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调查
作者:李桂云 马光勋 林莲卿 王时进 武胜彦
单位:100013,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990527 放射性药物的使用给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较先进的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它可以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产生放射性污染与放射性废物,从而直接影响着环境及核医学工作者和公众的健康。目前,北京市医院核医学科使用的放射性核素主要为99mTc、131I、125I等。如何在满足诊断和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照射,从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出发,保证核医学工作者的辐射安全,把可能的危害减到最小程度[1]。为此我们对北京市38家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了各类污染的调查。
一、材料和方法
, 百拇医药
1.调查项目:室内空气中气溶胶放射性浓度;通风设施的通风效果;核医学科室内外照射剂量率及环境辐射水平;核医学科内所使用的各种设备,操作台面,地面的表面污染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存放情况。
2.仪器:FJ347AX-γ巡测仪;SG102型环境X-γ测量仪;FJ2207表面污染测量仪;TBM-3S表面污染仪;SG-8900碘表面污染仪;1355D空气采样器;低能γ测量仪;9850型风速测量仪。
3.方法:基本采用现场检测读数法,个别表面污染点采用擦拭法,空气用1355D采样、低能γ测量仪测量。
二、结果
1.空气气溶胶中放射性浓度:本次调查共测试了34个单位,采集113个点的空气气溶胶样品,范围值为本底~1.5×10-2 Bq/L,几何均值为2.8×10-3 Bq/L(此均值不包括5个高值)。所测结果均值低于国家标准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的空气浓度导出限值[2]。
, 百拇医药
2.通风设备的效能:共调查34个单位的通风设施,通风柜达到防护要求的(1 m/s风速)占被调查单位的44.1%,未达到要求的占被调查单位的32.3%,没有通风设施的占被调查单位11.8%,有通风设施但不能启用的占被调查单位的11.8%,对30个有通风设施单位的59个通风装置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59个通风设施的通风率 通风率
(m/s)
通风设施数
(个)
占设施百分比
(%)
≥1.0
31
, 百拇医药
52.5
0.5~1.0
19
32.2
<0.5
9
15.3
为了进一步证明通风率对其室内空气气溶胶放射性浓度的影响,我们对具有代表性、规模比较大的3家医院核医学场所的通风状况在改进前和改进后进行了两次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通风率对空气气溶胶放射性浓度的影响 单位
改进前
改进后
, 百拇医药
通风率
(m/s)
浓度
(Bq/L)
通风率
(m/s)
浓度
(×10-3 Bq/L)
A
—
27.5
>1
2.40
, http://www.100md.com
—
13.9
>1
0.13
B
0.3
0.6
>1
2.80
C
0.2
0.6
1
, 百拇医药 0.44
均值
10.7
1.40
3.开放场所及操作人员操作时的γ照射水平:本次调查共检测高活室38间,γ外照射剂量率范围值为0.2~100 μGy/h,均值为15.1 μGy/h;γ相机、吸碘、扫描等工作间75个,范围值为0.1~0.7 μGy/h,均值为0.2 μGy/h;放免室21间,范围值为0.1~0.4 μGy/h,均值为0.1 μGy/h。操作人员在开源、淋洗、分装、取源时(使用核素131I、99mTc,活度1.48×107~2.96×1010 Bq),其头、手、胸部的剂量率分别为1.5~100 μGy/h、1.2~5 000 μGy/h、0.6~75 μGy/h。注射时(99mTc,7.4×109 Bq),其头、手、胸部的剂量率分别为0.3~10 μGy/h、10~5 000 μGy/h、0.5~45 μGy/h。
, 百拇医药
4.距注射放射性药物病人不同距离γ外照射水平:对10名注射放射性药物(99mTc)后的诊断病人进行了不同距离的γ外照射剂量率测量。病人体表范围值10~200 μGy/h,均值84.8 μGy/h;0.5米处范围值10~80 μGy/h,均值38.3 μGy/h;1米处为1.4~55 μGy/h,均值13.1 μGy/h;2米处为1.2~30 μGy/h,均值12.8 μGy/h。
表3 表面污染水平(Bq/cm2) 测量地点
测点数
范围值
均值
高活室:地面,台面
85
, 百拇医药
0.1~113.0
15.0
其他实验室:地面,台面
271
本底~223.0
4.6
实验室:水池
98
本底~326.5
21.8
设备
72
本底~104.0
, http://www.100md.com
3.8
止血带
17
1.8~283.2
77.2
5.表面污染水平:本次调查共测量543点,有不同程度污染的占70%,主要污染部位为给病人注射时使用的止血带、水池,其次为高活室内的台面、地面等。
6.废物的存放对外照射剂量的贡献:调查中了解到38家医院核医学科有专门废物库的17家,占被调查单位的44.7%。多数单位是在实验室内存放或暂存废物。测得废物堆表面γ照射剂量率为0.2~1 000 μGy.h-1,平均值为85.6 μGy.h-1。
, 百拇医药
三、讨论
1.从对开放型放射性核医学场所的调查表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剂量从外照射累积剂量来看,各类场所人员尤其以高活室的工作人员剂量最高,外照射剂量率较高的场所及操作环节主要集中于高活室的开源、淋洗、分装等过程,而注射操作次之。因此,降低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关键在于加强高活室操作的放射防护,特别要注意使用防护器材,并佩戴个人剂量计,以监督受照水平。
2.在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以及通风设备效果调查中可以看出,实验室通风设施达到防护要求(1米/秒)的占被调查单位的52.5%,仍有相当数量的单位通风设施不合要求,甚至没有。室内空气气溶胶浓度增高会明显增加工作人员的内照射剂量。
3.表面污染水平与管理及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关,加强管理以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水平和个人素质,使表面污染水平得到控制,以减少向体内的转移,必须要求高活室的操作人员操作熟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防护衣具,室内设施尤其要考虑使用便于去污染的防护材料。
, 百拇医药
4.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特别是核医学工作场所,从设计到使用要有合理的布局,对于已注射同位素药物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对其家属及无关人员的防护,不应让用药后的病人在公共场所候诊,或随便到处乱走,也不能让病人使用公共厕所,应有特定的厕所和特定的候诊区。
5.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与处理,不应在实验室内堆放废物,各医院要有存放放射性废物的固定点,废物包装表面须注明核素名称及存放日期,并做好屏蔽防护工作,在处理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6.凡从事放射工作单位的负责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放射防护管理,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定期或在操作后对放射性实验室进行检测,做到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使核医学防护工作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廖赤武,段骥.核医学辐射安全管理检测.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8,8:205-207.
2 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1984.
3 许达英,岳保荣,程玉玺.放射性核素医疗应用中防护情况调查.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5,5:434-435.
(收稿:1998-05-26 修回:1998-09-29), 百拇医药
单位:100013,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990527 放射性药物的使用给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较先进的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它可以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产生放射性污染与放射性废物,从而直接影响着环境及核医学工作者和公众的健康。目前,北京市医院核医学科使用的放射性核素主要为99mTc、131I、125I等。如何在满足诊断和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照射,从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出发,保证核医学工作者的辐射安全,把可能的危害减到最小程度[1]。为此我们对北京市38家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了各类污染的调查。
一、材料和方法
, 百拇医药
1.调查项目:室内空气中气溶胶放射性浓度;通风设施的通风效果;核医学科室内外照射剂量率及环境辐射水平;核医学科内所使用的各种设备,操作台面,地面的表面污染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存放情况。
2.仪器:FJ347AX-γ巡测仪;SG102型环境X-γ测量仪;FJ2207表面污染测量仪;TBM-3S表面污染仪;SG-8900碘表面污染仪;1355D空气采样器;低能γ测量仪;9850型风速测量仪。
3.方法:基本采用现场检测读数法,个别表面污染点采用擦拭法,空气用1355D采样、低能γ测量仪测量。
二、结果
1.空气气溶胶中放射性浓度:本次调查共测试了34个单位,采集113个点的空气气溶胶样品,范围值为本底~1.5×10-2 Bq/L,几何均值为2.8×10-3 Bq/L(此均值不包括5个高值)。所测结果均值低于国家标准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的空气浓度导出限值[2]。
, 百拇医药
2.通风设备的效能:共调查34个单位的通风设施,通风柜达到防护要求的(1 m/s风速)占被调查单位的44.1%,未达到要求的占被调查单位的32.3%,没有通风设施的占被调查单位11.8%,有通风设施但不能启用的占被调查单位的11.8%,对30个有通风设施单位的59个通风装置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59个通风设施的通风率 通风率
(m/s)
通风设施数
(个)
占设施百分比
(%)
≥1.0
31
, 百拇医药
52.5
0.5~1.0
19
32.2
<0.5
9
15.3
为了进一步证明通风率对其室内空气气溶胶放射性浓度的影响,我们对具有代表性、规模比较大的3家医院核医学场所的通风状况在改进前和改进后进行了两次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通风率对空气气溶胶放射性浓度的影响 单位
改进前
改进后
, 百拇医药
通风率
(m/s)
浓度
(Bq/L)
通风率
(m/s)
浓度
(×10-3 Bq/L)
A
—
27.5
>1
2.40
, http://www.100md.com
—
13.9
>1
0.13
B
0.3
0.6
>1
2.80
C
0.2
0.6
1
, 百拇医药 0.44
均值
10.7
1.40
3.开放场所及操作人员操作时的γ照射水平:本次调查共检测高活室38间,γ外照射剂量率范围值为0.2~100 μGy/h,均值为15.1 μGy/h;γ相机、吸碘、扫描等工作间75个,范围值为0.1~0.7 μGy/h,均值为0.2 μGy/h;放免室21间,范围值为0.1~0.4 μGy/h,均值为0.1 μGy/h。操作人员在开源、淋洗、分装、取源时(使用核素131I、99mTc,活度1.48×107~2.96×1010 Bq),其头、手、胸部的剂量率分别为1.5~100 μGy/h、1.2~5 000 μGy/h、0.6~75 μGy/h。注射时(99mTc,7.4×109 Bq),其头、手、胸部的剂量率分别为0.3~10 μGy/h、10~5 000 μGy/h、0.5~45 μGy/h。
, 百拇医药
4.距注射放射性药物病人不同距离γ外照射水平:对10名注射放射性药物(99mTc)后的诊断病人进行了不同距离的γ外照射剂量率测量。病人体表范围值10~200 μGy/h,均值84.8 μGy/h;0.5米处范围值10~80 μGy/h,均值38.3 μGy/h;1米处为1.4~55 μGy/h,均值13.1 μGy/h;2米处为1.2~30 μGy/h,均值12.8 μGy/h。
表3 表面污染水平(Bq/cm2) 测量地点
测点数
范围值
均值
高活室:地面,台面
85
, 百拇医药
0.1~113.0
15.0
其他实验室:地面,台面
271
本底~223.0
4.6
实验室:水池
98
本底~326.5
21.8
设备
72
本底~104.0
, http://www.100md.com
3.8
止血带
17
1.8~283.2
77.2
5.表面污染水平:本次调查共测量543点,有不同程度污染的占70%,主要污染部位为给病人注射时使用的止血带、水池,其次为高活室内的台面、地面等。
6.废物的存放对外照射剂量的贡献:调查中了解到38家医院核医学科有专门废物库的17家,占被调查单位的44.7%。多数单位是在实验室内存放或暂存废物。测得废物堆表面γ照射剂量率为0.2~1 000 μGy.h-1,平均值为85.6 μGy.h-1。
, 百拇医药
三、讨论
1.从对开放型放射性核医学场所的调查表明,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剂量从外照射累积剂量来看,各类场所人员尤其以高活室的工作人员剂量最高,外照射剂量率较高的场所及操作环节主要集中于高活室的开源、淋洗、分装等过程,而注射操作次之。因此,降低核医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关键在于加强高活室操作的放射防护,特别要注意使用防护器材,并佩戴个人剂量计,以监督受照水平。
2.在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以及通风设备效果调查中可以看出,实验室通风设施达到防护要求(1米/秒)的占被调查单位的52.5%,仍有相当数量的单位通风设施不合要求,甚至没有。室内空气气溶胶浓度增高会明显增加工作人员的内照射剂量。
3.表面污染水平与管理及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关,加强管理以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水平和个人素质,使表面污染水平得到控制,以减少向体内的转移,必须要求高活室的操作人员操作熟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防护衣具,室内设施尤其要考虑使用便于去污染的防护材料。
, 百拇医药
4.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特别是核医学工作场所,从设计到使用要有合理的布局,对于已注射同位素药物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对其家属及无关人员的防护,不应让用药后的病人在公共场所候诊,或随便到处乱走,也不能让病人使用公共厕所,应有特定的厕所和特定的候诊区。
5.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与处理,不应在实验室内堆放废物,各医院要有存放放射性废物的固定点,废物包装表面须注明核素名称及存放日期,并做好屏蔽防护工作,在处理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6.凡从事放射工作单位的负责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放射防护管理,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定期或在操作后对放射性实验室进行检测,做到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使核医学防护工作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廖赤武,段骥.核医学辐射安全管理检测.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8,8:205-207.
2 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1984.
3 许达英,岳保荣,程玉玺.放射性核素医疗应用中防护情况调查.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5,5:434-435.
(收稿:1998-05-26 修回:1998-09-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