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67416
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
http://www.100md.com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李萍 孙军 杨东生 徐世慧 李衣维

    单位:(400042 重庆市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000624 我国的放射介入学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临床上一门重要的新学科。然而对介入放射学中存在的辐射防护问题,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和努力探索解决的一大难题[1]。本文作者对重庆市开展的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状况进行了调查检测,现报道如下。

    一、仪器和方法

    1.检测仪器:FJ-347 X、γ剂量仪;FJ-427A 热释光读出仪;LiF(Mg,Cu,P)剂量片。

    2.检测方法:用FJ-347剂量仪和TLD剂量计,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分别对12台介入放射学设备工作的工作人员的7个不同部位的受照剂量进行了检测。对床上管的介入设备进行简易的防护屏蔽后,对相同部位进行受照剂量的测量,用热释光剂量计对工作人员穿带防护衣的内、外剂量进行了比较测量。
, 百拇医药
    二、结果和讨论

    1.不同类型介入设备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表1给出了床上管和床下管介入设备的工作人员7个不同部位的受照剂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介入放射学机器类型,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床上管的介入设备,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比床下管要高,大约高出3~6倍。

    2.床上管机型的防护

    对床上管设备采用2 mm铅的简易屏蔽防护罩,测量结果见表2。

    从检测结果可见,对床上管设备只要采用简易的防护罩就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3.防护衣的防护效果
, 百拇医药
    用热释光剂量计对工作人员穿带的防护衣内外剂量进行了测试,胸部防护衣内为16 μGy,防护衣外为1 115 μGy;腹部防护衣内为16 μGy,防护衣外为138 μGy。

    表1 不同类型介入设备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部位

    床 上 管

    床 下 管

    剂量率(μGy/h)

    剂量

    (μGy)

    剂量率

    (μGy/h)

    剂量
, http://www.100md.com
    (μGy)

    头

    512

    165

    93

    54

    胸

    326

    108

    156

    76

    腹

    210

, 百拇医药     87

    167

    91

    左手

    1736

    419

    650

    236

    右手

    549

    112

    284

    83

    左脚
, 百拇医药
    178

    53

    21

    10

    右脚

    164

    41

    18

    5

    表2 床上管介入机加防护罩的检测结果 部位

    原 设 备

    加 防 护 罩

    剂量率(μGy/h)
, 百拇医药
    剂量

    (μGy)

    剂量率

    (μGy/h)

    剂量

    (μGy)

    头

    512

    165

    106

    64

    胸

    326
, 百拇医药
    108

    114

    35

    腹

    210

    87

    64

    51

    左手

    1736

    419

    582

    167

, 百拇医药     右手

    549

    112

    337

    104

    左脚

    178

    53

    26

    20

    右脚

    164

    41

    18
, 百拇医药
    16

    从以上结果可知,防护衣对工作人员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受照剂量有明显的降低。因此在不影响介入手术的情况下,因地适宜地增加防护器具、开发适用的防护装置是降低工作人员剂量的有效手段[2,3]。 参考文献

    [1]Marx MV. Occupational rediation exposure to in terventional radiologists:a prospective stdy.J Vasc Inter Radiol,1992,3:597.

    [2]袁志强,林秀华,刘晓虹,等.介入治疗X射线机防护装置的研制与评价.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9.19:54-55.

    [3]李敏,邓保昌.浅谈放射介入室X射线立体防护的建立.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42.

    (收稿日期:2000-06-13), http://www.100md.com