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病理学杂志》 > 1998年第2期
编号:10266857
小肠多发性恶性间质瘤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8年第2期
     作者:孙爱静 高英贤 许元鸿 宋继谒

    单位: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孙爱静、高英贤、宋继谒),外科(许元鸿)

    关键词:

    中华病理学杂志980244 患者男,41岁。因腹痛黑便7天于1996年11月26日入院。查体:左下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从空肠起始部始约75 cm范围内,小肠腔内密集多发肿物,质硬,多侵破浆膜,表面红,有渗出及粘连,从75 cm以下至回盲部见多个散在分布之肿物,小肠系膜增厚,根部有二处“转移结节”。

    病理检查:大体见送检小肠75 cm,肠管内多个溃疡型肿物,直径1~2 cm,肠壁僵硬,肠系膜多个直径1.5 ~4.0 cm之结节,出血坏死严重,肠内咖啡色内容物。镜下观察:瘤细胞体积较大,且形态不一,呈多角形及短梭形,胞浆红染或空亮,核仁明显,1~3个,居中或略偏心,瘤组织局部呈疏松网状,并有大片坏死(图1,2)。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HCG、AFP、嗜铬颗粒蛋白A、突触素、HMB45、FⅧRAg、白细胞共同抗原、CD3、CD30、CD20、结蛋白、actin-SM均阴性、CD34(+/-)、波形蛋白(++)(图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栓调节素(+)(图4)。

    图1 肿瘤细胞体积大,胞浆红染,片状或巢状排列 HE×100 图2 瘤组织局部呈疏松网状,有片状坏死 HE×200 图3 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胞浆强阳性 SP法×100 图4 血栓调节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胞浆阳性 SP法×200

    病理诊断:小肠多发性恶性间质瘤

    讨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tract stromal tumor,GTST)是一种来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由不同数量的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因而单纯依靠HE切片诊断较为困难,本例曾可疑诊断肠未分化癌、胚胎癌、肠神经内分泌癌、黑色素瘤、横纹肌样肉瘤、平滑肌肉瘤、上皮样肉瘤、血管肉瘤及非何杰金淋巴瘤等。后经如上所述的多种免疫组化证实其缺乏任何分化细胞特征,且有确定的转移及浸润性生长,诊断为小肠多发性恶性间质瘤,迄今为止,关于GTST的免疫组化研究多集中在缺乏分化细胞特征及波形蛋白阳性、CD34部分阳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