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病理学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66986
急性阑尾炎爆发病例的组织学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郭毅 孙宁东 燕虹 刘铭球 莫尤美 林宜先 郭广松 李十月

    单位:郭毅(湖北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 430071);燕虹(湖北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 430071);莫尤美(湖北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 430071);李十月(湖北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 430071);孙宁东(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外科);刘铭球(湖北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武汉 430071);林宜先(湖北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武汉 430071);病理学教研室,武汉 430071)

    关键词:

    中华病理学杂志000116 1997年4月11日至1998年4月3日,武汉市某高中发生阑尾炎爆发,其组织学病变具有出血的特征,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该校共发生17例手术患者(16例学生,男4例,女12例,平均年龄16.6岁),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9例发生在1997年5月12日至6月13日之间,5例非手术患者也发生在同1个月。该校全年平均学生282人,总罹患率为5.7%。以武汉某大专院校1997年3月2日至12月22日之间出现的8例阑尾炎散发病例作对照组,平均年龄20.4岁。爆发病例和对照组发病到手术时间分别为50 h和23 h,住同一医院;两组白细胞计数的均数分别为(7.6±0.6)×109/L和(12.1±1.1)×109/L,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t=4.04,P<0.001);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经反正弦转换后均数分别为59.3±13.1和65.7±1.9,经t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3.19,P<0.01)。术中可见,爆发病例阑尾高度充血水肿,仅1例表面有少许脓性分泌物,4例有粪石,均无穿孔,2例腹腔血性渗液(1例约300 ml),3例清亮渗液,1例淡黄渗液。对照组阑尾充血水肿,7例有明显脓苔,2例有粪石,1例穿孔,2例腹腔淡黄渗液,1例脓性渗液。
, 百拇医药
    2.方法:切除阑尾,4%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二、结果

    爆发组17例手术病例中仅1例呈化脓性阑尾炎的病变特征,其余为淋巴组织显著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合并明显出血的急性炎症。表现为13例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淋巴滤泡融合,粘膜固有膜明显增宽。16例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6例淋巴细胞浸润到浅肌层和(或)浆膜。1例浆膜出血,7例固有膜及淋巴滤泡内弥漫出血,3例灶性出血。10例阑尾腔内可见较多或大量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图1,2)。粘膜内和(或)腔内积血者共12例(2例腹腔渗血的患者镜检未发现出血)。粘膜缺损处可见淋巴细胞或红细胞。爆发病例的病理特点符合病毒性阑尾炎的改变。对照组2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均无出血性改变。
, 百拇医药
    图1 阑尾淋巴组织显著增生,各层均有充血出血,隐窝处上皮坏死脱落,出血显著,腔内积血 HE×100 图2 阑尾固有层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腔内积血中见有淋巴细胞 HE×400

    三、讨论

    爆发病例的主要病变特点是:阑尾淋巴组织显著增生,粘膜层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弥漫浸润,粘膜层内出血,阑尾腔内可见较多或大量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腹腔血性渗液和阑尾出血者达82.2%(14/17),阑尾各层不易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符合病毒所致的阑尾病理改变[1]。爆发病例阑尾的肉眼观几乎无化脓性改变,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也支持病毒性感染。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学和病检结果综合来看,爆发病例似乎是一种新型急性阑尾炎,其致病机制可能不同于经典的“阑尾阻塞导致继发细菌感染”的学说。虽然随着病程的进展肠道细菌也可能参与,但不起主要作用。

    志谢 本文获本校病理学教研室舒清波教授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彤华.阑尾炎.见: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3-94.

    收稿日期:1999-08-1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