中仅3%~4%有临床并发症[1,2],多发生于婴幼儿。本组17例中,3岁以内占52.9%。小儿美克尔憩室无症状者,术前难以发现,常在行腹部其他手术时偶然发现。而对有症状者,多数因原发病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常因合并症临床表现而就诊,多误诊为阑尾炎、肠梗阻、腹膜炎等。但小儿美克尔憩室合并症有以下特点:①小儿美克尔憩室并发出血往往在2岁以上儿童,发生突然,反复便血,为无腹部体征的下消化道出血。美克尔憩室致出血是由于憩室内迷走的胃十二指肠粘膜及胰腺存在的分泌功能,特别是胃粘膜产酸作用,致使憩室内正常的小肠粘膜受刺激产生糜烂或溃疡侵及较大血管而造成。血便多样化,可为鲜血便、果酱便、紫红色糊状便。因憩室位于距回盲部100cm以内,一般不表现为柏油样便。本组1例5岁儿童表现为突发下消化道大出血,入院时血红蛋白只有60g/L。②肠梗阻是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最常见并发症,约占有症状憩室34%~53%[3],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急性小肠梗阻。可因憩室重力作用致肠扭转、梗阻,但更多是由于憩室顶端的纤维束与脐部相连造成以束带为轴心扭转、缠绕而梗阻。本组7例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急性小肠梗阻,占41%。其中2例造成肠瓣坏死。故对婴幼儿不明原因的急性肠梗阻,要考虑到美克尔憩室可能。③小儿美克尔憩室炎或穿孔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阑尾炎、阑尾穿孔难以鉴别。但此类病人阑尾是完好的,术中如发现阑尾无炎症改变,就必须探查回肠末端至少100cm。本组2例穿孔,1例憩室炎就是术中发现阑尾的病理改变与临床体征不符而进一步探查发现的。④小儿美克尔憩室可诱发肠套叠。文献报道诱发肠套叠是由于美克尔憩室呈圆椎形,基部粗,肠蠕动时憩室翻入小肠形成肠套叠[5]。是小儿继发性肠套的主要原因,以复套和小肠套多见。临床表现为呕吐,阵发性哭吵,血便及腹部肿块。此类肠套叠空气整复一般难以成功。本组3例是由于憩室翻入小肠为肠套起始部形成回回结型肠套叠。
, 百拇医药
腹部平片、全消化道造影、CT、B超检查对小儿美克尔憩室诊断都无特异性,不能确诊[3]。99mmTC同位素扫描检查对于含异位胃粘膜组织的美克尔憩室有特异性。诊断敏感度为85%,准确度为90%[4]。故对于反复下消化道出血而诊断不明的患儿,如果条件许可,99mmTC同位素扫描检查是首选方法,可为尽早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我们的体会是小儿美克尔憩室常因出血、穿孔、肠梗阻、腹膜炎造成急腹症就诊。重者往往危及生命,影响预后。尽早手术是降低死亡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虽然术前确诊困难,但就诊时大多具有手术指征。根据小儿年龄及合并症临床表现特点,术前分析病因时要考虑到美克尔憩室可能。手术时探查不能遗漏。根据小儿美克尔憩室发生在末端回肠100cm之内的特点,遇到病变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应常规探查末端回肠100cm,以免造成误治。因美克尔憩室合并症手术者,一旦发现美克尔憩室应采用手术切除。由于憩室内酸性产物对周围小肠粘膜的影响以及憩室炎向四周扩展,在病人一般情况允许下,一般主张作憩室段小肠部分切除。对单纯美克尔憩室也可作楔形切除。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王爱和(1964-),男,浙江玉环人,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张道荣,李振东,牟弦琴,等.美克尔憩室合并大出血[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8,9(2):84-86.
[2] Dickens stvil, Mary L Brandt, Stephane panic, et al. Mecke-
l's diverticulun in children: A 20-year review[J]. Pediatric Surg.1991,26(11):1289-1292.
[3] 刘伟,董小燕.美克尔憩室的影像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8,(1):17-20.
[4] 周以明,李昕,陈莲.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6):362-363.
[5] 王义,张金哲.美克尔憩室诱发肠套叠19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2):124-125.
收稿日期:1999-10-11, 百拇医药
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7)
关键词:美克尔憩室;小肠;儿童
温州医学院学报000231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2~1998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儿美克尔憩室17例。 结果:14例有症状小儿美克尔憩室因合并症就诊。3例为无症状美克尔憩室。其中行病变段肠切除10例,憩室楔形切除7例,全部治愈。结论:小儿美克尔憩室以出血、穿孔、腹膜炎、肠梗阻等合并症临床表现为特征。宜尽早手术探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2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2138(2000)02-0155-02
小儿美克尔憩室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常因出血、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求治,术前诊断困难。现结合我院经手术治疗17例小儿美克尔憩室,对其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1982~199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美克尔憩室17例,其中男15例,女2例;发病年龄最小6天,最大14岁,平均4岁,其中3岁以下9例,占52.9%。除3例因外科其他疾病进行腹部手术时发现而切除外,余14例均因出现并发症造成急腹症入院。
1.2 手术原因 便血1例,腹膜炎3例,肠套叠3例,肠梗阻7例,脐膨出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
1.3 手术所见 憩室出血1例,憩室炎1例,憩室穿孔2例,肠套叠3例,憩室粘连、束带压迫7例。单纯憩室3例。憩室距回盲部最远100cm,最近6cm,平均42cm。最大憩室长10cm,最短为1cm。
1.4 病理检查 17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美克尔憩室,憩室内均有正常回肠各层结构,其中含胃粘膜组织2例,含胰腺组织1例,憩室并穿孔2例。
, 百拇医药
1.5 预后 本组全部手术治疗,其中行病变段肠切除10例,憩室楔形切除7例,全部治愈。
2 讨论
据报道美克尔憩室发生率约为2%,其中仅3%~4%有临床并发症[1,2],多发生于婴幼儿。本组17例中,3岁以内占52.9%。小儿美克尔憩室无症状者,术前难以发现,常在行腹部其他手术时偶然发现。而对有症状者,多数因原发病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常因合并症临床表现而就诊,多误诊为阑尾炎、肠梗阻、腹膜炎等。但小儿美克尔憩室合并症有以下特点:①小儿美克尔憩室并发出血往往在2岁以上儿童,发生突然,反复便血,为无腹部体征的下消化道出血。美克尔憩室致出血是由于憩室内迷走的胃十二指肠粘膜及胰腺存在的分泌功能,特别是胃粘膜产酸作用,致使憩室内正常的小肠粘膜受刺激产生糜烂或溃疡侵及较大血管而造成。血便多样化,可为鲜血便、果酱便、紫红色糊状便。因憩室位于距回盲部100cm以内,一般不表现为柏油样便。本组1例5岁儿童表现为突发下消化道大出血,入院时血红蛋白只有60g/L。②肠梗阻是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最常见并发症,约占有症状憩室34%~53%[3],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急性小肠梗阻。可因憩室重力作用致肠扭转、梗阻,但更多是由于憩室顶端的纤维束与脐部相连造成以束带为轴心扭转、缠绕而梗阻。本组7例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急性小肠梗阻,占41%。其中2例造成肠瓣坏死。故对婴幼儿不明原因的急性肠梗阻,要考虑到美克尔憩室可能。③小儿美克尔憩室炎或穿孔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阑尾炎、阑尾穿孔难以鉴别。但此类病人阑尾是完好的,术中如发现阑尾无炎症改变,就必须探查回肠末端至少100cm。本组2例穿孔,1例憩室炎就是术中发现阑尾的病理改变与临床体征不符而进一步探查发现的。④小儿美克尔憩室可诱发肠套叠。文献报道诱发肠套叠是由于美克尔憩室呈圆椎形,基部粗,肠蠕动时憩室翻入小肠形成肠套叠[5]。是小儿继发性肠套的主要原因,以复套和小肠套多见。临床表现为呕吐,阵发性哭吵,血便及腹部肿块。此类肠套叠空气整复一般难以成功。本组3例是由于憩室翻入小肠为肠套起始部形成回回结型肠套叠。
, 百拇医药
腹部平片、全消化道造影、CT、B超检查对小儿美克尔憩室诊断都无特异性,不能确诊[3]。99mmTC同位素扫描检查对于含异位胃粘膜组织的美克尔憩室有特异性。诊断敏感度为85%,准确度为90%[4]。故对于反复下消化道出血而诊断不明的患儿,如果条件许可,99mmTC同位素扫描检查是首选方法,可为尽早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我们的体会是小儿美克尔憩室常因出血、穿孔、肠梗阻、腹膜炎造成急腹症就诊。重者往往危及生命,影响预后。尽早手术是降低死亡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虽然术前确诊困难,但就诊时大多具有手术指征。根据小儿年龄及合并症临床表现特点,术前分析病因时要考虑到美克尔憩室可能。手术时探查不能遗漏。根据小儿美克尔憩室发生在末端回肠100cm之内的特点,遇到病变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应常规探查末端回肠100cm,以免造成误治。因美克尔憩室合并症手术者,一旦发现美克尔憩室应采用手术切除。由于憩室内酸性产物对周围小肠粘膜的影响以及憩室炎向四周扩展,在病人一般情况允许下,一般主张作憩室段小肠部分切除。对单纯美克尔憩室也可作楔形切除。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王爱和(1964-),男,浙江玉环人,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张道荣,李振东,牟弦琴,等.美克尔憩室合并大出血[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8,9(2):84-86.
[2] Dickens stvil, Mary L Brandt, Stephane panic, et al. Mecke-
l's diverticulun in children: A 20-year review[J]. Pediatric Surg.1991,26(11):1289-1292.
[3] 刘伟,董小燕.美克尔憩室的影像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8,(1):17-20.
[4] 周以明,李昕,陈莲.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6):362-363.
[5] 王义,张金哲.美克尔憩室诱发肠套叠19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2):124-125.
收稿日期:1999-10-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