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乳腺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
作者:北京市海淀医院病理科
单位:
关键词:
病例摘要 病例摘要:患者女,41岁。因右侧乳房肿物4个月于1995年3月15日就诊。初发现时肿物蚕豆大、质硬、活动;每于月经来潮前胀痛,近1个月肿物明显增大。
病理检查:送检扁圆形结节状肿瘤4 cm×3 cm×2.7 cm,切面实性,灰白湿润、有包膜。光镜检查:肿瘤呈纤维腺瘤样结构(图1),腺体间质均增生但上皮成分无异型性,部分间质细胞丰富增生明显,核分裂相易见:1~3个/10 HPF。
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现右侧乳房又有肿物生长,且生长较快,于术后20个月再次手术切除。
病理检查(第二次手术标本):送检灰黄色分叶状肿瘤10 cm×10 cm×4.5 cm,切面实性、灰黄水肿状、包膜完整。光镜检查:肿瘤仍呈纤维肿瘤样结构,腺体间质增生更明显、以间质细胞增生显著,细胞核呈不典型性,核分裂相多见:3~5个/10 HPF(图2)。
初步诊断:右侧乳腺巨大纤维腺瘤伴间质肉瘤变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上皮ER阳性,间质PR阳性。
讨论:本例曾在1997年全国乳腺病理研讨会上讨论。根据HE染色切片,曾提出以下诊断意见:(1)巨纤维腺瘤间质肉瘤变:本例两次手术的标本基本一样,不象典型的叶状囊肉瘤,其上皮成分也增生,很活跃,所以诊断为巨纤维腺瘤间质肉瘤变较合适。(2)间叶肉瘤伴上皮异型增生:间质细胞丰富有分裂相,但无明显异型性,上皮成分也不完全良性,应该诊断为间叶肉瘤伴上皮异型增生。(3)间质恶性腺纤维瘤:本例上皮基本良性、间质致密肥胖,核分裂相易见、而叶状囊肉瘤的囊不是肿瘤的本质,本质为间质恶性性腺纤维瘤。(4)良性或交界性叶状囊肉瘤:本例有小叶结构,腺体为良性,间质增生,但异型性、核分裂相较少,考虑为良性或交界性叶状囊肉瘤较合适。(5)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本例间质有很多幼稚的间叶细胞,核分裂相易见:3~5个/10 HPF,故诊断之。
最后病理诊断:右侧乳腺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
图1 纤维腺瘤样结构,较多小型间质细胞 HE×100 图2 间质增生密集,可见核分裂相 HE×400
整理者单位:100080
(收稿:1997-08-04 修回:1997-12-26)
, 百拇医药
单位:
关键词:
病例摘要 病例摘要:患者女,41岁。因右侧乳房肿物4个月于1995年3月15日就诊。初发现时肿物蚕豆大、质硬、活动;每于月经来潮前胀痛,近1个月肿物明显增大。
病理检查:送检扁圆形结节状肿瘤4 cm×3 cm×2.7 cm,切面实性,灰白湿润、有包膜。光镜检查:肿瘤呈纤维腺瘤样结构(图1),腺体间质均增生但上皮成分无异型性,部分间质细胞丰富增生明显,核分裂相易见:1~3个/10 HPF。
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现右侧乳房又有肿物生长,且生长较快,于术后20个月再次手术切除。
病理检查(第二次手术标本):送检灰黄色分叶状肿瘤10 cm×10 cm×4.5 cm,切面实性、灰黄水肿状、包膜完整。光镜检查:肿瘤仍呈纤维肿瘤样结构,腺体间质增生更明显、以间质细胞增生显著,细胞核呈不典型性,核分裂相多见:3~5个/10 HPF(图2)。
初步诊断:右侧乳腺巨大纤维腺瘤伴间质肉瘤变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上皮ER阳性,间质PR阳性。
讨论:本例曾在1997年全国乳腺病理研讨会上讨论。根据HE染色切片,曾提出以下诊断意见:(1)巨纤维腺瘤间质肉瘤变:本例两次手术的标本基本一样,不象典型的叶状囊肉瘤,其上皮成分也增生,很活跃,所以诊断为巨纤维腺瘤间质肉瘤变较合适。(2)间叶肉瘤伴上皮异型增生:间质细胞丰富有分裂相,但无明显异型性,上皮成分也不完全良性,应该诊断为间叶肉瘤伴上皮异型增生。(3)间质恶性腺纤维瘤:本例上皮基本良性、间质致密肥胖,核分裂相易见、而叶状囊肉瘤的囊不是肿瘤的本质,本质为间质恶性性腺纤维瘤。(4)良性或交界性叶状囊肉瘤:本例有小叶结构,腺体为良性,间质增生,但异型性、核分裂相较少,考虑为良性或交界性叶状囊肉瘤较合适。(5)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本例间质有很多幼稚的间叶细胞,核分裂相易见:3~5个/10 HPF,故诊断之。
最后病理诊断:右侧乳腺低度恶性叶状囊肉瘤
图1 纤维腺瘤样结构,较多小型间质细胞 HE×100 图2 间质增生密集,可见核分裂相 HE×400
整理者单位:100080
(收稿:1997-08-04 修回:1997-12-26)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